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菩薩戒品釋/宗喀巴大師經典文叢

  • 作者:(元)宗喀巴|譯者:法尊
  • 出版社:青海人民
  • ISBN:9787225053066
  • 出版日期:2017/04/01
  • 裝幀:平裝
  • 頁數:168
人民幣:RMB 39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菩薩戒品》即無著菩薩《瑜伽師地論·本地分菩薩地初持瑜伽處戒品》,乃全書第四十捲至四十二卷首。分總明持戒、廣辨戒相和總結勸學三部分。第二部分為主體,說明菩薩戒相,包含四種重戒和四十余種輕戒。重戒為:一、貪求利養恭敬,自贊或毀他;二、他求財法,慳恪不施;三、忿惱有情,不受諫謝;四、謗大乘法,說相似說。輕戒為:一、不供養、頌讚、信念三寶;二、貪著利養、恭敬無厭;三、不敬長老,不答來問;四、不受他請;五、不受施物;六、求法不施;七、棄捨犯戒有情;八、于諸遮罪不應與聲聞共學而共學;九、為利他故七支性罪應開不開;十、邪命不舍;十一、威儀不靜;十二、不樂涅檠;十三、于惡聲譽不護不雪;十四、護他憂惱不作調伏;十五、報復嗔打罵弄;十六、犯他不懺謝;十七、不受他懺謝;十八、於他懷恨堅持不舍;十九、染心畜徒眾;二十、貪睡眠倚?;二一、貪無義語虛度時日;二二、不求教授;二三、不除蓋障;二四、貪世間禪;二五、輕棄聲聞乘;二六、舍菩薩藏專學聲聞藏;二七、未精佛教,研異學、外論;二八、愛樂異、外論;二九、謗菩薩藏甚深法義,三十、懷愛恚心,自贊毀他;三一、不往聽正法;三二、輕慢說法者;三三、不為助伴;三四、不瞻病苦;三五、見作非理不為說正理;三六、不報恩惠;三七、不慰憂惱;三八、求財不施;三九、不以財法攝受徒眾;四十、不隨他心轉;四一、他實有德不欲讚揚,四二、不折伏行非法者;四三、不現神通引攝製伏。輕重諸戒各分上、中、下品。各有舍不舍戒及可否悔除的界限。總結歸納可分為三類,即攝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第一類即七眾別解脫戒和十善戒,文中沒有詳列。
    印度注本有海雲《瑜伽師地論菩薩地釋》,德光《菩薩戒品疏》、月官《菩薩律儀二十頌》、最勝子《菩薩戒品大疏》、靜命《律儀二十頌疏》、覺賢《菩薩律儀二十頌釋難》等,已譯成藏文。宗喀巴大師認為菩薩戒為波羅蜜多與金剛乘的共同律儀,於是采諸家之說,參諸經論,揉以己見,作集大成之《菩薩戒品釋》。1399年底,在拉薩與《事師五十頌》《宗密十四根本戒》一同宣講,針對當時自稱大乘、不守律儀、假借密法胡作非為的人而發,開啟從戒律入手整頓佛教的先聲。其獨到見解,對非金剛乘學人亦有裨益。

作者介紹
(元)宗喀巴|譯者:法尊
    宗喀巴,藏傳佛教格魯派(黃教)創始人。1357年生於安多宗喀(今青海湟中)。本名羅桑扎巴。3歲時隨噶瑪噶舉派活佛乳貝多傑受居士戒,7歲在夏瓊寺(青海化隆縣)出家。學習顯密教法。16歲奉師命赴藏深造。在之後的20年裡,遍訪西藏各派名寺,拜謁各派名僧,精研顯密各論,兼學戒律、聲明、修辭等學,形成了自己的思想體系。成為著名高僧。注重修行次第。主張先顯后密,顯密兼修。1388年改戴黃色僧帽,表示敬重戒律,並大力進行宗教改革。1409年,在帕竹扎巴堅贊的支持下在拉薩大昭寺舉行了祈願大法會,標志著藏傳佛教格魯派的誕生。1419年圓寂于甘丹寺。一生著有18部巨著,主要有《菩提道次第廣論》、《密宗道次第廣論》、《中觀學正文之註釋》和《了義和不了義精要》等。

目錄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