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思想史研究課堂講錄(增訂版共3冊)

  • 作者:葛兆光
  • 出版社:三聯書店
  • ISBN:9787108063991
  • 出版日期:2019/04/01
  • 裝幀:平裝
  • 頁數:572
人民幣:RMB 99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初編:視野·角度與方法
    本書的主題是中國思想史研究方法。本卷的幾講主要討論現代西方新理論和新方法如何運用到中國思想史的研究中,包括年鑒學派、福柯和后現代歷史學;並討論什麼可以成為思想史的資料,包括考古發現、圖像,甚至地圖。作者以此提供了一套不同於以往哲學史、思想史研究的新方法,希望青年學生們借此對習以為常的觀念進行「陌生化」的再思考,並由此走入一個離開思想史研究套路的新空間。
    二編:在思想史的周圍
    思想史不只是要討論思想,還要討論思想的歷史背景、知識基礎以及成為制度的過程,所以,它總是和政治、社會、生活的大千世界相關聯,它無法畫地為牢,也無法限制自己的邊界。本卷的幾講把思想史研究的視野橫著放大到文化史、知識史、法律史等各個方面,還豎著放入不同的研究時段。在不同的研究視域中,思想史也將呈現出不同的圖景。這正是「無邊的思想史」的題中之義,因為,思想恰恰就是存在於各種各樣的語境中的。
    三編:博士生的四堂討論課
    本卷的幾講圍繞一系列海外中國研究專著的閱讀展開,通過對包弼德、余英時、溝口雄三、本傑明·艾爾曼等幾位學者有關中國思想史和文化史著作的講解,介紹海外中國研究的方法,並通過幾個案例,分析了海外中國研究的特別背景和理論。據聽過這門課的同學們說,這樣的閱讀和討論對他們很有用,通過對這些論著的批評性考察,我們可以看到中國學界的不足和長處,並將對自我的審視放入更廣闊的學術坐標系中,做了解「國際行情」的「中國學問」。

作者介紹
葛兆光
    葛兆光,1950年,復旦大學文史研究院與歷史系特聘資深教授。1950年出生於上海,北京大學研究生畢業。1992年起,任清華大學歷史系教授,2006年至2013年擔任復旦大學文史研究院院長,曾任日本京都大學、比利時魯汶大學、香港城市大學、台灣大學、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等校客座教授。2009年獲選第一屆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普林斯頓全球學人」。著有《中國思想史》兩卷本、《宅茲中國:重建有關中國的歷史論述》等。

目錄
初編:視野·角度與方法
  小引·2018年修訂新版序言
  2005年版自序
  引言  近年來文史研究領域的新變
  第一講:法國年鑒學派及其對中國的影響
  第二講:福柯的理論與中國思想史研究
  第三講:后現代歷史學的洞見與不見
  第四講:什麼可以成為思想史的資料?
  第五講:近年來的考古新發現與思想史研究
  第六講:關於圖像的思想史研究
  第七講:作為思想史資料的古中國輿圖
  【附錄】思想史為什麼在當代中國如此重要?
二編:在思想史的周圍
  引言:在思想史的周圍開拓
  第一講:文化史、文明史與思想史——以宋代中國的歷史為例
  第二講:知識史與思想史——以西洋天學進入中國及其對傳統思想的影響為例
  第三講:在法律史、社會史與思想史之間——以傳統社會中白天與黑夜的時間分配為例
  第四講:觀念史的研究方法——以陸九淵的「東海西海,心同理同」為例
  第五講:文化史與思想史研究的「視域」轉換——以「唐宋」、「宋明」兩個不同研究範式為例
  第六講:思想史研究中的加法與減法
  第七講:思想史研究方法的變化——以日本學者研究日本近代思想史為例
  【附錄】:想象的邊界:關於文史研究的學術規範
三編:博士生的四堂討論課
  2012年版自序
  引言
  第一講:從「唐宋變革論」說到宋代思想史與文化史研究
  第二講:歷史學意義上的新思想史
  第三講:「前近代」、「亞洲出發思考」與「作為方法的中國」
  第四講:清代學術史與思想史的再認識
  附錄:從學術書評到研究綜述的寫法
  2012年版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