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溫病學(供中醫學中西醫臨床醫學等專業用第3版普通高等教育中醫藥類十三五規劃教材)

  • 作者:編者:馮全生//楊愛東
  • 出版社:上海科技
  • ISBN:9787547843635
  • 出版日期:2019/05/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41
人民幣:RMB 3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教材分為三部分:第一章至第七章為總論,包括溫病學發展史、溫病的概念、溫病的病因與發病、溫病的辨證理論、溫病常用診法、溫病常用治法、溫病的預防。第八章至第十五章為各論,分別對風溫、春溫、暑溫、濕溫、伏暑、秋燥、溫疫、溫毒等溫病從病因病機、診斷、辨證論治進行介紹。第十六章至第十八章為原著選讀,包括葉桂《溫熱論》、薛雪《濕熱病篇》、吳瑭《溫病條辨》的代表條文,把原著條文進行了分類整理,設有詞解、提要、釋義,便於理解原文的含義。本教材除緒論外,各章節附有「學習小結」,第七章至第十四章還設有「醫案類舉」,以供課後參考學習,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知識點,使之更切合教學與臨床工作的需要。本教材在編寫過程中,既力求突出臨床的實用性,又重視對經典理論的傳承,以期為現代溫病臨床的診治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作者介紹
編者:馮全生//楊愛東

目錄
總論
  第一章  溫病學發展史
    一、萌芽階段(戰國—晉唐時期)
    二、成長階段(宋金元時期)
    三、形成階段(明清時期)
    四、發展階段(近現代)
  第二章  溫病的概念
    第一節  溫病的特點
      一、致病因素具有特異性
      二、多具有傳染性、流行性、季節性、地域性
      三、病程發展具有規律性
      四、臨床表現具有特殊性
    第二節  溫病的範圍及命名
      一、溫病的範圍
      二、溫病的命名
    第三節  溫病的分類
      一、根據病證性質分類
      二、根據發病初起的證候特點分類
    第四節  溫病與相關概念的關係
      一、溫病與傷寒
      二、溫病與溫疫
      三、溫病與溫毒
  第三章  溫病的病因與發病
    第一節  溫病的病因
      一、風熱病邪
      二、暑熱病邪
      三、濕熱病邪
      四、燥熱病邪
      五、溫熱病邪
      六、溫毒病邪
      七、癘氣
    第二節  溫病的發病
      一、發病因素
      二、感邪途徑
      三、發病類型
  第四章  溫病的辨證理論
    第一節  衛氣營血辨證理論
      一、衛氣營血辨證理論形成的基礎
      二、衛氣營血的證候與病機變化
      三、衛氣營血證候的病位淺深和相互傳變
    第二節  三焦辨證理論
      一、三焦辨證理論形成的理論和實踐基礎
      二、三焦的證候與病機變化
      三、三焦的病程階段和相互傳變
    第三節  溫病辨證理論的運用
      一、衛氣營血辨證與三焦辨證理論的區別和聯繫
      二、溫病辨證理論與其他辨證理論的關係及綜合運用
  第五章  溫病常用診法
    第一節  溫病的特色診法
      一、辨舌

      二、驗齒
      三、辨斑疹
      四、辨白痦
    第二節  溫病的常見癥狀
      一、發熱
      二、汗出異常
      ……
各論
原著選讀
方劑索引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