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曾彥修訪談錄

  • 作者:責編:付如初|口述:曾彥修|整理:李晉西
  • 出版社:人民文學
  • ISBN:9787020156498
  • 出版日期:2020/02/01
  • 裝幀:平裝
  • 頁數:409
人民幣:RMB 49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這是一部口述實錄。講述者曾彥修從童年十一二歲講到九十歲,八十年的時間跨度,也是中國發生巨大變化的大半個世紀。在個人經歷之外,對重要問題有理性的背景分析和獨特見解,對相關歷史人物有親身接觸和直接感受,是一部能引發人思考的有分量的書。

作者介紹
責編:付如初|口述:曾彥修|整理:李晉西

目錄
代開場白
第一編
  第一章  家族與我(1919年6月—1930年)
    1  我們曾家十幾戶,只有我父親有職業
    2  談到家鄉,我感到非常慚愧。我成了一個永遠的「望鄉」人
    3  少年時代:我成為家庭多種事務的擔當者,買鴉片、進當鋪更是內行
    4  沒有在母親面前下跪,這個罪,一輩子無法補
    5  哥哥給了我政治方向
  第二章  世界觀的形成
    6  十歲左右,我讀了些舊小說
    7  上高小后,文學對我的影響:郭沫若、魯迅、茅盾
    8  我家有個百家爭鳴的小圖書館
    9  我不是讀馬克思的東西覺悟的,我是讀這些人的書覺悟的
    10  對我世界觀的轉變起作用的,還有這些事情
  第三章  逐漸走上去延安之路(1931年—1937年11月)
    11  人格教育最重要:影響我一生的兩個老師
    12  初中畢業考試第二名,進了盧作孚在北碚辦的中國西部科學院
    13  高中:我搞了兩期壁報。地下工作,無師自通
    14  決定到延安去
    15  哥哥借了三百元送我到延安——我要了三百塊,這是老虎吃天啊
    16  我到延安有四封介紹信
    17  一起集議去延安的朋友:田家英、趙世英、戴碧湘、何郝炬等
    18  我們是如何到延安的
    19  兩點申明
第二編
  第四章  在延安(一)(1937年12月—1941年12月)
    20  到延安最初的日子
    21  陝北公學三門課,學習過程中又反覆寫自傳
    22  入黨,說容易也不容易,說困難也不困難
    23  馬列學院非常特別,學員非常參差不齊
    24  馬列學院重量級的老師:吳亮平、柯柏年、王學文、康生、陳雲、李富春、艾思奇、楊松、陳昌浩等
    25  專學習聯共黨史,錯誤影響不少
    26  為什麼馬列學院辦不下去了
    27  中央政治研究室的半年,可以開始大讀閑書
  第五章  在延安(二)一九四一年似乎是延安發生歷史轉折的一年
    28  統一思想、輿論
    29  彭真從晉察冀調到中央當組織部長,當時他不是中央委員
    30  開始批判第三次「左」傾路線錯誤
    31  張聞天的去與留
  第六章  跟隨張聞天到陝北和晉西北作農村調查(1942年1月—1943年4月)
    32  陝北神府縣賀家川口:生產關係簡單時,我就著重調查生產力
    33  晉西北興縣:我不會按地方意圖去寫調查報告
    34  從田家會戰鬥談到敵後的抗戰
    35  張聞天的調查意見沒有被採納
    36  陝北米脂縣:這次調查帶點學術性質
    37  綏德縣:我的一個小調查報告,張聞天覺得有點意思
    38  解放后,人民出版社印了張聞天的農村調查報告。我寫了出版者的話
  第七章  在延安(三)我在整風「搶救」時的情況(1943年5月—1945年7月)
    39  回延安后,情況很不對了,跟離開時完全不一樣
    40  「搶救」柯慶施

