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齊魯文化精神(大學公共課系列教材)

  • 作者:編者:常翠鳴
  • 出版社:北京師大
  • ISBN:9787303250998
  • 出版日期:2019/09/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31
人民幣:RMB 39.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包括兩編內容,齊文化精神和魯文化精神。第一編齊文化的精神包括:齊文化的愛國精神,創新精神,變革精神,開放精神,務實精神,兼容精神,法治精神,奮鬥精神和尚智精神等。第二編魯文化的精神包括魯文化的忠孝、仁愛、崇禮、誠信、民本、德治、中庸和尚義等。

作者介紹
編者:常翠鳴

目錄
第一編  齊文化的精神
  第一章  齊文化的愛國精神
    第一節  狐援哭國:齊人對國家的濃厚感情
    第二節  「恐社稷之不血食」:齊人濃烈的憂國愛民意識
    第三節  生死利齊:齊人國家至上理念的躬身踐行
    第四節  田單復國:齊人保家衛國的英雄壯舉
    第五節  「大一統」:齊人宏偉的家國願景
  第二章  齊文化的創新精神
    第一節  齊人的理論創新
    第二節  齊國選官方法的創新
    第三節  齊國的工商管理模式創新
    第四節  齊人的科技創新
  第三章  齊文化的變革精神
    第一節  陰陽消息、五行相生:齊文化變革精神的哲學視域
    第二節  不慕古、不留今:齊文化變革精神的社會學視域
    第三節  因敵變化而取勝:齊文化變革精神的軍事學視域
    第四節  與時變、與俗化:齊文化變革精神的實踐視域
  第四章  齊文化的開放精神
    第一節  海岱之間一都會:齊國開放精神的地理搖籃
    第二節  天下乃天下之天下:齊人開放精神的觀念高地
    第三節  貴輕重,慎權衡:齊國經濟體現的開放精神
    第四節  致千里之奇士:齊國學術體現的開放精神
  第五章  齊文化的務實精神
    第一節  「五月而報政周公」:齊人在封齊建國時體現的務實精神
    第二節  尊王攘夷:齊人在創立霸業中體現的務實精神
    第三節  從通商工之業到重本抑末:齊人在經濟治理中體現的務實精神
  第六章  齊文化的兼容精神
    第一節  齊人崇禮尚法體現的兼容精神
    第二節  齊人的仁義之戰與詭道詐術體現的兼容精神
    第三節  齊人養士體現的兼容精神
    第四節  稷下學宮體現的兼容精神
  第七章  齊文化的法治精神
    第一節  太公首誅:齊人刑罰體現的法治精神
    第二節  田穰苴斬庄賈:齊兵法體現的法治精神
    第三節  法者天下之程式也:齊法家體現的法治精神
    第四節  齊威王烹阿大夫:齊國吏治體現的法治精神
  第八章  齊文化的奮鬥精神
    第一節  從齊之逐夫到周師齊祖:一個偉人的不屈抗爭精神
    第二節  從國將不國到首霸偉業:一代君臣的拼搏創業精神
    第三節  從流亡公子到田氏代姜:一個家族的奮鬥不止精神
  第九章  齊文化的尚智精神
    第一節  有道留之:用智慧書寫精彩人生的篇章
    第二節  百姓為天:用智慧探尋政治治理的良策
    第三節  輕重之術:用智慧謀求經濟運作的妙方
    第四節  上兵伐謀:用智慧獲取軍事鬥爭的勝利
    第五節  尊王攘夷:用智慧開闢競爭天下的捷徑
第二編  魯文化的精神
  第十章  魯文化的仁愛精神
    第一節  孔子的仁愛思想
    第二節  曾子的仁愛思想

    第三節  孟子的仁愛思想
  第十一章  魯文化的忠孝精神
    第一節  孔子的忠孝精神
    第二節  曾子的忠孝精神
    第三節  孟子的忠孝精神
    第四節  倡導健康的孝道觀
  第十二章  魯文化的崇禮精神
    第一節  周公制禮:魯國崇禮精神的淵源
    第二節  伯禽封魯:魯國崇禮精神的奠基
    第三節  孔子論禮:魯國崇禮精神的深化
    第四節  守信重義:柳下惠對禮的踐行
    第五節  代代相傳:孔門後學對禮的闡發
    第六節  深厚「禮」蘊:魯地婦孺皆崇禮
  第十三章  魯文化的民本精神
    第一節  民本觀念的濫觴:夏商時期的重民精神
    第二節  民本觀念的形成:西周時期的民本精神
    第三節  孔子的民本思想:春秋時期民本精神的新發展
    第四節  孟子的重民思想:戰國民本精神的進一步發展
    第五節  魯國民本精神的深刻影響
  第十四章  魯文化的誠信精神
    第一節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第二節  與朋友交,言而有信
    第三節  民無信不立
  第十五章  魯文化的中庸精神
    第一節  執中用中淵藪——堯、舜、禹的中道思想
    第二節  孔子的中庸至德、中道而行思想
    第三節  子思與《中庸》一書中的哲學
    第四節  清除以往對中庸的誤讀,彰顯中庸精神的現代價值
  第十六章  魯文化的尚義精神
    第一節  孔子的義
    第二節  孟子的「義者人路」
    第三節  荀子的義
  第十七章  魯文化的德治精神
    第一節  魯文化德治精神之濫觴
    第二節  周公的德治精神
    第三節  孔子的德治精神
    第四節  孟子的德治精神
    第五節  治者無德,何以德治——孔門弟子「德行科」的啟迪
  第十八章  魯文化的和合精神
    第一節  和合思想的起源
    第二節  和合思想的成熟——孔、孟、墨論和合
    第三節  和合精神的影響——魯文化中和合的故事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