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五萬年中國簡史(下)

  • 作者:姚大力//李山//武黎嵩//錢文忠//仇鹿鳴等|編者:姜鵬//李靜|責編:徐曙蕾
  • 出版社:文匯
  • ISBN:9787549631186
  • 出版日期:2020/03/01
  • 裝幀:平裝
  • 頁數:491
人民幣:RMB 69.9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這是一部時間跨度長達5萬年的中國簡史,展現了中國從頭一批智人踏上中華大地到20世紀的完整歷史。
    本書彙集復旦、南大、社科院等院校的9位史學大家:蒙元史專家姚大力、先秦文化史專家李山、秦漢史專家武黎嵩、魏晉文化史專家錢文忠、魏晉史專家仇鹿鳴、隋唐史專家于賡哲、宋史專家吳鉤、明史專家方志遠、近代史專家馬勇……他們將各自在歷史領域潛心研究數十年的成果,以專業的史學素養、充滿理性與洞察力的文字呈現給大眾讀者。並以宏大的視野,將中國5萬年的歷史從基因、語言、地理、氣候、政治、經濟、文化等角度進行解讀分析,帶我們透過歷史的表象,看清中國5萬年來的發展歷程!

作者介紹
姚大力//李山//武黎嵩//錢文忠//仇鹿鳴等|編者:姜鵬//李靜|責編:徐曙蕾

目錄
第四章  隋唐五代:帝國的盛放與凋殘(公元581—960年)
  (陝西師範大學于賡哲著)
  隋唐:中國歷史上第二次「大一統」
  隋唐大一統:「南朝化」還是「北朝出口」
  隋煬帝挖大運河是因為已經預料到經濟重心將南移
  雞肋半島:為什麼高句麗打不下來
  安史之亂是均田制崩潰的結果
  為什麼說唐朝是「平庸的盛世」
  「邊緣人」李白為什麼會成為唐朝文化的象徵
  唐代才子輩出,武則天居首功
  為什麼中國唯一的女皇帝出現在唐代
  「絲綢之路」——政治、文化意義大於經濟意義
  隋唐時期引入的外來物種:馬、駱駝、葡萄
  「昆崙奴」到底是什麼人
  唐代進入中國的基督教為何要模仿佛教
  為什麼說安史之亂是唐由盛轉衰的轉折點
  對安史之亂的再反思:華夷之辨
  安史之亂導致中國「尚武」精神的衰退
  藩鎮割據對中國歷史的深遠影響
  陸上絲綢之路是如何衰落的
  宦官專權:唐玄宗為何如此信任高力士
  犬牙交錯:晚唐政治的混亂局面
  長安的沒落:從此不再是「都城」
  「近世」的開啟:貴族政治的終結與官僚政治的登場
第五章  宋朝:現代的「拂曉時辰」(公元960—1279年)
  (宋史專家吳鉤著)
  宋朝:近代化的啟幕
  宋朝的蹴鞠與相撲
  宋朝人怎樣逛公園
  中國的第一支「專業消防隊」
  宋朝人的公租房
  宋朝人的福利
  宋代女性的財產權和離婚權
  宋朝人讀什麼報紙
  宋朝也有「經濟開發區」
  發達的海外貿易讓宋代的錢幣遠抵東非海岸
  早在宋朝就建立了從發行紙幣到匯款、兌換的完整金融體系
  宋朝的「招拍掛」
  套在皇帝身上的十道繩索
  宋朝聖旨與明清聖旨有什麼不同
  宋朝的新舊兩黨與現代政治的左右派如出一轍
  平民可提立法建議,法官須經司法考試
  獨一無二的司法程序
  宋朝發現冤案之後會怎麼辦
  宋朝的終局
第六章  元朝:中華版圖的重構(公元1271—1368年)
  (復旦大學姚大力著)
  元朝等同於蒙古帝國嗎
  沒有元朝開創的新型國家建構模式,就沒有今天中國的遼闊疆域
  黑河—騰衝線:地理之外的意義

  元朝的第二個衝擊:終結官僚機構對君權的約束
  御前撤座的背後:對皇權的束縛鬆開了
  為官兼為奴:元代官僚體制的變異
  文天祥的寧死不屈,其實與「民族主義」無關
第七章  明朝:沒能進入的大航海時代(公元1368—1644年)
  (明史學會方志遠著)
  明代為什麼沒能進入大航海時代
  變來變去的海禁政策
  打破明王朝寧靜的葡萄牙人
  明朝只有一位皇帝:明太祖高皇帝
  明太祖的文化政策:思想禁錮的政策與實行
  封閉路上的小插曲:「外向」的明成祖朱棣
  朱棣五次北伐的是非成敗
  仁宣時代:從外到內的全面收縮
  土木之變:「英主」之夢的破碎
  明朝多元化社會的形成
  有錢才是大爺:新的價值標準興起
  公開挑戰:私學VS官學
  多元價值觀的形成: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
  明代消費觀念的轉變:奢侈論
  「知行合一」的誕生源於明代多元價值觀的形成
  「元敬詞宗先生」:戚大將軍的華麗轉型
  張居正的財政改革
  西學東漸:大航海時代的浪花
  東林黨人:擔當和意氣
  「萬曆援朝」:300多年前的朝鮮戰爭
  喋血薩爾滸:改變明朝命運的一戰
  官逼民反:內外交困的大明皇朝
  明朝滅亡:那天的景山,微風,小雪
第八章  晚清:世紀末的大恐慌(公元1840—1912年)
  (中國社科院馬勇著)
  「數千年未有之巨變」為何不是鴉片戰爭
  晚清外交危機為什麼從越南開始
  朝鮮如何從堅定的屬國變成危機導火索
  甲午之戰,中國憋屈在哪兒
  欲迎還拒:日本為何一再拒絕和談
  馬關談判:一場一波三折的談判
  三國干涉還遼
  新媒體:維新「大合唱」的混聲部
  甲午驚雷的餘波:維新運動崛起
  恭親王去世,對光緒帝意味著什麼
  禮部究竟做錯了什麼而遭遇「一鍋端」
  「后維新時代」的權力危機:大阿哥事件
  義和團為什麼起于山東
  不到三月遍地紅:華北大亂
  公使館「失聯」,北京城裡發生了什麼
  北京「失聯」的同時,南方發生了什麼
  聯軍的復仇,主要針對誰
  戰後「清算」:究竟哪些人錯了
  新政:流亡途中的反省

  改革陷入瓶頸,日俄戰爭帶來新希望
  「預備立憲」如何開啟中國新的時代
  倒逼著清政府決心改革的,恰恰是革命黨
  廢除科舉,「范進」們怎麼辦
  光緒之死可能與慈禧無關
  后慈禧時代:袁世凱得罪了誰
  國會請願運動:「民粹」的壓倒性勝利
  都是鐵路惹的禍
  武昌起義:為什麼是新軍
  紫禁城的黃昏:歷史的必然與偶然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