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因果/國際佛學論叢

  • 作者:編者:夏壩·降央克珠//魏德東|總主編:夏壩·降央克珠//魏德東
  • 出版社:中國社科
  • ISBN:9787520342735
  • 出版日期:2019/04/01
  • 裝幀:平裝
  • 頁數:650
人民幣:RMB 22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自2011年起,中國人民大學國際佛學研究中心成功舉辦了「經典翻譯與宗教傳播」「禪定思想研究」「戒律思想與實踐」「菩提心思想與實踐」和「佛性研究」等五屆國際佛學論壇,集結論文成書四冊,是為《禪定》《戒律》《菩提心》《佛性》。2016年召開的第六屆國際佛學論壇以「佛教的因果思想研究」為主題,就佛教的因果概念、內涵、歷史演變及現代價值等議題展開了系統的研討。學界耆老新秀細究哲學與佛教諸宗經論,奉獻十余篇論文結集成冊,是為《因果》一書。該書總字數約25萬,內容涵蓋東西方哲學與宗教,總觀大乘,貫通漢藏,深入經論,別裁儒佛,暢談因果,實乃不可多得佛教思想盛宴。

作者介紹
編者:夏壩·降央克珠//魏德東|總主編:夏壩·降央克珠//魏德東

目錄
以十善為中心的佛教因果報應論——兼述《十善業道經》《十不善業道經》的善惡觀
說一切有部對佛教因果論之貢獻
論佛教因果思想的三次轉向——以本生經為核心
說一切有部俱有因概念的發展
毗曇唯識二系因果抉擇之異同管窺——以《阿毗達磨俱舍論》《成唯識論》為依
佛教因果思想的瑜伽唯識機理
佛國凈土與因果——以《維摩詰經·佛國品》的註疏詮釋為中心
6世紀前《法華經》因果思想初探——前「智者時代」的爭鳴
中觀學派的因果觀——以吉藏《中觀論疏》為中心
吉藏《十二門論疏》釋《觀因果門》著作目的中的問題
試論鑒真大師因果觀
《大乘起信論》的因果結構——兼談牟宗三、呂瀲的詮釋
因該果海,果徹因源——宗密因果觀淺探
從《原人論》看儒釋因果觀的差異
《景德傳燈錄》中的因果問答
「因果」與「無為」——對蓮池大師對《五部六冊》之批評的反思
「因能變」說辨異
大足石刻中的因果思想探析
苦樂分殊:大足寶頂山第18至20號造像組合考察
敦煌歌辭與佛教因果思想
《閱微草堂筆記》佛教因果觀探究
民間佛教的因果思想——從山東民間手抄本《漚和頒赦科》談起
正念與因果的關係——從行為認知角度分析
心理因果性的佛教理論與心靈哲學對比初探
藏傳因明學中的因果關係限定性問題
《業報差別經》漢藏版本對比及義理辨析
中觀應成派「業滅」理論辨析
應成派業因果·明鏡
試析法稱因明學中的親因和疏因
試析法稱因明學中的正因與助緣
簡析等流果
略辨定不定受業差別
輕重業差別辨析
因果信仰與前後世信仰的關係
六因建立辨析·啟明慧論
經驗主義因果觀的再檢視——基於佛教哲學的思考
法稱論「因果性在比度中的作用」——以《釋量論自釋》11—38頌為例
《釋量論廣釋·正理海·自義比量品》比量與因果性論述節選
西方哲學視野下的因果問題
心理因果:從笛卡爾到金在權
徵稿啟事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