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同步充填柔性隔離層下散體介質流理論(精)/有色金屬文庫

  • 作者:陳慶發//陳青林//秦世康
  • 出版社:中南大學
  • ISBN:9787548738138
  • 出版日期:2019/11/01
  • 裝幀:精裝
  • 頁數:220
人民幣:RMB 90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以「同步充填」採礦技術理念為基石,以「大量放礦同步充填無頂柱留礦採礦方法」大量放礦工藝過程為認知載體,系統闡述了同步充填柔性隔離層下散體介質流理論。其內容主要包括:同步充填理念與大量放礦同步充填無頂柱留礦採礦方法;隔離層下散體介質流動規律的物理與數值試驗模型;隔離層下單漏斗與全漏斗放礦散體礦岩流動規律、隔離層界面受力特性及失效條件;隔離層下非同步放礦陀螺體現象再現規律;隔離層下散體介質流動規律影響因素的敏感性。
    本書闡明了同步充填隔離層下單漏斗放礦放出體由「橢球體」向「陀螺體」演化的新現象與多漏斗放礦隔離層界面整體上保持水平下移、接近漏鬥口時呈波浪形的演變規律,揭示了「橢球體」向「陀螺體」轉化的必要條件為隔離層橫向摩擦效應。
    本書可供金屬礦與非金屬礦地下開採、散體介質流動災害控制等領域的科研與工程技術人員、高等院校的教師、高年級本科生和研究生參考使用。

作者介紹
陳慶發//陳青林//秦世康

目錄
第1章  同步充填採礦技術理念與代表性採礦方法
  1.1  同步充填採礦技術理念
    1.1.1  理念提出的背景
    1.1.2  理念內涵
    1.1.3  理念提出的意義
  1.2  大量放礦同步充填無頂柱留礦採礦方法
    1.2.1  新採礦方法提出的思想基礎
    1.2.2  新採礦方法簡介
    1.2.3  新採礦方法的實施步驟
    1.2.4  新採礦方法的優缺點
  1.3  新採礦方法礦石流動的典型工藝特徵
  1.4  散體介質流動規律的研究進展
    1.4.1  經典放礦理論簡介
    1.4.2  放礦理論研究的新進展
    1.4.3  礦岩流動規律物理試驗研究進展
    1.4.4  礦岩流動規律數值試驗研究進展
    1.4.5  礦岩流動規律數學及力學分析方法研究進展
  1.5  柔性隔離層的概念界定
第2章  隔離層下散體介質流動規律物理試驗模型
  2.1  模型研製思路
  2.2  模型結構參數
  2.3  模型材料選擇
    2.3.1  材料選擇的原則
    2.3.2  框架材料的選擇
    2.3.3  面板材料的選擇
    2.3.4  柔性隔離層材料的選擇
    2.3.5  漏斗閘門擋板的同步功能設計與材料選擇
  2.4  模型製作過程
    2.4.1  框架結構的成型
    2.4.2  后PC耐力板的分割與安裝
    2.4.3  前PC耐力板的加固與安裝
  2.5  面板觀測網繪製
第3章  隔離層下散體介質流動規律物理試驗
  3.1  散體介質物理力學參數的測定
  3.2  物理試驗方案的制定
    3.2.1  標識顆粒的分層處置
    3.2.2  隔離層物理性質參數的測定
    3.2.3  測力元件的布置
    3.2.4  試驗步驟與數據收集
  3.3  單漏斗隔離層下散體介質流動規律物理試驗
    3.3.1  物理試驗現象
    3.3.2  放出量與放出高度的關係
    3.3.3  放出體形態演化規律
    3.3.4  鬆動體形態演化規律
    3.3.5  隔離層界面形態演化規律
    3.3.6  空腔形態演化規律
  3.4  全漏斗隔離層下散體介質流動規律物理試驗
    3.4.1  物理試驗現象
    3.4.2  各漏斗放出量與放出高度的關係
    3.4.3  放出體形態演化規律

