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冰凍圈變化及其影響(精)/冰凍圈變化及其影響研究

  • 作者:丁永建//效存德|責編:周傑|總主編:丁永建
  • 出版社:科學
  • ISBN:9787030629739
  • 出版日期:2019/11/01
  • 裝幀:精裝
  • 頁數:225
人民幣:RMB 216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是對《冰凍圈變化及其影響研究》系列叢書的總結,主要對冰凍圈變化事實、冰凍圈變化模擬和預估、冰凍圈變化的影響以及冰凍圈變化影響的適應等研究中取得的一些最新進展和認識進行系統梳理和總結.給出冰川快速變化機理、歐亞大陸及北半球積雪變化、格陵蘭和南極冰蓋物質平衡新演算法、基於凍土調查的青藏高原多年凍土分佈新結果、累加效應對冰凍圈自身穩定性的影響等方面的最新結果,介紹山地冰川動力模擬、凍土模型參數化方案、冰蓋-冰架動力模擬、積雪模式參數化改進及冰凍圈水文模式研發方面的新進展,分析冰凍圈變化對水資源、生態、碳循環、氣候和社會經濟的影響,針對這些影響提出相應的適應措施。
    本書可供從事冰凍圈、地理、氣候、水文、生態、環境、人文及社科等相關領域的科研和教學人員以及政府管理人員閱讀。

作者介紹
丁永建//效存德|責編:周傑|總主編:丁永建

目錄
總序一
總序二
前言
第1章  冰凍圈變化的事實與機理
  1.1  趨於加速退縮的山地冰川變化:事實與機理
    1.1.1  冰川物質平衡變化
    1.1.2  冰川末端變化
    1.1.3  冰川面積變化
    1.1.4  冰川加速消融機理
    1.1.5  核心結論與認識
  1.2  地面觀測與複雜地形遙感積雪反演:特徵與方法
    1.2.1  歐亞大陸降雪變化
    1.2.2  歐亞大陸積雪變化
    1.2.3  複雜地形積雪遙感反演
    1.2.4  北半球積雪範圍變化
    1.2.5  北半球雪深變化
    1.2.6  核心結論與認識
  1.3  格陵蘭和南極冰蓋物質平衡:基於模擬與遙感新演算法的結果
    1.3.1  基於模式的南極冰蓋表面物質平衡
    1.3.2  基於衛星測高的冰蓋物質平衡
    1.3.3  基於衛星重力GRACE的冰蓋物質平衡
    1.3.4  核心結論與認識
  1.4  青藏高原多年凍土:退化過程與機理
    1.4.1  青藏高原多年凍土分佈與製圖
    1.4.2  青藏高原多年凍土特徵及變化
    1.4.3  青藏高原多年凍土變化預估
    1.4.4  核心結論與認識
  1.5  海冰變化:序列重建與特徵分析
    1.5.1  南大洋各扇區海冰範圍的序列重建
    1.5.2  北極Kara海和Barents海海冰範圍重建
    1.5.3  基於衛星遙感數據的北極海冰變化特徵
    1.5.4  核心結論與認識
  1.6  全球冰凍圈變化:「變暖」的冰與增加的影響
    1.6.1  冰凍圈內部變暖的事實
    1.6.2  冰凍圈變暖對自身穩定性的影響
    1.6.3  中國冰凍圈對全球變暖的響應程度
    1.6.4  核心結論與認識
第2章  冰凍圈變化模擬和預估
  2.1  山地冰川模式研發:動力過程模擬與關鍵控制因子
    2.1.1  冰川動力響應過程
    2.1.2  冰川物質平衡模擬
    2.1.3  冰川變化預估和控制因素
    2.1.4  冰川厚度模擬
    2.1.5  核心結論與認識
  2.2  陸面過程模型中的凍土問題:參數化方案改進和過程模擬
    2.2.1  CoLM模型在高原多年凍土區的改進及模擬
    2.2.2  Noah模型的改進及模擬
    2.2.3  Couple模型對多年凍土水熱過程的模擬
    2.2.4  青藏高原多年凍土分佈模擬
    2.2.5  核心結論與認識

