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獨與天地精神往來(莊子奧義)(精)

  • 作者:張遠山|責編:王業雲//劉鹿濤
  • 出版社:天地
  • ISBN:9787545553574
  • 出版日期:2020/02/01
  • 裝幀:精裝
  • 頁數:419
人民幣:RMB 7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莊子》內七篇是莊子親筆所寫,其中的動物、植物、無生物,都會說話、具情感、有思想;聖人、君主、歷史名人,都被奚落調侃、無情挖苦。分開看,是小故事、大道理的文學段子;合起來,是角色豐富、高潮迭起的哲學戲劇。由於莊子的獨特寫法,內七篇的文字、意義都極其難懂。
    本書是作者四十年庄學研究的成果,在精校全譯的基礎上,對《莊子》內七篇逐字逐句解讀,將莊子以寓言形式布設的重重語言機關和奧義密碼逐一破解,如福爾摩斯探索一般,不放過每一個疑點和細節:出場角色是什麼身份和來歷,姓名有何寓意?出場人物之間,他們與未出場的背後角色之間,背後角色彼此之間,有什麼衝突?角色話語的表面意思分哪幾層(最多竟達七層),言外之意是什麼,沒說出口的話是什麼?這些話語、場景與前後文哪些話語、場景乃至與真實歷史事件有何關聯,莊子想表達什麼奧義……通過這樣層層剝繭、細緻入微的解讀,還原了莊子語境,拼合了庄學全圖,使每一位讀者都能欣賞這七重寶塔般的漢語文學哲學奇跡、人類思維語言奇觀。

作者介紹
張遠山|責編:王業雲//劉鹿濤

目錄
余世存序  自由江湖的虛實
吳勵生序  「去蔽存真」的天道觀
作者前記  莊子引領我們仰望星空
作者序言  莫逆於心,相視而笑
緒論一  戰國大勢與莊子生平
    弁言戰國紀年,錯訛無窮
    一莊子宋人,宋王暴君
    二宋君稱王,戰國第三
    三中山稱王,滅于趙國
    四宋國稱王,滅于齊國
    五諸侯稱王,暴秦稱帝
    六宋王篡位,莊子棄職
    七寓言諷世,痛詆專制
    八終身不仕,以快吾志
    九晚年摯友,大知惠施
    十隱攻公孫,暗諷孟軻
    十一公子魏牟,失國改宗
    十二莊子著書,支離其言
    十三朝三暮四,晦藏其旨
    結語至言不出,俗言勝也
緒論二  庄學四境與郭象篡改
    弁言庄學奧義,沉埋千古
    一庄學公案,小大之辨
    二破案鐵證,呼之欲出
    三連環奇案,互做偽證
    四逆向淘汰,層累造偽
    五庄學四境,思想範式
    六專制天敵,正解招殺
    結語郭注小年,庄學大年
《逍遙游》奧義——蘊涵四境的「自由」論
    弁言七篇之首,庄書之魂
    一首章奧義,庄學大綱
    二次章奧義,社會應用
    三末章奧義,個體應用
    結語天地至文,妙絕古今
《齊物論》奧義——萬物齊一的「平等」論
    弁言「齊物」篇名,僅有一讀
    上篇此岸俗諦,物德相對
    一三籟章:地籟皆和
    二人籟章:人籟不和
    三言吹章:悖道人籟不及地籟
    下篇彼岸真諦,道極絕對
    四至知章:順道人籟高於地籟
    五無知章:形象說明順道人籟
    六待彼章:至知至人獨待天籟
    七物化章:形象說明獨待天籟
    結語卮言寓言,結構井然
《養生主》奧義——身心兼養的「人生」論
    弁言真諦必「知」,俗諦必「行
    一吾生有涯,有殆當已

    二保身需技,葆德需道
    三俗諦難行,人刑必逃
    四真諦易知,天刑不逃
    結語行於當行,止於當止
《人間世》奧義——因應外境的「處世」論
    弁言「養生」續篇,群體處世
    一顏回往諫,主動往刑
    二葉公使齊,被動近患
    三顏闔傅儲,刑名迫近
    四櫟樹寄社,不材全生
    五商丘散木,異材大用
    六荊氏文木,材之大患
    七支離其形,養身盡年
    八接輿諷孔,臨人以德
    九漆園自況,無用之用
    結語乘物游心,間世保身
《德充符》奧義——因循內德的「葆德」論
    弁言葆光養心,支離其德
    一兀者王駘,王德之人
    二兀者申徒,痛斥子產
    三兀者無趾,痛斥孔子
    四惡人哀駘,其德不形
    五德有所長,形有所忘
    六致無俗情,永葆常情
    結語貶孔太甚,泛論亦偏
《大宗師》奧義——順應天道的「明道」論
    弁言游方之外,以明達道
    上篇卮言七章,正面論道
    一天人章:知天所為,知人所為
    二真人章:真人真知,登假于道
    三眾人章:役人之役,適人之適
    四天人不相勝章:逃刑逃名,以德為循
    五江湖章:陸處王霸,水處兩忘
    六小大章:萬物所系,一化所待
    七明道章:造化天道,自古固存
    下篇寓言七章,形象論道
    八明道寓言:成道九階,聞道九階
    九造化寓言:生於造化,死於物化
    十江湖寓言:方內方外,兩種選擇
    十一處喪寓言:尊重俗情,去排安化
    十二宗師寓言:偽道黥劓,真道息補
    十三坐忘寓言:儒學始祖,皈依真道
    十四道極寓言:天地無私,道極無極
    結語道極無限,成長無極
《應帝王》奧義——天人合一的「至人」論
    弁言庄學至境,「應帝」之「王」
    一失德后仁,俗王「臧仁」
    二失仁后義,俗王「式義」
    三素王不治,順物自然
    四明王之治,虛君無為

    五俗王季咸,素王壺子
    六至人若鏡,勝物不傷
    七造化渾沌,文化鑿竅
    結語造化文化,永恆較量
餘論一  庄學奧義的全息結構
    弁言微觀奧義,宏觀結構
    一支離拼板,晦藏全圖
    二重言為真,拼圖舉例
    三七篇篇名,奧義提示
    四七篇首尾,始卒若環
    五庄學四境,萬能鑰匙
    六四境范型,動植象徵
    七排行隱喻,結構重言
    八紛繁角色,四境定位
    九寓言六式,息黥補劓
    十總體結構,南溟弔詭
    結語完美結構,至高創造
餘論二  文化與造化
    一「文化」的對詞:「造化」
    二「造化」、「文化」的價值序列
    三廣義「文化」中的通用「文明」
    四廣義「文化」中的獨特悖道「文化」
    五廣義「文化」中的獨特順道「文化」
    六「文化」、「文明」的道器之辨
    七「文化相對主義」、「文化保守主義」的誤區
    結語
餘論三  哲學先知與時代精神
    一「知識」生產三階段
    二共時性的三種「時代精神
    三歷時性的三種「時代精神
    四三種「常識」和三種「迷信
    五物質與精神的反向運動
跋  語超越老孔,空前絕後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