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戲劇的結構與解構/上海戲劇學院編劇學教材叢書

  • 作者:孫惠柱|總主編:陸軍
  • 出版社:上海人民
  • ISBN:9787208134997
  • 出版日期:2016/01/01
  • 裝幀:平裝
  • 頁數:351
人民幣:RMB 5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孫惠柱著的《戲劇的結構與解構/上海戲劇學院編劇學教材叢書》分上下篇探討戲劇的兩種主要結構:由編劇所主導的敘事性結構、以及由導演所主導的劇場性結構。上篇介紹敘事的各種類型,討論其美學價值,並檢討西方戲劇史上的敘事理論。下篇分析具有解構敘事意味的劇場性結構,介紹編、導、演綜合的劇場體系,並探討劇場與電影、電視、電腦等新興科技媒體的關係與未來發展。

作者介紹
孫惠柱|總主編:陸軍
    孫惠柱,教授、劇作家、導演。上海戲劇學院教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劇協演藝高校聯盟副主席,人類表演學旗艦學刊紐約《戲劇評論》(TDR:The Drama Review)聯盟輪值主編,英國大學戲劇聯合會學刊《戲劇及表演研究》顧問編委。曾任上海戲劇學院副院長、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劇協戲劇院校亞太局主任。

目錄
總序
序言  新世紀的戲劇
上篇  敘事性結構
  導言
  第一章  各類形式探源
    一、純戲劇式結構
    二、史詩式結構
    三、散文式結構
    四、詩式結構
    五、電影式結構
  第二章  美學價值分析
    [審美對象]
    一、集中整飭
    二、多樣變化
    三、美是生活
    四、丑與抽象
    五、轉入主體
    [審美心理]
    六、內摹仿
    七、移情作用
    八、距離與想象
    九、創造與表現
    十、心理與時空
    十一、小結
  第三章  各家理論評價
    一、亞里士多德
    二、亞里士多德之後
    三、黑格爾
    四、黑格爾之後
    五、結構類型問題
    六、結論
下篇  劇場性結構
  導言
  第一章  解構敘事的劇場性結構
    一、「戲中戲」結構
    二、儀式性結構
    三、社會論壇劇結構
  第二章  編、導、演綜合的體系
    一、橫的比較: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布萊希特、梅蘭芳的審美理想
    二、縱的發展:梅蘭芳、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布萊希特在中國的社會意義
    三、最新趨勢:布萊希特、敘事體戲劇與大眾傳媒
    四、人生與面具: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布萊希特、阿爾托
  第三章  還需要劇場嗎?
    一、后現代——戲劇?
    二、戲劇、電影、電視劇
    三、電腦、影視、戲劇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