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PM2.5和氣體凈化技術

  • 作者:編者:都麗紅
  • 出版社:化學工業
  • ISBN:9787122339232
  • 出版日期:2019/06/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99
人民幣:RMB 9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介紹了大氣污染物的基本知識以及國內外大氣污染髮生、發展、研究的進展,還介紹了相關標準以及防治規劃;論述了微細粒子從氣相中的分離原理、不同的分離截留機理與技術、二次顆粒物前體物的減排技術及設備,PM2.5的治理策略等;特別介紹了各種濕式除塵、脫硫脫硝、干法氣體凈化、機動車尾氣處理技術與設備、微細顆粒的分離可採用的新型分離設備;闡述了分離微細顆粒所用過濾介質及截留機理以及適用於分離微細粒子及高溫氣體中細粒子的新型多功能過濾介質等。
    本書可供從事大氣污染治理相關領域的科學研究人員、工程技術人員、技術管理人員參考,也可用作高等學校相關專業本科及研究生的教學參考書。

作者介紹
編者:都麗紅

目錄
第1章  導論
  1.1  基本概念
    1.1.1  顆粒粒徑
    1.1.2  顆粒物的特徵
    1.1.3  大氣顆粒的粒徑分類
    1.1.4  PM2.5、PM10和TSP的比較
    1.1.5  顆粒物濃度的表示方法
    1.1.6  PM2.5在PM10中所占比重的分析
  1.2  PM2.5的分類、組成與性質
    1.2.1  PM2.5的分類
    1.2.2  PM2.5的化學組成
    1.2.3  PM2.5的物理性質
  1.3  PM2.5中對人體健康有危害的物質
  1.4  PM2.5對環境、健康及氣候的影響
    1.4.1  PM2.5對環境的影響
    1.4.2  PM2.5對健康的影響
    1.4.3  PM2.5對氣候和溫度的影響
  1.5  PM2.5對能見度的影響
    1.5.1  顆粒物與能見度的關係
    1.5.2  顆粒物與能見度的變化趨勢
  1.6  氣溶膠及其影響
    1.6.1  氣溶膠的組成
    1.6.2  氣溶膠的影響
  1.7  治理大氣顆粒物用的氣固分離技術及裝備
    1.7.1  氣固分離技術及裝備在治理大氣顆粒物中的作用
    1.7.2  氣固分離設備的種類
  參考文獻
第2章  PM2.5空氣質量新標準及治理
  2.1  我國PM2.5污染現狀
    2.1.1  大氣環境
    2.1.2  我國大氣污染的特點
    2.1.3對PM2.5研究的需求
  2.2  國內外PM2.5的研究進展
    2.2.1  國外PM2.5的研究進展
    2.2.2  我國PM2.5的研究與治理進展
  2.3  生態環境部相關規劃回顧
  2.4  國內外相關空氣質量標準
    2.4.1  我國環境空氣質量標準
    2.4.2  國外空氣顆粒物質量標準研究進展
    2.4.3  我國空氣質量標準與國外的對比分析
  2.5  國內外PM2.5的污染管控
    2.5.1  國外PM2.5的污染管控
    2.5.2  我國大氣污染聯防聯控規劃
  2.6  我國改善大氣環境質量的成效及目標
    2.6.1  我國改善大氣環境質量的成效
    2.6.2  我國改善大氣環境質量的目標
    2.6.3  大氣污染物濃度的改善
  參考文獻
第3章  大氣中細顆粒物及測定
  3.1  大氣顆粒物

