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哈爾濱城市森林特徵與生態服務功能/博士後文庫

  • 作者:王文傑
  • 出版社:科學
  • ISBN:9787030615374
  • 出版日期:2019/10/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00
人民幣:RMB 149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以哈爾濱市建成區森林為研究對象,結合相關文獻,實地調查了市區內城市森林的樹種和鳥類組成,實測了樹木胸徑、枝下高、冠幅、喬灌草組成、林分健康(葉色及支架)等森林群落基本參數,基於實測空氣溫度、濕度、光照、土壤溫度等氣象參數計算了多重森林微氣候調節功能,室內測定了葉片滯塵量及其化學組成,土壤有機碳、氮、磷、鉀,以及土壤容重、pH、電導率和含水量等理化性質,旨在從城市森林基本組成特徵、遮陰降溫增濕功能、物種多樣性保護功能、固碳功能、滯塵功能、土壤肥力維持、網路街景數據新方法等多角度探究城市森林特徵與生態服務功能及其調控提升的可能性。全書共分13章,相關研究成果對哈爾濱城市綠化建設、植被管理及其科學評價具有指導意義。
    本書適合城市生態學、環境科學、城市園林等領域的科研工作者、研究生使用,也可為相關行政管理部門提供參考與數據支撐。

作者介紹
王文傑

目錄
第1章  緒論
  1.1  城市森林的概念與分類
    1.1.1  城市森林的概念
    1.1.2  城市森林的分類
  1.2  城市森林生態服務功能
    1.2.1  微氣候調節功能
    1.2.2  物種多樣性保護功能
    1.2.3  固碳釋氧功能
    1.2.4  滯塵功能
    1.2.5  土壤肥力維持
    1.2.6  生態服務功能的調控提升
  1.3  哈爾濱自然地理概況
    1.3.1  地理位置
    1.3.2  氣候與土壤
  1.4  哈爾濱社會經濟狀況
    1.4.1  行政區劃與人口
    1.4.2  經濟發展
  1.5  哈爾濱歷史沿革
第2章  城市森林基本特徵
  2.1  研究方法
    2.1.1  遙感影像的城市植被覆蓋提取
    2.1.2  樣地布設與野外樣地調查
  2.2  結果與分析
    2.2.1  城市植被的組成與空間分佈
    2.2.2  城市植被的群落特徵
    2.2.3  城市森林的群落結構
  2.3  本章小結
第3章  城市植被歷史演變
  3.1  材料與方法
    3.1.1  數據收集與準備
    3.1.2  土地利用與覆蓋類型分類
    3.1.3  景觀指數分析
  3.2  結果與分析
    3.2.1  土地利用與覆蓋類型和土地覆蓋變化
    3.2.2  不同土地利用類型景觀格局特徵變化
  3.3  討論
  3.4  小結
第4章  城市森林樹種組成特徵分析
  4.1  研究方法
    4.1.1  樣地設置
    4.1.2  植物調查與數據處理
  4.2  結果與分析
    4.2.1  哈爾濱城市森林樹種組成
    4.2.2  不同行政區域差異
    4.2.3  不同城市環路差異
    4.2.4  不同林型差異
  4.3  討論與分析
    4.3.1  不同行政區域建議
    4.3.2  不同環路建議
    4.3.3  不同林型建議

  4.4  小結
第5章  城市綠地土壤肥力評價
  5.1  材料與方法
    5.1.1  土壤採集
    5.1.2  土壤指標測定
    5.1.3  土壤質量評價方法
    5.1.4  土壤肥力空間結構分析
    5.1.5  土壤肥力指標及綜合肥力指數空間分佈圖示
    5.1.6  數據處理
  5.2  結果與分析
    5.2.1  土壤肥力指標的描述性統計
    5.2.2  不同類型土壤肥力指標及綜合肥力指數
    5.2.3  土壤養分空間變異的半方差函數擬合
    5.2.4  土壤肥力指標及綜合肥力指數空間分佈特徵
  5.3  討論
    5.3.1  哈爾濱城市綠地土壤現狀
    5.3.2  土壤肥力指標空間分佈特徵及原因分析
    5.3.3  不同類型綠地土壤肥力差異、限制因子分析及建議
  5.4  小結
第6章  木本植物及鳥類多樣性保護功能
  6.1  研究地點與方法
    6.1.1  研究地點
    6.1.2  數據收集
    6.1.3  鳥類調查和歷史數據搜集
    6.1.4  植物和鳥類功能組劃分
    6.1.5  木本植物多樣性指數計算
    6.1.6  數據分析
  6.2  結果與分析
    6.2.1  城鄉梯度上不同尺度植物組成變化
    6.2.2  不同城鄉梯度上生物多樣性指數
    6.2.3  植物多樣性和組成變化的相關關係
    6.2.4  哈爾濱市木本植物組成時間變化
    6.2.5  哈爾濱市20世紀80年代到21世紀10年代鳥類種類變化及其與植物種類變化間關係的可能原因分析
  6.3  討論與分析
    6.3.1  城市化影響方式及可能原因分析
    6.3.2  鳥類變化趨勢及其與樹木變化關係
    6.3.3  城市森林管理建議
  6.4  小結
第7章  城市森林植被生物量和土壤有機碳儲量
  7.1  材料與方法
    7.1.1  樣地布設與樣地調查
    7.1.2  樹木碳儲量估算
    7.1.3  土壤樣品分析
    7.1.4  樹種組成與多樣性分析
    7.1.5  數據分析
  7.2  結果與分析
    7.2.1  城市森林結構與土壤碳參數
    7.2.2  生物量與土壤有機碳儲量空間分異
    7.2.3  生物多樣性、群落結構、土壤特性與碳儲量的相關關係
  7.3  討論