    3.4.4  隔離層界面形態演化規律
    3.4.5  散體礦石移動速度場
    3.4.6  散體礦石移動跡線
    3.4.7  散體礦石等速體
第4章  隔離層下散體介質流動規律數值試驗
  4.1  數值試驗模型的構建與相關參數的選取
    4.1.1  數值試驗模型的構建
    4.1.2  數值試驗的步驟與相關參數的選取
  4.2  單漏斗隔離層下散體介質流動規律數值試驗
    4.2.1  數值試驗現象
    4.2.2  放出體形態演化規律
    4.2.3  放出體高度與放出量的關係
    4.2.4  隔離層界面形態演化規律
    4.2.5  標識顆粒層演化規律
    4.2.6  空腔演化規律
  4.3  全漏斗隔離層下散體介質流動規律數值試驗
    4.3.1  數值試驗現象
    4.3.2  放出體形態演化規律
    4.3.3  放出體高度與放出量的關係
    4.3.4  隔離層界面形態演化規律
    4.3.5  標識顆粒層演化規律
第5章  隔離層下散體介質流動規律物理與數值試驗結果比較
  5.1  單漏斗隔離層下散體介質流動規律試驗結果比較
    5.1.1  放出體形態演化規律比較
    5.1.2  放出體高度與放出量的關係比較
    5.1.3  隔離層界面形態演化規律比較
    5.1.4  空腔演化規律比較
  5.2  全漏斗隔離層下散體介質流動規律試驗結果比較
    5.2.1  放出體形態演化規律比較
    5.2.2  放出量與放出高度的關係比較
    5.2.3  隔離層界面形態演化規律比較
第6章  物理試驗隔離層界面受力特性
  6.1  單漏斗物理試驗隔離層界面受力特性
    6.1.1  隔離層全曲面各區段微元段力學體系
    6.1.2  隔離層拉應力特性
    6.1.3  隔離層壓應力特性
    6.1.4  隔離層支持力特性
    6.1.5  隔離層摩擦力特性
    6.1.6  隔離層失效點
  6.2  全漏斗物理試驗隔離層界面受力特性
    6.2.1  隔離層全曲面力學體系
    6.2.2  隔離層拉應力特性
    6.2.3  隔離層壓應力特性
    6.2.4  隔離層支持力特性
    6.2.5  隔離層所受摩擦力特性
    6.2.6  隔離層失效點
第7章  數值試驗隔離層界面受力特性
  7.1  單漏斗數值試驗隔離層界面受力特性
    7.1.1  隔離層拉力特性
    7.1.2  全過程隔離層上表面接觸力

    7.1.3  全過程隔離層下表面接觸力
    7.1.4  隔離層界面摩擦力
    7.1.5  隔離層失效點
  7.2  全漏斗數值試驗隔離層界面受力特性
    7.2.1  隔離層拉力特性
    7.2.2  全過程隔離層上表面接觸力
    7.2.3  全過程隔離層下表面接觸力
    7.2.4  隔離層界面摩擦力
    7.2.5  隔離層失效點
第8章  物理與數值試驗隔離層界面受力特性比較
  8.1  單漏斗物理與數值試驗隔離層界面受力特性比較
    8.1.1  隔離層所受拉應力/拉力比較
    8.1.2  隔離層所受壓應力/上表面接觸力比較
    8.1.3  隔離層所受支持力/下表面接觸力比較
    8.1.4  隔離層所受摩擦力比較
    8.1.5  隔離層失效工況比較
  8.2  全漏斗物理與數值試驗隔離層界面受力特性比較
    8.2.1  隔離層所受拉應力/拉力比較
    8.2.2  隔離層所受壓應力/上表面接觸力比較
    8.2.3  隔離層所受支持力/下表面接觸力比較
    8.2.4  隔離層所受摩擦力比較
    8.2.5  隔離層失效工況比較
第9章  隔離層下非同步放礦陀螺體現象再現規律
  9.1  數值試驗方案
  9.2  各工況數值試驗現象
  9.3  各工況隔離層界面演化規律
  9.4  各工況空腔演化規律
  9.5  各工況放出體形態
  9.6  各工況橢球體-陀螺體現象綜合比較
第10章  隔離層下散體介質流動規律影響因素的敏感性
  10.1  單漏斗隔離層下散體礦石流動規律影響因素的敏感性
    10.1.1  單漏斗隔離層數值試驗影響因素
    10.1.2  單漏斗隔離層正交數值試驗方案
    10.1.3  單漏斗隔離層正交數值試驗結果
  10.2  全漏斗隔離層下散體礦石流動規律影響因素的敏感性
    10.2.1  全漏斗隔離層數值試驗影響因素
    10.2.2  全漏斗隔離層正交數值試驗方案
    10.2.3  全漏斗隔離層正交數值試驗結果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