    3.1.1  大氣顆粒物的來源
    3.1.2  大氣顆粒物的分類
    3.1.3  大氣顆粒物的彙集
  3.2  粉塵的物理、化學性質
    3.2.1  粉塵的物理性質
    3.2.2  粉塵的化學性質
  3.3  氣體的基本參數和特性
    3.3.1  氣體的基本參數
    3.3.2  氣體的特性
  3.4  大氣中細顆粒物的測量內容與方法
    3.4.1  化學檢測方法
    3.4.2  大氣顆粒物的粒徑及測量
    3.4.3  濃度測量
    3.4.4  顆粒濃度和粒徑的在線測量方法
  3.5  大氣顆粒物測試技術的發展趨勢
  參考文獻
第4章  PM2.5治理策略及相關技術和設備
  4.1  PM2.5的源頭治理措施
    4.1.1  清潔生產技術的開發和使用
    4.1.2  工藝路線的升級改造
    4.1.3  加強監督管理,減少事故性排放和無組織排放
  4.2  一次顆粒物的減排措施
    4.2.1  干法除塵技術
    4.2.2  濕法除塵技術
    4.2.3  複合式除塵技術
  4.3  二次顆粒物前體物的減排措施
    4.3.1  脫硫技術
    4.3.2  脫硝技術
    4.3.3  VOCs治理技術
  4.4  PM2.5的綜合治理措施
    4.4.1  區域協同治理
    4.4.2  多污染物協同控制
    4.4.3  產業結構的轉型升級
  參考文獻
第5章  干法氣體凈化技術及設備
  5.1  概述
  5.2  旋風分離器
    5.2.1  旋風分離器的結構
    5.2.2  旋風分離器的工作原理
    5.2.3  旋風分離器的性能
    5.2.4  影響旋風分離器性能的因素
    5.2.5  多管旋風分離器
    5.2.6  旋風分離器的設計實例
  5.3  過濾式除塵器
    5.3.1  袋式除塵器
    5.3.2  顆粒層除塵器
    5.3.3  塑燒板除塵器
    5.3.4  多層式氣體過濾器
    5.3.5  高溫過濾器
  5.4  電除塵器

    5.4.1  電除塵器的分類
    5.4.2  電除塵器的工作原理
    5.4.3  影響電除塵器性能的因素
    5.4.4  電除塵器的設計計算
    5.4.5  電除塵器的應用實例
  參考文獻
第6章  濕式除塵技術及設備
  6.1  濕式除塵基本原理及分類
    6.1.1  濕式除塵基本原理
    6.1.2  濕式除塵器分類
  6.2  液滴接觸型濕式除塵器
    6.2.1  離心噴淋洗滌器
    6.2.2  文氏管洗滌器
  6.3  液膜接觸型濕式除塵器
    6.3.1  湍球塔
    6.3.2  旋風水膜除塵器
    6.3.3  管式水膜除塵器
  6.4  液層或泡沫接觸型濕式除塵器
    6.4.1  篩板塔
    6.4.2  動力波泡沫洗滌器
  6.5  其他類型的洗滌器
    6.5.1  衝擊式洗滌器
    6.5.2  旋流板洗滌器
    6.5.3  強化型洗滌器
  6.6  除沫設備
    6.6.1  慣性除沫器
    6.6.2  纖維除霧器
    6.6.3  旋流板除沫器
    6.6.4  電除霧器
  參考文獻
第7章  二次顆粒物前體物的減排技術及設備
  7.1  脫硫凈化技術
    7.1.1  石灰石/石灰-石膏法
    7.1.2  鈉鹼法
    7.1.3  氧化鎂法
    7.1.4  氨法
    7.1.5  海水法
    7.1.6  鈉-鈣雙鹼法
    7.1.7  其他新型脫硫法
  7.2  脫硝凈化技術
    7.2.1  低氮燃燒技術
    7.2.2  選擇性非催化還原脫硝技術(SNCR)
    7.2.3  選擇性催化還原脫硝技術(SCR)
    7.2.4  SNCR-SCR聯合煙氣脫硝技術
    7.2.5  氧化吸收法
    7.2.6  吸收還原法
    7.2.7  絡合吸收法
  7.3  脫硫脫硝一體化技術
    7.3.1  活性焦脫硫脫硝一體化技術
    7.3.2  液態催化氧化法脫硫脫硝技術

