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中國文論的作家論(古代文學理論研究)

  • 作者:編者:胡曉明|責編:時潤民
  • 出版社:華東師大
  • ISBN:9787567599147
  • 出版日期:2019/12/01
  • 裝幀:平裝
  • 頁數:752
人民幣:RMB 72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彙集了中國古代文學與文藝理論研究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分為「詩學」、「文論」、「文獻」、「學術史」、「書評」等學科領域專欄,收入有關中國古典詩學與文章學理論、先秦至明清與近代文學理論與文學研究學術史等方面的論文,以及文論文獻等,頗有創新,體現了中國古典文論學科的研究視野與學科發展面貌,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本輯另有「悼念徐中玉先生」專輯,收入數篇追思文章。

作者介紹
編者:胡曉明|責編:時潤民

目錄
編輯部報告
◆詩學◆
  魏晉南北朝摘句一類推法與批評文體的「二重性」
  為《詩品》「潘岳源出於仲宣」進一解
  《文心雕龍》辨騷觀的學理考察——以「雅頌之博徒」的釋詁歧義為中心
  《文心雕龍·比興》「興」義簡約之原因新探
  唐代詩話中的陸機批評——以《樂府古題要解》、《詩式》為例
  周紫芝《竹坡詩話》考論
  理學視域下的「程朱」《詩》學分歧論
  詩人、史家、學者三體詩話編撰機制論
  論陶棵詩歌創作之「點化」功夫與其詩學主張
  曾國藩詩宗黃庭堅考量
  錢鍾書論「杜樣」之「走樣」——《談藝錄·七律杜樣》及其誤讀評析
  「曠世心期推栗里」——錢鍾書先生的論陶旨趣
  「有聲詩學」如何可能:潘伯鷹《黃庭堅詩選》價值發覆
  宋代河豚詩的物候密碼與理趣哲思
◆文論◆
  論《文心雕龍》作家理論內涵及其體系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的文體學考察
  從功能性閱讀到文學性閱讀——接受方式轉換中的檄文變貌
  徐復觀《文賦》研究的貢獻
  心理學視域下方苞古文「義法」說
  曾國藩選批韓文的理論取向及其文章學意義
  論王士禛《和漱玉詞》與「雕組不失天然」說
  弦誦、聲定與人籟:鄭文焯詞體體制的藝術之思
  碑學背景下的詞學批評話語生成——「逆人平出」
  論仙道小說的美學特徵
  論「作意」與唐人始有意為小說
  晚明復古藝論的一次實踐——張丑《清河書畫舫》體例再考察
  「意境」如何實現——論惲壽平的意境觀念
◆文獻◆
  《唐詞蓉城匯選》詞評輯錄
  《詞林玉屑》
◆學術史◆
  傳承與嬗變——宋儒「思無邪」詮釋的三種路徑
  戲曲生態學概念的提出、發展及其學術話語體系建構的惶惑——兼與王永恩教授商榷
  20世紀早期中國文學書寫中的中西文化博弈——以謝無量《中國大文學史》為例
  論文化學社本「范注」的修訂特色
  海峽兩岸「龍學」學術爭鳴情況之比較
◆書評◆
  融會貫通的追求與辛勤不懈的努力——讀周興陸《中國文論通史》
◆悼念徐中玉先生◆
  徐中玉老師
  徐中玉在古代文學理論領域的傑出貢獻
  「發揮事業,彪炳辭義」——徐中玉教授與文藝理論和古代文論學術事業
  我是如何成為「徐先生弟子」的?
  我與徐中玉先生的師生緣
◆會議◆
  建構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國古代文學理論體系——祁志祥教授主編「十一五」國家級教材《中國古代文學理論》修訂本新書發布會
  暨建構中國古代文論體系高端論壇舉行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