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解深密經直解(精)/唯識經典直解叢書

  • 作者:林國良
  • 出版社:上海古籍
  • ISBN:9787532592630
  • 出版日期:2019/07/01
  • 裝幀:精裝
  • 頁數:517
人民幣:RMB 87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解深密經》乃瑜伽行派宗經之一,屢經重譯,以玄奘譯本流傳最廣,影響最大。本書即以玄奘譯本為對象,嚴格按照「題解」「原文」「簡注」「今譯」「評析」的結構,對《解深密經》作了深入細緻又全面透徹的探究。
    「題解」部分,位於經文每一品的開頭,對該品大義進行提綱挈領的說明,並適時與本經乃至整個唯識思想進行關聯。「簡注」部分,擇取經中關鍵名相,予以簡明扼要的註釋。「今譯」部分,用現代漢語逐字逐句翻譯原文,並適當增補字句,使文意更加明晰,尤其能夠滿足普通讀者的閱讀需求。「評析」部分,是全書的核心:作者並未局限於以一經解一經,也不是站在宗派立場,而是以《解深密經》為中心,貫通《楞伽經》《瑜伽師地論》《攝大乘論》《成唯識論》等主要唯識經論,進而將其與唯識宗其他經論乃至如來藏、般若系經論相互關聯,對唯識思想及其修學法門給予完整而深刻的闡釋。
    本書可謂引領讀者理解、領悟進而契入幽微深奧的唯識思想的捷徑,這也正是「直解」期望達到的目標。

作者介紹
林國良
    林國良,1952年生,上海大學文學院研究員,當代著名佛教研究專家。主要從事佛教教理研究,特別側重於佛教唯識學研究。退休后潛心致力於佛教,尤其是唯識學典籍的整理註譯以及弘揚工作。已出版《成唯識論直解》《出入無礙——佛教自由觀》等專著,並在《中國哲學史》《上海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等發表論文數十篇。

目錄
「唯識經典直解叢書」總序言
  一、 根本唯識論三階段的唯識義
    (一) 第一階段的初步唯識義
    (二) 第二階段的強化唯識義
    (三) 第三階段的圓滿唯識義
    (四) 阿賴耶識一能變能否成立
  二、 唯識了義觀
  三、 唯識無境觀
    (一) 第一階段的唯識無境思想
    (二) 第二階段的唯識無境思想
    (三) 第三階段
  四、 唯識真實觀
    (一) 《瑜伽論》的真實觀
    (二) 《楞伽經》
    (三) 《大乘莊嚴經論》
  五、 唯識緣起觀
    (一) 依他緣起
    (二) 依阿賴耶識緣起
    (三) 依三能變緣起
    (四) 三種緣起總結
  六、 唯識修行觀
    (一) 唯識修行概說
    (二) 唯識見道方法
  七、 唯識如來藏觀
    (一) 唯識系經典關於勝義諦的論述
  不同於如來藏系
    (二) 《楞伽經》的如來藏思想
  結語:唯識思想的展開
    (一) 離言法性
    (二) 阿賴耶識緣起
    (三) 三自性唯識
    (四) 根本唯識論的不斷簡化與整合的演進趨勢
  自序
  前言:《解深密經》對唯識論的奠基作用
  一、 本經概貌
  二、 二諦與三自性
    (一) 勝義諦
    (二) 世俗諦
    (三) 三自性
  三、 唯識密意說
    (一) 密意說之含義
    (二) 唯識了義說
    (三) 三乘了義說
  四、 唯識修行觀
    (一) 唯識修行種姓觀
    (二) 唯識修行次第論
    (三) 唯識止觀理論
    (四) 本經的見道方法
  五、 唯識佛果觀
  六、 本經唯識義

    (一) 根本識藏一切法種子
    (二) 識所緣,唯識所現
  結語
  序品第一
  勝義諦相品第二
  一、 勝義諦無二相及離名言相
  二、 勝義諦超過一切尋思相
  三、 勝義諦超過諸法一異性相
  四、 勝義諦遍一切一味相
  心意識相品第三
  一、 心意識秘密
    (一) 根本識之「識」義與「心」義
    (二) 根本識之「意」義
  二、 於心意識秘密善巧
  三、 結頌
  一切法相品第四
  一、 諸法三相
    (一) 三自相定義
    (二) 兩個比喻
    (三) 三自相之緣起
  二、 於法相善巧
  三、 結頌
  無自性相品第五
  一、 三無性與諸說密意
    (一) 諸法無自性密意
    (二) 諸法無生滅等密意
    (三) 立三無性旨意
  二、 三無性與修行
    (一) 三無性與修行位
    (二) 三無性與一乘密意
    (三) 三無性與四種有情
  三、 佛陀三時教
  四、 結語
  分別瑜伽品第六
  一、 止觀三種形態
    (一) 大乘止觀所依所住
    (二) 止觀三種形態與四種所緣
    (三) 止與觀
      1. 止與觀之修習
    (1) 止觀之正修
    (2) 相似止觀
      2. 止與觀之有異無異
      3. 觀之影像與心有異無異
    (四) 止觀雙運
      1. 止觀三種形態之定義
      2. 世間止觀雙運
    (1) 觀之過程
    (2) 止之類別
      3. 出世間止觀雙運
    (1) 兩類見道止觀

    (2) 緣總法止觀
      4. 得正定盡諸漏之三種修習
  二、 止觀遣相見道
    (一) 所遣法相義相
      1. 能詮法相:五法
      2. 所詮義相:一切法
    (1) 十義:從存在詳說一切法
    (2) 五義:從認知略說一切法
    (3) 四義:從心說一切法
    (4) 三義:能詮所詮合說一切法
      3. 能了法相義相之心
    (1) 三慧
    (2) 智與見
    (二) 止觀遣一切相證唯識性
      1. 由真如作意
      2. 真如無相
      3. 能觀心與所觀真如
      4. 空除十種難除相
      5. 總空性相
  三、 止觀斷障證果
    (一) 止觀所攝勝果
      1. 止觀攝勝三摩地
      2. 止觀因果
    (二) 止觀治障
      1. 凡位治障
    (1) 止觀除縛
    (2) 止觀之障
      2. 聖位十一地治障
    (三) 止觀證果
      1. 止觀證大菩提
      2. 善知心引大威德
      3. 涅槃永滅諸受
  四、 結語
  地波羅蜜多品第七
  一、 菩薩諸地
    (一) 諸地修習
      1. 四種清凈
      2. 十一分修
    (二) 諸地得名
    (三) 諸地對治
    (四) 諸地殊勝
    (五) 菩薩殊勝
      1. 生殊勝
      2. 願殊勝
  二、 菩薩學事
    (一) 六度修學
      1. 六度應學
      2. 六度三學
      3. 六度福慧
      4. 五相修學

    (二) 六度類別
      1. 六數因緣
      2. 所余四度
……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