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人類學講義稿

  • 作者:王銘銘
  • 出版社:民主與建設
  • ISBN:9787513921589
  • 出版日期:2019/01/01
  • 裝幀:平裝
  • 頁數:1
人民幣:RMB 110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王銘銘著的《人類學講義稿》全書分為上、中、下三篇:上篇系統地分析了西方人類學的類別和發展路徑;中篇集王銘銘教授多年研究體會,指出西方人類學存在的局限,並探究解決這些局限的出路之所在;下篇約占全書三分之二的篇幅,講述中國人類學的發展路徑,細述了中國人類學在先輩們的努力下所取得的輝煌成就,同時,又看到了中國人類學在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最終,為中國人類學指出了一條自身特色與世界抱負相結合的道路。
    本書堪稱專為國內學習人類學的學生量身打造的本土教材。

作者介紹
王銘銘
    王銘銘,人類學家,1993年于倫敦大學東方與非洲學院獲博士學位,北京大學教授,學術領域涉及城市儀式時空研究、鄉村民族志、歷史人類學、物論、民族學、中國西方論、比較神話學、社會理論等。著有《草根卡里斯瑪》(2002)、《西學「中國化」的歷史困境》(2005)、《心與物游》(2006)、《中間圈:「藏彝走廊」與人類學的再構思》(2008)、《帝國與地方世界》(2009)、《人生史與人類學》(2010)、《超越「新戰國」:吳文藻、費孝通的中華民族理論》(2012)、《西方作為他者——論中國「西方學」的譜系與意義》(英文版,2014)等。

目錄
說明
致謝

    上  篇
第一章  人類學作為人文科學
    一、人類學
    二、文明與文化:人類學與歐洲的「民族自覺
    三、民族學、社會人類學與文化人類學
    四、作為人文科學的人類學
    五、情景化的人類學
    六、遭遇「寫文化」
第二章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分類研究
第三章  親屬制度:縱式、橫式與觀念
    一、縱式:繼嗣理論
    二、橫式:聯姻理論
    三、作為觀念的親屬制度
    四、「家」的不同含義
第四章  《論禮物》:「物的社會生命」及其限度
第五章  經濟嵌入「非經濟領域」的方式
  一、「經濟」的文化土壤
  二、實質主義
  三、物、不平等與威望
  四、從生態到世界體系
第六章  從「沒有統治者的部落」到「劇場國家
    一、「沒有統治者的部落」
    二、權威、權力與比較政治學的終結
    三、「劇場國家」
第七章  從「禮治秩序」看法律人類學及其問題
    一、禮治秩序
    二、與法律人類學相關的思考
第八章  一篇講稿透露出的人類學宗教觀
    一、宗教人類學
    二、埃文思普里查德對人類學宗教觀的反思與預見  
第九章  神話學與人類學
    一、維柯、盧梭與赫爾德
    二、繆勒
    三、弗雷澤的《金枝》
    四、塗爾干、莫斯的《原始分類》與弗洛伊德的《圖騰與禁忌》
    五、列維一施特勞斯
    六、韋爾南
    七、伊利亞德與巴赫金
第十章  符號人類學與「象」的理論
第十一章  文字的魔力:關於書寫的人類學
    一、無文字主義
    二、巫術作為文字的源頭
    三、占卜與文字的通神明、類萬物作用
    四、書寫文字的「拜物教」與「理性」
第十二章  藝術人類學:藝術與藝術家的魅惑
第十三章  文化會消失嗎


    中  篇
第十四章  「自我與普遍同情之問的平衡
    一、「貴氣十足的蒙昧人」
    二、野蠻與「失落的文明」
第十五章  說「文明
第十六章  從《癲狂與文明》看通常的人類學觀
第十七章  從「當地知識」到「世界思想」——對民族志知識的反思
    一、認識姿態
    二、英國人類學
    三、格爾茲與美國人類學
    四、面對混合的世界
    五、歷史與思想
第十八章  我所了解的歷史人類學
    一、無歷史的人類學
    二、有歷史的人類學
    三、對「新鮮事物拜物教」的省思
    四、歷史意識問題
    五、三種社會形態
    六、幾種「歷史感」
    附:文化史——從梁啟超那裡「再出發」
第十九章  超社會體系——文明人類學
    一、「超級微觀的世界界限」
    二、國族與世界體系
    三、「並接結構」中的「超社會體系」
    四、社會學年鑒派民族學:文明作為「超社會體系」
    五、文明史、技術學與「超社會的社會」
    六、文明:「融合」同時是歷史與價值

    下  篇
第二十章  文字這把「雙刃劍」——從一個「反例」看
第二十一章  鄉村與文明——過程與觀念的歷史想象
    一、村莊研究
    二、村莊研究的批評:「漢學人類學」
    三、村莊研究:恢復與創新
    四、村莊的歷史想象(1):文明進程中的「地方」
    五、村莊的歷史想象(2):觀念形態
    六、再思村莊
第二十二章  口述史、口承傳統與人生史
    一、口述史
    二、作為口述史的人類學
    三、口述史與口承傳統
    四、人生史
第二十三章  民族志與「四對關係」
    一、民族志在人類學中的位置
    二、現代民族志及對它的批判
    三、民族志中的「四對關係」
第二十四章  從「朝聖」看作為「歷史中的文化翻譯」的人類學
    一、翻譯與歷史
    二、封禪的研究
    三、與「郊祀」的可能關係

    四、等級制的宇宙觀
    五、香會與刈火
    六、香火的縱向性
    七、人類學與「上下關係」
第二十五章  儀式研究與社會理論的「混合觀
    一、儀式研究
    二、從「混合論」看社會理論的局限
第二十六章  葛蘭言何故少有追隨者
第二十七章  從禮儀看中國式社會理論
    一、拉德克利夫一布朗之後
    二、司馬遷逝世之前:有別于宗教的禮儀
    三、葛蘭言、「封建」與禮儀
    四、交錯的歷史、現代性與被壓迫的傳統
    五、埃利亞斯、「civilit6」與「禮」
第二十八章  「中問圈」——民族的人類學研究與文明史
    一、學科名稱之力量消長
    二、人類學民族研究定位何在?
    三、從核心圈到中間圈
    四、民族研究、社會科學與文明史
第二十九章  中國——民族體還是文明體
    一、強國主義民族學
    二、強國主義民族學的新面相
    三、從文明體向民族體的轉變
第三十章  從中國看「超社會的社會」:錢穆啟發
第三十一章  民族學與社會學之戰
    一、缺乏整體觀的民族志或社會學
    二、史祿國與另一種民族志63l
    三、民族學與民族史
    四、北與南:兄弟鬩牆
    五、「前事不忘後事之師」
第三十二章  吳文藻、費孝通的「中華民族」理論
    一、吳文藻先生與他的「民族與國家」
    二、費孝通與他的「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
第三十三章  費孝通的雞足山與林耀華的涼山
第三十四章  從潘光旦的土家研究看「民族識別
第三十五章  民族地區人類學研究的方法與課題
  一、民族志研究
  二、文獻、學術史與形象史
  三、政治經濟學在民族關係分析中的運用
  四、從族群性到「由不同文化構成的文化」
  五、比較宗教一政治學、城鎮史、人物史
  六、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
參考文獻
索引
出版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