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上膜下秸隔抑鹽機理與鹽鹼地改良效應

  • 作者:逄煥成//李玉義
  • 出版社:科學
  • ISBN:9787030628763
  • 出版日期:2019/11/01
  • 裝幀:平裝
  • 頁數:179
人民幣:RMB 13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重點針對秸稈隔層對水分入滲、蒸發過程中土壤水鹽分佈特徵的影響進行土柱模擬試驗研究,揭示了利用秸稈隔層改變鹽鹼地土壤毛管水鹽運動的機制,通過田間微區定位試驗,基於「隔」鹽理念創建了利用作物秸稈深埋結合地膜覆蓋的鹽鹼地隔抑鹽技術,並從控鹽、促生、節水、固碳等方面,闡明了其改良綜合效應,構建了鹽鹼地上膜下秸綜合改良技術模式,為我國西北乾旱地區快速改良鹽鹼地提供了有力支撐。
    本書可供鹽鹼土壤治理、生態環境保護等方面的科研、教學和生產部門有關人員使用,亦可作為高等學校資源與環境專業、生態專業等相關專業師生的參考書。

作者介紹
逄煥成//李玉義

目錄
前言
第1章  緒論
  1.1  土壤水鹽調控理論與技術
    1.1.1  土壤水鹽運移理論
    1.1.2  傳統水鹽調控技術
  1.2  隔層調控土壤水鹽運移研究進展
    1.2.1  隔層對土壤水分運移的影響
    1.2.2  隔層對土壤鹽分運移的影響
    1.2.3  隔層調控土壤水鹽運移過程的模型模擬研究
  1.3  秸稈隔層調控土壤水鹽運移研究進展
  1.4  研究區土壤鹽漬化特徵及分佈
  1.5  研究內容與技術路線
    1.5.1  研究內容
    1.5.2  技術路線
  1.6  試驗設計
    1.6.1  土柱模擬試驗
    1.6.2  微區定位試驗
    1.6.3  大田試驗
  參考文獻
第2章  上膜下秸的隔抑鹽原理
  2.1  秸稈隔層土壤水入滲特徵及水鹽分佈
    2.1.1  秸稈隔層土壤水入滲特徵
    2.1.2  秸稈隔層土壤水鹽分佈特徵
  2.2  秸稈隔層各因素對土壤水入滲特徵的影響
    2.2.1  秸稈部位對土壤水入滲特徵的影響
    2.2.2  秸稈長度對土壤水入滲特徵的影響
    2.2.3  秸稈隔層埋深對土壤水入滲特徵的影響
  2.3  秸稈隔層對土壤水人滲特徵及水鹽分佈影響的機理
    2.3.1  秸稈隔層土壤阻水減滲作用機理分析
    2.3.2  秸稈隔層土壤引發優先流現象原因分析
    2.3.3  秸稈隔層土壤儲水作用機理分析
    2.3.4  秸稈隔層土壤促進淋鹽作用機理分析
  2.4  毛管水上升特性
    2.4.1  均質土壤毛管水上升特性
    2.4.2  秸稈隔層各因素對土壤毛管水上升的影響
  2.5  秸稈隔層對土壤水分蒸發特性及水鹽分佈的影響
    2.5.1  均質土壤水分蒸發特性
    2.5.2  秸稈隔層土壤水分蒸發特性
    2.5.3  秸稈隔層土壤水鹽分佈特徵
  2.6  上膜下秸對潛水蒸發特性及水鹽分佈的影響
    2.6.1  均質土壤潛水蒸發特性
    2.6.2  上膜下秸對土壤潛水蒸發特性及水鹽分佈的影響
    2.6.3  秸稈隔層埋深對土壤潛水蒸發特性及水鹽分佈的影響
  2.7  上膜下秸影響潛水蒸發及調控水鹽分佈的機理
    2.7.1  秸稈隔層土壤與均質土壤溫度場差異分析
    2.7.2  秸稈隔層土壤與均質土壤水勢差異分析
    2.7.3  秸稈隔層土壤與均質土壤三相比差異分析
    2.7.4  秸稈隔層土壤與均質土壤返鹽程度差異分析
  2.8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第3章  上膜下秸的水鹽調控效應
  3.1  試驗基地氣候條件和地下水埋深變化特徵
    3.1.1  降水量和蒸發量年度變化規律
    3.1.2  地下水埋深年度變化規律
  3.2  上膜下秸對農田土壤水鹽分佈的影響
    3.2.1  土壤水分分佈特徵
    3.2.2  土壤鹽分分佈特徵
    3.2.3  土壤溶液鹽濃度
  3.3  不同秸稈用量對農田土壤水鹽分佈的影響
    3.3.1  土壤水分分佈
    3.3.2  土壤鹽分分佈
    3.3.3  土壤溶液鹽濃度
  3.4  不同秸稈隔層埋深對農田土壤水鹽分佈的影響
    3.4.1  土壤水分分佈
    3.4.2  土壤鹽分分佈
    3.4.3  土壤溶液鹽濃度
  3.5  秸稈隔層調控年限對農田土壤理化性狀的影響
    3.5.1  秸稈隔層深埋對土壤鹽分分佈的影響
    3.5.2  秸稈隔層深埋3年後對土壤理化性質的影響
    3.5.3  秸稈隔層深埋3年後對土壤團聚體的影響
  3.6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第4章  上膜下秸的促生效應
  4.1  上膜下秸對食葵出苗的影響
    4.1.1  上膜下秸對食葵出苗率的影響
    4.1.2  上膜下秸對食葵苗期生長的影響
  4.2  上膜下秸對向日葵植株生長發育的影響
    4.2.1  上膜下秸對食葵生育期進程的影響
    4.2.2  上膜下秸對食葵植株農藝性狀的影響
    4.2.3  上膜下秸對食葵根生長與根冠比的影響
  4.3  上膜下秸對食葵凈光合速率與干物質積累的影響
    4.3.1  上膜下秸對食葵凈光合速率的影響
    4.3.2  上膜下秸對食葵干物質積累的影響
  4.4  上膜下秸對食葵產量的影響
  4.5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第5章  上膜下秸的節水效應
  5.1  秸稈隔層對春灌前後土壤水鹽分佈的影響
    5.1.1  土壤水分
    5.1.2  土壤鹽分
    5.1.3  土壤脫鹽量
  5.2  秸稈隔層對食葵收穫後土壤水鹽分佈的影響
  5.3  不同春灌灌水量下秸稈隔層對土壤微生物區系的影響
    5.3.1  土壤微生物數量
    5.3.2  優勢菌群
  5.4  不同春灌灌水量下秸稈隔層對食葵產量的影響
  5.5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第6章  上膜下秸的固碳效應
  6.1  上膜下秸對土壤微生物多樣性的影響