  2.3  三維Stokes冰蓋-冰架動力模擬:模型構建與模擬試驗
    2.3.1  海洋性冰蓋模擬簡介
    2.3.2  模式的理論基礎和數值方法
    2.3.3  兩個Stokes冰蓋模式針對海洋性冰蓋的應用比較
    2.3.4  核心結論與認識
  2.4  積雪模式參數化改進:過程精細化與多圈層耦合
    2.4.1  積雪模式參數化
    2.4.2  積雪模式參數化改進
    2.4.3  核心結論與認識
  2.5  冰凍圈水文模式研發:冰凍圈全要素模擬
    2.5.1  冰川水文模塊
    2.5.2  積雪水文模塊
    2.5.3  凍土水文模塊
    2.5.4  黑河幹流山區流域模擬示例
    2.5.5  核心結論和認識
  2.6  三極地區冰凍圈氣候模擬:模式的改進與模擬結果的提升
    2.6.1  考慮風吹雪過程對南極地區表面物質能量平衡模擬的提高
    2.6.2  複雜熱力學海冰模式對北極海冰模擬的改進
    2.6.3  以焓作為預報變數的積雪方案對青藏高原積雪模擬的影響
    2.6.4  夏季印度平原到青藏高原西南部水汽輸送新通道的發現
    2.6.5  核心結論與認識
  2.7  未來全球冰凍圈變化預估:積雪與凍土的可能變化
    2.7.1  21世紀不同排放情景下北半球陸地雪水當量的時空變化
    2.7.2  21世紀不同排放情景下北半球陸地多年凍土的時空變化
    2.7.3  核心結論與認識
第3章  冰凍圈變化的影響
  3.1  流域水文水資源變化:冰凍圈的作用與未來影響
    3.1.1  中國冰凍圈近50年來徑流總體呈現增加趨勢
    3.1.2  近50年來冰凍圈變化對流域徑流的影響存在區域差異
    3.1.3  未來冰凍圈變化對流域徑流的影響
    3.1.4  核心結論與認識
  3.2  冰凍圈變化的氣候效應:海冰與積雪對中低緯度的影響
    3.2.1  海冰變化的氣候效應
    3.2.2  2011/2012年和2015/2016年兩個冬季大氣環流異常的主要特徵
    3.2.3  前期秋季北極海冰以及前期夏季北極大氣環流異常主要特徵
    3.2.4  夏季北極大氣環流異常影響北極海冰對冬季大氣環流變率的反饋
    3.2.5  關於北極增暖?北極海冰融化對中緯度區域影響的討論
    3.2.6  西伯利亞高壓北移對北極氣候的影響研究
    3.2.7  核心結論與認識
  3.3  青藏高原凍土變化碳循環:碳源與碳匯效應
    3.3.1  青藏高原多年凍土區高寒生態系統植被碳庫變化
    3.3.2  青藏高原多年凍土區土壤有機碳儲量分佈
    3.3.3  青藏高原多年凍土區土壤有機碳穩定性
    3.3.4  多年凍土區典型高寒草地碳排放動態及其驅動因素
    3.3.5  氣候變化對多年凍土區典型高寒草地碳排放的影響
    3.3.6  氣候變化下多年凍土區生態系統碳平衡與源匯效應分析
    3.3.7  核心結論與認識
  3.4  冰凍圈變化的生態效應:積雪與凍土對生態系統的影響
    3.4.1  青藏高原凍土變化對生態系統的影響
    3.4.2  積雪變化對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生態系統的影響

    3.4.3  凍土變化對東北凍土區生態系統的影響
    3.4.4  土壤微生物對凍土與積雪變化的響應
    3.4.5  未來凍土對高寒草地生態系統影響的模擬與預估
    3.4.6  核心結論與認識
  3.5  冰凍圈變化對經濟社會系統的影響:利弊與脆弱性
    3.5.1  冰凍圈變化對經濟社會的致利影響
    3.5.2  冰凍圈變化對經濟社會的致害影響
    3.5.3  冰凍圈變化的脆弱性
    3.5.4  核心結論與認識
第4章  冰凍圈變化影響的適應措施
  4.1  冰凍圈變化適應的指導思想
  4.2  冰凍圈變化的適應戰略
    4.2.1  冰凍圈變化長期觀(監)測戰略
    4.2.2  冰凍圈水資源優化配置戰略
    4.2.3  冰凍圈生態保護與生態工程戰略
    4.2.4  生態補償與國家安全財政轉移戰略
    4.2.5  冰凍圈適應產業開發戰略
    4.2.6  冰凍圈災害風險全過程管控戰略
    4.2.7  冰凍圈重大工程安全的技術保障戰略
  4.3  冰凍圈變化的適應舉措
    4.3.1  人工干預高寒草地生態系統,降低冰凍圈變化對高寒草地生產力的負面影響
    4.3.2  做好冰凍圈融水評估,最大限度發揮冰凍圈水資源的服務功能
    4.3.3  進一步認清冰凍圈災害形成機制,強化冰凍圈災害風險管理
    4.3.4  預判冰凍圈變化對社會的影響,確保高原農村居民生計可持續
    4.3.5  強化冰凍圈基礎監測和冰雪旅遊的聯繫,提高冰凍圈旅遊服務顯示度
    4.3.6  面向國家戰略需求,提高冰凍圈科學的決策服務能力
參考文獻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