  7.4  揮發性有機物(VOCs)的治理技術
    7.4.1  VOCs源頭控制技術
    7.4.2  VOCs末端控制技術
  參考文獻
第8章  新型分離器原理、性能及適用範圍
  8.1  電袋複合除塵器
    8.1.1  電袋複合除塵器的工作原理
    8.1.2  電袋複合除塵器的結構形式和技術性能
    8.1.3  電袋複合除塵技術研究進展
    8.1.4  電袋複合除塵器的工業應用
  8.2  靜電顆粒層除塵器
    8.2.1  靜電顆粒層除塵器的工作原理
    8.2.2  靜電顆粒層除塵器的結構形式
    8.2.3  靜電顆粒層除塵器的除塵性能
  8.3  靜電旋風除塵器
    8.3.1  靜電旋風除塵器的除塵機理
    8.3.2  靜電旋風除塵器的技術特點
    8.3.3  靜電旋風除塵器的研究現狀
  8.4  靜電增強濕式除塵器
    8.4.1  靜電增強濕式除塵器的工作原理
    8.4.2  靜電增強濕式除塵器的性能及其類型
  8.5  濕式電除塵器
    8.5.1  濕式電除塵器的工作原理
    8.5.2  濕式電除塵器的技術特點
    8.5.3  濕式電除塵器的結構形式
    8.5.4  濕式電除塵器的工程應用
  8.6  旋轉填充床濕式除塵器
    8.6.1  旋轉填充床的除塵原理
    8.6.2  旋轉填充床的除塵特點
    8.6.3  旋轉填充床的工業應用
  參考文獻
第9章  空氣凈化技術
  9.1  空氣污染與凈化概述
    9.1.1  空氣污染
    9.1.2  空氣凈化
  9.2  空氣凈化技術的分類及原理
    9.2.1  按主、被動分類
    9.2.2  按工作原理分類
  9.3  空氣凈化技術的應用
    9.3.1  空氣凈化技術在室內的應用
    9.3.2  空氣凈化技術在環保尾氣處理上的應用
    9.3.3  空氣凈化技術在食品行業氣體凈化中的應用
    9.3.4  空氣凈化技術在醫藥工業廠房凈化中的應用
    9.3.5  空氣凈化技術在涉爆除塵系統中的應用
  9.4  我國空氣凈化行業的展望
    9.4.1  各類空氣凈化技術及設備
    9.4.2  我國空氣凈化行業的市場分析
  參考文獻
第10章  機動車尾氣處理技術
  10.1  我國機動車尾氣排放現狀

    10.1.1  我國機動車保有量情況
    10.1.2  我國機動車污染物排放量情況
  10.2  機動車尾氣組成及危害
    10.2.1  一氧化碳(CO)
    10.2.2  固體懸浮微粒
    10.2.3  二氧化碳(CO2)
    10.2.4  氮氧化物(NOx)
    10.2.5  烴類化合物(HC)
    10.2.6  鉛(Pb)化合物
    10.2.7  二氧化硫(SO2)
  10.3  機動車排放標準
    10.3.1  國外機動車排放管理標準體系簡介
    10.3.2  我國機動車標準發展歷程
  10.4  機動車尾氣排放檢測方法
    10.4.1  柴油車尾氣排放檢測方法
    10.4.2  汽油車尾氣排放檢測方法
  10.5  發動機污染控制技術
    10.5.1  提升油品質量
    10.5.2  發動機機內凈化技術
    10.5.3  發動機機外凈化
    10.5.4  車載診斷系統(OBD)監管
  10.6  機動車尾氣后處理裝置的類型與發展
    10.6.1  氧化型催化器(DOC)
    10.6.2  選擇性催化還原技術(SCR)
    10.6.3  三元催化技術(TWC)
    10.6.4  廢氣再循環(EGR)系統
    10.6.5  尾氣后處理裝置對比與方向
  10.7  機動車尾氣處理趨勢
    10.7.1  行政管理系統化、規範化
    10.7.2  尾氣處理技術的突破創新
    10.7.3  應用高新檢測技術
    10.7.4  檢測設備的智能化
    10.7.5  汽車尾氣檢測管理網路化
    10.7.6  因地制宜、靈活執行
  參考文獻
第11章  微細顆粒用過濾介質及截留機理
  11.1  過濾介質分類和應用場合
    11.1.1  過濾介質分類
    11.1.2  過濾介質應用場合
  11.2  過濾介質的主要技術參數
    11.2.1  過濾效率
    11.2.2  透氣率
    11.2.3  透氣阻力
    11.2.4  容塵量
    11.2.5  粉塵可剝落性
    11.2.6  過濾精度
  11.3  過濾介質用纖維
    11.3.1  過濾介質用纖維的種類
    11.3.2  過濾介質用纖維的物理性能
    11.3.3  過濾介質用纖維的化學性能

    11.3.4  幾種高溫過濾介質用纖維簡介
  11.4  濾布
    11.4.1  織造濾布
    11.4.2  非織造濾布
    11.4.3  濾布的后處理
    11.4.4  常用濾布
  11.5  高溫氣體過濾介質
    11.5.1  高溫無紡布
    11.5.2  金屬過濾介質
    11.5.3  多孔陶瓷過濾介質
  11.6  過濾介質截留機理及堵塞、再生
    11.6.1  關於機織過濾介質堵塞的研究狀況
    11.6.2  深層過濾
    11.6.3  機織過濾介質的堵塞
    11.6.4  過濾介質堵塞的再生
  11.7  過濾介質的發展
    11.7.1  納米纖維過濾介質
    11.7.2  駐極體空氣過濾介質
    11.7.3  功能性過濾介質
  11.8  過濾介質的電腦模擬
  參考文獻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