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李濟學術隨筆(治學之道典範之作)

  • 作者:編者:李光謨//李寧
  • 出版社:上海人民
  • ISBN:9787208157309
  • 出版日期:2019/04/01
  • 裝幀:平裝
  • 頁數:372
人民幣:RMB 75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近60年的歲月里,一開始作為中國考古學之父、隨後又作為中國考古學掌門人的李濟,為人文科學和歷史科學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他的學術思想一直在中國這門學問中佔據支配地位。此書為李濟家屬所編,是將《李濟文集》中的文字摘選出若干篇,再加上部分未收入文集的材料,匯成一個隨筆式的簡明的、通俗的、縮編的李濟著作,內容豐富,涵蓋自傳、書評、研究文章等,對於希望了解其成長曆程和學術生涯的讀者,是一本很合宜的讀物。

作者介紹
編者:李光謨//李寧

目錄
編者的話
懷念李濟(張光直)
第一編  治學自談
  自撰簡歷
  我的初學時代——留學前所受的教育
  附:清華學校高等科一年級(1915—1916年)時的史學作業
  仁友會史略
  我在美國的大學生活
  我與中國考古工作
第二編  考古瑣談
  中國考古學之過去與將來
  安陽的發現對譜寫中國可考歷史新的首章的重要性
  地下檔案庫(H127)
  《古物保存法》頒布后所引起的第一個問題
  古生物得到了中國法律的庇護
  史前考古學所研究的「人」和「自然環境
  「滄海桑田」的考古學例證之一
第三編  學術散談
  關於在中國如何推進科學思想的幾個問題
  中國的若幹人類學問題
  湖北人種測量之結果
  從人類學看文化
  魏敦瑞氏的「古今人表」之編製及其所引起的理論糾紛(一)
  魏敦瑞氏的「古今人表」之編製及其所引起的理論糾紛(二)
  民族學發展之前途與比較法應用之限制
  中國古器物學的新基礎
  敦煌學的今昔
  關於歷史學的「四個境界
第四編  文化漫談
  礓化
  上了秦始皇的一個大當
  遠東獨立發展的「三件東西
  大龜四版的故事
  文化沙漠
  「自由」的初意
  牙的故事二則:中西學術界治學態度的一幅對照
第五編  學事趣談
  赴日小記/19l
  值得青年們效法的傅孟真先生
  對於丁文江所提倡的科學研究幾段回憶
  回憶中的蔣廷黻先生——由天津八里台到美京雙橡園
  關於王國維的兩點評論
  二十五年來之「中央研究院
第六編  信札筆談
  李濟等十人致英庚款會調查團的信
  致丁文江的一封信
  與傅斯年的一次信札往複
  致張光直的信
  徐志摩致李濟的一封信
  古·阿道爾夫親王致李濟的信

  致李光謨的一封信(戴家祥)
第七編  序跋文談
  《安陽發掘報告》發刊語
  《?些象形文字字典》序
  《殷虛文字甲編》跋彥堂自序
  《台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發刊詞
  《殷墟建築遺存》序
  《侯家莊一??一號大墓》序
  《故院長胡適先生紀念論文集》序
  歷史語言研究所成立四十周年紀念學術講演會主席報告和謝辭
  蔡元培為《安陽發掘報告》第一期作的序
  《感舊錄》序(屈萬里)/28l
第八編  光謨憶談
  羅素與青年李濟
  南開的「礦科教授
  「人夥」史語所
  三十年代的榮譽之旅(一)——英倫講學
  三十年代的榮譽之旅(二)——和王儲考古學家的交往
  考古組「十兄弟」
  從梁任公的家書看中國近代考古學的發軔
  半個繭殼
  走向中國阿卡迪米
  一份「見面禮
  談談丁文江、李四光和李濟
  對聯文化
  李濟跟費慰梅談生平
  洋神父的「代言」
第九編  師友閑談
  西陰村下尋師蹤——一個考古遺跡的探訪(李亦園)
  失悔不是軍人(《南京印象》節選)(郭沫若)
  張光直課堂筆記所見李濟晚年在台大教書的片段(陳星燦)
  對於李濟先生的簡單敘述(勞斡)
  大匠誨人有典型——記濟老二三事(李霖燦)
  職業學人雖有「經世」抱負亦無特權(王道還)
  鍾祥尋訪考古學家李濟
附:李濟先生學術年表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