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一條大河波浪寬(1949-2019中國治淮全紀實)

  • 作者:潘小平//余同友//李雲//許含章|責編:何換生//邰旻//王玉凝//孫婷婷
  • 出版社:安徽教育
  • ISBN:9787533688660
  • 出版日期:2019/03/01
  • 裝幀:平裝
  • 頁數:414
人民幣:RMB 6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以報告文學的形式,首度呈現新中國七十年治淮歷程,全景展示新時代理水奇跡。全書以詳實豐富的歷史資料、生動典型的人物形象、精彩曲折的故事情節,再現新中國淮河治理的恢宏畫卷,展示淮河治理的豐碩成果,弘揚淮河治理的優良傳統,歌頌中華兒女不屈不撓的改革意志和改天換地的奮鬥精神。
    本書是中國作協定點深入生活扶持項目、安徽省委宣傳部重點文藝創作項目,也是安徽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和安徽出版集團向新中國成立70年周年獻禮的重點出版物。

作者介紹
潘小平//余同友//李雲//許含章|責編:何換生//邰旻//王玉凝//孫婷婷

目錄
第一章  序幕:1949-1950
  第一節  暴雨落在「三八線」上,也落在了皖北平原上
  第二節  一個流淚的決定,背後還有許多
  第三節  從「導淮」到「治淮」,信心從何而來
  第四節  「歷來搞過治淮的,從沒有搞好過
  第五節  從「蓄泄之爭」到「蓄泄兼籌
第二章  火熱的年代:1951-1957
  第一節  「滿眼都是力量,滿眼都是希望
  第二節  工地上,春天來了
  第三節  「導沭整沂」和「導沂整沭」,與渡江戰役一同打響
  第四節  「長城是人修的,總渠是人挑的
  第五節  佛子嶺是一座大壩,也是一所大學
  第六節  潤河集的黃昏,風很大
第三章  歷史在這裡拐了幾道彎:1958-1965
  第一節  「本來要進這間屋子,結果卻跑進了那間屋子」
  第二節  大地留下了一道道「傷口
  第三節  一樣的「河網化」,不一樣的結果
  第四節  以蓄為主還是以泄為主
第四章  淠史杭,人工天河十萬里:1958-1972
  第一節  1958年的特大幹旱,逼出一個淠史杭灌區
  第二節  沒有淠史杭,就沒有今日合肥
  第三節  嶺上的悲壯
  第四節  「把我埋在岸邊崗上,聽聽水流的聲音
  第五節  全球第一土石大壩,靠什麼壘砌而成
  第六節  江淮屋脊上的長虹
  第七節  淠史杭的源頭在哪裡
第五章  總有不熄的燈火:1966-1976
  第一節  十年,迂迴與堅守
  第二節  洪澤湖大堤,風雨中的傳奇
  第三節  蘇北大地,江都四站昂起江水北調的「龍頭
第六章  徘徊復徘徊,行行又停停:1977-1990
  第一節  巨大的社會變革,使水利一時無法適應
  第二節  改革,改革,和全國人民一起,「摸著石頭過河
  第三節  讓老百姓頭枕大壩睡得著覺
  第四節  南四湖,相逢一笑
第七章  19項骨幹工程,重塑淮河人水關係:1991-2010
  第一節  1991年大水,是一個痛點,也是一個轉折點
  第二節  一樣的治淮,不一樣的工地
  第三節  淮河的「大水」,第一次變為「小災
  第四節  淮河的水,又能洗衣灌溉了
  第五節  治淮一甲子,國家敘事與個體敘事
第八章  長淮應無恙,淮北變江南:2011-2018
  第一節  來自王家壩的消息,不再驚天動地
  第二節  變「窮在水上」,為「富在水上
  第三節  從「人水爭地」到「人退水進」,最終達到「人水和諧
第九章  讓夢想照進現實
讓夢想照進現實
主要參考書目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