    41  我被「搶救」成了「反革命」和「特務」
    42  「搶救」運動不是擴大化的問題,是無中生有的問題
    43  「搶救」運動后的概況:種地,紡線,大演戲
  第八章  在延安(四)日本投降及延安撤退(1945年8月—1947年2月)
    44  「王明路線」一詞是進北京后才聽說的
    45  抗戰勝利,中央工作緊張,似未有大規模慶賀
    46  延安大撤退:宣傳部有幾個「家族」需要我們照顧
  第九章  在山西土改(1947年3月—1948年6月)
    47  參加土改工作團
    48  雁門關外的朔縣土改:不顧具體情況,什麼地方都是一樣的土改是不妥當的
    49  臨縣郝家坡土地會上,康生說「你們這個劃分階級的東西害死人,趕快把它燒了」
    50  郝家坡會結束后,我回到朔縣補課,大錯特錯
  第十章  西柏坡全國土地會議後到河北山東土改(1947年7月—1948年5月)
    51  從山西興縣到河北平山縣西柏坡的一路上,「三青年」分工為老同志服務
    52  全國土地改革會議
    53  河北饒陽土改:鬥爭目標已不明確了
    54  有頭無尾,把麻煩丟給後來的人
    55  康生叫我們到山東去繼續土改
    56  聽見毛岸英批評康生,我們提醒他,你不要隨便講
    57  已經做過的錯事,一般沒有辦法再回頭改正
  第十一章  回西柏坡的大半年(1948年6月—1949年3月)
    58  在東柏坡做書箱,保證了延安撤退時埋藏的部分運到了北京
    59  在西柏坡小新華社
第三編
  第十二章  進北京,下廣州。在廣州只是一個「官」(1949年3月—1954年3月)
    60  在香山得正式通知,準備南下
    61  葉帥、方方談話,改任《南方日報》總編輯。領導看來很滿意
    62  代表葉劍英簽報紙大樣
    63  陶鑄要用我,但不得不讓我去治療關節炎
  第十三章  在廣州勉強做了四五樣事
    64  半夜給「203」打電話
    65  僑鄉調查:這麼多樓房是僑匯建起的,不應該侵犯它們
    66  雲浮縣土改:改變死命令;小老婆、丫頭等問題我決定妥協處理
    67  緊急開支部大會,我一句話也說不出,就流眼淚。我絕不相信有半個「老虎」
    68  我這個錯誤不講,人家不知道:戲改
    69  對香港有關事務問題的建議,對大學問題的建議
  第十四章  在人民出版社的出版工作(1954年4月—1956年12月)
    70  調人民出版社工作,沒有任何人跟我談過話,我也沒有問
    71  把一些淺薄低級的純蘇式教條的東西,想法用各種方式停止出版了
    72  大請京派學者們吃飯,同時積極翻印一些有影響的舊書
    73  權力能達到的地方,想辦法開開窗戶,透點新鮮空氣
  第十五章  人民出版社的批胡適、批胡風
    74  批胡適,經歷了一段瞎忙。出的書,我一個字未看過
    75  反胡風,我們單位算是沒有胡風分子
  第十六章  人民出版社的「內部肅反」
    76  正式消除了對不少人的懷疑
    77  把上面抓得最緊的對戴文葆的懷疑徹底取消了
    78  秘密監管張惠卿,我這個五人小組組長竟然全不知道
    79  他是戴笠手下的特務嗎
    80  「雖然我因你而受到更厲害的批鬥,但我從內心感激你」