    7.3.1  哈爾濱市樹木、土壤有機碳儲量與其他城市及自然林的對比
    7.3.2  樹木碳儲量與樹種組成、多樣性相關
    7.3.3  土壤有機碳城鄉梯度變化:城市化增強森林土壤碳匯功能
    7.3.4  有機碳累積對中國城市化的啟示
  7.4  小結
第8章  城市森林景觀格局特徵與碳匯功能的關係
  8.1  材料與方法
    8.1.1  遙感影像處理與樹木覆蓋提取
    8.1.2  景觀指數分析
    8.1.3  野外調查與碳儲量估算
    8.1.4  數據分析
  8.2  結果與分析
    8.2.1  城市森林景觀格局特徵
    8.2.2  不同林型、環路、城鄉梯度森林景觀特徵
    8.2.3  不同林型、行政區、城鄉梯度城市森林碳儲量
    8.2.4  森林景觀指數與碳儲量的相關關係
  8.3  討論
    8.3.1  量化城市森林景觀破碎化
    8.3.2  景觀管理下的碳儲存與生態服務功能提升
  8.4  小結
第9章  城市森林遮陰、降溫、增濕功能
  9.1  材料與方法
    9.1.1  樣地設置、測樹因子及環境因子測定
    9.1.2  遮陰、降溫、增濕效應的評價方法
    9.1.3  數據處理
  9.2  結果與分析
    9.2.1  不同林型間遮陰、降溫、增濕效應的差異
    9.2.2  不同林型遮陰效應相關因素分析
    9.2.3  不同林型水平降溫效應相關因素分析
    9.2.4  不同林型垂直降溫效應相關因素分析
    9.2.5  不同林型土壤降溫效應相關因素分析
    9.2.6  不同林型增濕效應相關因素分析
    9.2.7  環境因子、測樹因子對環境調節功能差異解釋量的比較
    9.2.8  冗余分析測樹因子、環境因子與城市森林微氣候調節功能的關係
  9.3  討論
    9.3.1  4種不同林型遮陰、降溫、增濕的差異表現
    9.3.2  城市森林遮陰、降溫、增濕效應的影響因素
    9.3.3  基於遮陰、降溫、增濕效應的城市森林管理建議
  9.4  小結
第10章  城市森林滯塵功能
  10.1  研究地點、材料與方法
    10.1.1  研究地概況
    10.1.2  採樣與組分製備
    10.1.3  葉片形態和顆粒物形態觀測
    10.1.4  表層和蠟層顆粒物提取組分有效粒徑測定
    10.1.5  利用XRD測量表層和蠟層顆粒物礦物組成
    10.1.6  利用紅外光譜儀半定量分析表層和蠟層顆粒物官能團組成
    10.1.7  利用XPS分析表層和蠟層顆粒物元素組成
    10.1.8  表層和蠟層顆粒物中重金屬測量
    10.1.9  數據處理

  10.2  結果與分析
    10.2.1  葉片形態結構特徵差異性
    10.2.2  PM特徵差異
    10.2.3  滯塵量差異及其與葉片形態相關性
    10.2.4  PM礦物組成及其與葉片形態相關性
    10.2.5  PM元素組成及其與葉片形態相關性
    10.2.6  PM功能性組分及其與葉片形態相關性
    10.2.7  PM重金屬含量及其與葉片形態相關性
    10.2.8  現有樹種配置及滯塵功能提升評價
  10.3  討論
    10.3.1  不同樹種葉片吸附PM數量及種類的差異性
    10.3.2  種間滯塵差異與葉片形態因子的關係
  10.4  小結
第11章  綠化樹種對土壤性質的影響
  11.1  材料與方法
    11.1.1  研究地點、材料與樣品採集
    11.1.2  9個土壤相關指標的測定
    11.1.3  數據處理
    11.1.4  數據標準化綜合得分處理方法
  11.2  結果與分析
    11.2.1  8個樹種生長狀態等基本情況差異
    11.2.2  樹種類型對9個指標影響的多因素方差分析結果
    11.2.3  8個樹種和9個指標的差異多重比較:0?60cm分層分析結果
    11.2.4  土壤肥力維持指標和降土壤鹽鹼指標綜合分析
  11.3  討論
  11.4  小結
第12章  城市行道樹樹木大小和健康狀況分析:新方法應用
  12.1  材料與方法
    12.1.1  樣地設置
    12.1.2  調查方法
    12.1.3  數據分析
  12.2  結果與分析
    12.2.1  樹高、胸徑、冠幅、枝下高大小分佈
    12.2.2  立體垂直結構分佈
    12.2.3  樹木健康狀況分佈
    12.2.4  不同行政區間行道樹生長狀況差異分析
    12.2.5  不同環路行道樹生長狀況差異分析
    12.2.6  行道樹樹木大小與健康的關係
    12.2.7  行道樹樹木大小的空間異質性分析
  12.3  討論
    12.3.1  網路街景方法能夠快速、高效評價道路林生長與健康水平
    12.3.2  哈爾濱市行道樹樹木大小、健康水平的空間分佈規律及城市道路綠化管理建議
    12.3.3  行道樹樹木大小測定野外採樣合理性分析
  12.4  小結
第13章  結論與建議
  13.1  結論
    13.1.1  哈爾濱城市森林植被與土壤特徵
    13.1.2  城市化進程中植被格局與樹木、鳥類多樣性演變
    13.1.3  哈爾濱城市森林主要生態服務功能
  13.2  建議

    13.2.1  合理配置樹種組成
    13.2.2  維持土壤肥力與提升土壤質量
參考文獻
編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