    6.1.1  土壤微生物數量
    6.1.2  土壤微生物優勢細菌茵群分析
    6.1.3  土壤細菌群落的DGGE圖譜分析
  6.2  上膜下秸對土壤有機碳的影響
    6.2.1  鹽漬土壤有機碳(SOC)
    6.2.2  鹽漬土壤微生物量碳(MBC)剖面分佈
    6.2.3  鹽漬土壤可溶窪有機碳(DOC)剖面分佈
    6.2.4  SOC、MBC、DOC與鹽漬土壤溫度、水分、鹽分變化的相互關係
  6.3  上膜下秸對鹽漬土壤呼吸的影響
    6.3.1  鹽漬化土壤呼吸的變化特徵
    6.3.2  影響土壤呼吸速率的因素分析
    6.3.3  土壤呼吸速率與其影響因素的關係
  6.4  上膜下秸對農田固碳能力的影響
    6.4.1  生物光合固碳分析
    6.4.2  土壤固碳分析
    6.4.3  上膜下秸措施固碳效益綜合評價
  6.5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第7章  鹽鹼地上膜下秸綜合改良技術模式
  7.1  核心技術與配套耕作機具
    7.1.1  秸稈深埋隔鹽技術
    7.1.2  秸稈深埋專用機具
  7.2  上膜下秸模式配套技術
    7.2.1  抗鹽保苗技術
    7.2.2  培肥調鹽技術
    7.2.3  地表覆蓋抑鹽技術
  7.3  上膜下秸模式效果
    7.3.1  上膜下秸模式具有顯著的控抑鹽效果
    7.3.2  上膜下秸模式可有效儲?保?,提高灌溉水利用率
    7.3.3  上膜下秸模式可建立「高水低鹽」的土壤溶液系統
    7.3.4  上膜下秸模式可提高鹽鹼地土壤質量
    7.3.5  上膜下秸模式可改善鹽鹼地土壤微生態系統
    7.3.6  上膜下秸模式可改善鹽鹼地作物抗鹽能力
    7.3.7  上膜下秸模式可顯著增產
  7.4  上膜下秸模式效益
  7.5  上膜下秸模式推廣應用情況
  參考文獻
附錄  試驗示範圖片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