    81  「肅反」涉及的另外幾個人
  第十七章  「反右派運動」興起,在一九五七年的六月八日《人民日報》社論之前吧
    82  吹風會上聽到陸定一、周揚傳達毛主席不斷批左的意見
    83  一九五七年一月《在省市自治區黨委書記會議上的講話》講了些什麼
    84  會上發了《草木篇》,立即又收回
    85  一九五七年三月毛主席大大誇獎姚文元,大家都反感極了
  第十八章  我這個「反右」五人小組組長,絕沒有整別人一點點,首先把自己報成右派(1957年1月—1960年6月)
    86  人民出版社的「?、?事件」
    87  內部通知片片來
    88  我的右派「根據」:黑板報上的「談話」,《人民日報》座談會上的發言
    89  田家英確曾暗示過我,少說點
    90  中央級的新聞、出版社的負責人,似乎沒有一個跑掉的,一鍋端
    91  報右派名單,我把自己報上去。我自高自大想,我一個是不是可以頂兩個呢
    92  今天可以明確地說,對我的批判完全是我不得不設法拖延時間的
    93  要我性命的控告來了,形勢超級嚴峻,似乎是準備當場逮捕
    94  黨內的右派狀元,但對我的處理很輕
    95  可能因為我的原因,人民社划右派的比例很高
  第十九章  「大躍進」時期和「三年自然災害」
    96  右派沒有資格參加大煉鋼鐵,專代抄大字報
    97  「三年自然災害」
第四編
  第二十章  在上海辭海編輯所(1960年6月—1964年9月)
    98  調七八十個右派,結果只調去了兩三個
    99  提意見只能提一些表面文字上的,不能提真正重要的
    100  石西民總結了《辭海》的根本大法
  第二十一章  我在「四清」中為三十個工人徹底平了反,至今負責(1964年10月—1966年5月)
    101  車間審查部分工人政治歷史,不得不全部由我負責,全部無事
    102  被懷疑是特務的小資本家,其實是解放前救過地下黨員的同情分子
    103  說人家是漢奸反革命,其實是抗戰時我們派出的「兩面村長」
    104  一個真新四軍,長年被懷疑是特務分子
    105  被認為是「濫權」病退了女工的女支書,差點被開除黨籍
    106  「勸退」黨的會上,臨時暗中緊急改變「勸退」決定
  第二十二章  半飢半飽,強作風流
    107  我的關節炎竟然治好了百分之七八十
    108  「文革」前,我在上海是怎麼度過業餘時光的
  第二十三章  「文革」早期:牛棚虐事(1966年6月—1969年9月)
    109  什麼人進「牛棚」
    110  打掃廁所的學問,我可以寫一本很不錯的小冊子
    111  天天早晚請罪中之千奇百怪
    112  牛鬼蛇神有的不準坐公交車,後來全不準坐
    113  不準在食堂吃飯
    114  天天讀:他們干出來的惡事,不應該是人類想得出來的
    115  除了搬大餐桌,我還要在廣告牌上貼批判我的大字報,既有生命危險,又污辱人
  第二十四章  「文革」中期:三年幹校勞動(1969年10月—1972年3月)
    116  在奉賢縣海邊的勞動強度是很大的,相當緊張
    117  平常看見我是一把骨頭,一勞動,樣樣會幹
    118  我跟鄭炳中(耿庸)做管水員
    119  撈水藻、撈水浮蓮、拉大車、倒石子
    120  挑水,淘豬圈,沖鹽鹼<
    122  用各種勞動去代替各種強迫思想「改造」
    123  在寬寬的田埂上,吸著「勞動」牌香煙,作作打油詩消遣
  第二十五章  「文革」後期:心如死灰(1972年4月—1977年6月)
    124  閑散人員,一當就是六年
    125  那個時候就是絕望,不是等死,是等被捕
    126  這幾天不對頭,殺氣騰騰,他們動手了,我準備犧牲了
    127  本單位宣布「四人幫」被隔離審查的會上,負責人卻專罵右派
    128  一輩子有三件最快樂的事情,我都看見了,幸何如哉
第五編
  第二十六章  調回北京到大百科全書籌備小組(1977年7月—1979年7月)
    129  交給於光遠關於六十一個人和張聞天的證明材料
    130  調回北京的經過
    131  重新入黨申請書確實難寫
    132  在大百科全書待了大半年,感覺能力實在太不夠了
  第二十七章  回人民出版社:「外國政治學術叢書」的風波(1979年8月—1984年12月)
    133  到人民出版社的任職與辭職
    134  為什麼要發起出版「外國政治學術叢書」
    135  發起出版「外國政治學術叢書」的簡單經過
    136  胡耀邦立即批示,贊成「外國政治學術叢書」計劃
  第二十八章  「颱風」的經過與我的三萬言《申訴書》
    137  事情是這樣起來的
    138  ???與我的總分歧:堅持馬列與堅持「雙百」方針是不是不能並存
    139  比利時的曼德爾,跟中國的大權威開了一個大玩笑
    140  現在還能堅持布哈林是個反革命分子嗎?太怪了
    141  人民出版社還有個「反蘇」問題(指契爾年科時期)
    142  是否應該了解外國黨(外國共產黨)
    143  我在《申訴書》里反覆要求???道歉
第六編
  第二十九章  張聞天:有才有識,大公無私,樸素謙遜,但是比較軟弱
    144  在遵義會議中的作用
    145  西安事變,最早主張全面和平解決的是張聞天
    146  對中國文化發展方向首先提出應有繼承的因素在內
    147  在延安馬列學院院長這段時間,我認為張至少不全是過
    148  一九四二年初起的農村調查
    149  至少張在表面上也已捲入了個人崇拜的巨潮中
    150  「文革」期間在六十一個人問題上的崇高表現
    151  逝世早了三個多月,給世人留下永遠的悲哀
  第三十章  有才無德的康生
    152  知識廣博
    153  他是個害人狂
    154  這個人頭腦清楚得很,絕不糊塗
    155  康生是一個兩面派
  第三十一章  陳伯達:才勝於學,學勝於德,德毀於位
    156  不知為何威信一落千丈
    157  我與陳伯達的關係
    158  陳在延安整風中的特殊重要性
    159  一個很有才情的人,最後成為一個反革命的頭子,確實是一場大喜劇
  第三十二章  陸定一:才、識,沒有得到充分發揮
    160  幾乎一生都任宣傳部長,但留下的著作並不多
    161  教我們的是政治,不大講技術

    162  進北京城以前,叫我做過三件小事
    163  我弄不清「雙百」方針最早是誰提出的
    164  他為我題字,我能做到一點點就好了
  第三十三章  我所認識的胡喬木
    165  也是中共歷史上的一個大才人
    166  在延安時期的作用
    167  調我到中宣部去
    168  同田家英到胡喬木的窯洞里編語文課本
    169  審查我編的十本小冊子
    170  「不必回宣傳部了,就跟新華社到北京吧」
尾聲  我對兩個「和諧」問題的一點看法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