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國醫大師孫光榮臨證輯要

  • 作者:編者:何清湖//黎鵬程
  • 出版社:中國中醫藥
  • ISBN:9787513253239
  • 出版日期:2019/01/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80
人民幣:RMB 79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孫光榮教授,第二屆國醫大師,第五屆中央保健專家組成員,我國著名中醫臨床家、中醫藥文獻學家、中醫藥文化學者和中醫教育家。何清湖、黎鵬程主編的《國醫大師孫光榮臨證輯要》選編了孫光榮教授及其弟子所撰寫的臨床學術論文共52篇,收集孫光榮教授內科、婦科、腫瘤科等疑難雜症臨證驗案63例。按其內容和性質分為5類,涉及臨證思維、臨證經驗、臨證用方、臨證用藥、臨證醫案等方面,充分體現了孫光榮教授的學術思想與臨證經驗,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和臨床實用價值。
    本書可供臨床醫師和中醫教學、科研工作者,以及中醫藥院校學生、中醫藥愛好者參考使用。

作者介紹
編者:何清湖//黎鵬程

目錄
臨證思維
  臨證思想初探
  一、、洞中肯綮,燮和天下
  二、胸中甲兵,調和陰陽
  三、執兩用中,和而不同
  四、大中至正,心平氣和
  「中和」學術思想概述
  一、臨證觀
  二、未病觀
  三、養生觀
  論中醫臨床醫學「六難
  一、診斷指標難以自身客觀化、精細化、標準化
  二、臨床路徑、治療方案難以規範化、標準化
  三、治療方劑難以格式化,劑量難以標準化
  四、臨床用藥難以優選
  五、臨床療效的評定難以客觀化、標準化
  六、中醫藥學難以國際化
  論中醫藥學五大特色
  一、個性化的辨證論治
  二、調治求衡的防治原則
  三、人性化的治療方法
  四、多樣化的干預手段
  五、天然化的用藥取向
  論中醫藥學的六大優勢
  一、臨床療效確切
  二、用藥相對安全
  三、服務方式靈活
  四、費用比較低廉
  五、創新潛力巨大
  六、發展空間廣闊
  中醫辨治六步程式
  一、中醫臨床思維方法源遠流長
  二、中醫臨床思維特點——司外揣內
  三、中醫臨床思維模式——中醫辨治六步程式
  論中西醫學文化的比較
  一、學科屬性
  二、醫學模式
  三、診療思維
  四、發展特點
  五、治療特點
  論「觀其脈證
  一、辨證元素記心中,四診最重基本功
  二、望診本是第一診,觀其有否精氣神………℃
  三、目鼻舌甲需仔細,聞問詳參辨假真
  四、脈探生死與逆順,再參數據診如神
  論「知犯何逆
  一、主症切入莫彷徨,首先明辨陰與陽
  二、表裡要辨脈與舌,寒熱要詢便與汗
  三、虛實須問眠納泄,痛問喜按不喜按
  四、逆順必觀納和出,生死憑脈看神光

  五、臟腑經絡與時令,新病舊疾細參詳
  六、風寒暑濕燥火蟲,痰瘀郁毒食性傷
  七、審症求因明主從,知犯何逆必顯彰
  論「隨證治之
  一、經方本是萬方宗,方證相符立見功
  二、時方多是古驗方,究明方旨古今通
  三、師承驗方有奇效,東南西北不相同
  四、自擬新方要有據,切勿雜糅亂糊弄
  五、先定治則與治法,君臣佐使井然從
  六、最忌濫伐無過者,扶正祛邪要適中
  七、須知專病有專葯,從順其宜力更雄
  論「新一代中醫臨床骨幹必須做到四精
  一、精讀經典,一本墊底旁通諸家
  二、精通臨證,一科獨秀旁通諸證
  三、精研師學,一師全承旁通諸派
  四、精工授受,一術貫通旁通諸術
臨證經驗
  臨證經驗淺析
  一、重視經典,推崇《中藏經》,示人以規矩準繩
  二、臨證倡導中和,擅用「對葯」「角葯
  論治經驗
  一、乳腺增生
  二、慢性病毒性肝炎
  三、肝硬化
  四、血吸蟲病
  五、胃息肉
  六、胃潰瘍
  七、慢性萎縮性胃炎
  八、膽囊良性疾病
  九、肺纖維化
  十、宮頸炎
  十一、慢性肥厚性喉炎、喉角化症、喉乳頭狀瘤
  十二、慢性皮膚潰瘍、瘺管、長期受摩擦的瘢痕
  十三、色素痣
  十四、腸息肉
  十五、黏膜白斑
  十六、子宮內膜不典型增生
  十七、Barrett食管
臨證用方
  臨證用方思路
  一、妙選方,巧化裁,井然有序
  二、施對葯,遣角葯,賓士權衡
  經方化裁
  一、小柴胡湯(《傷寒論》)
  二、小建中湯(《傷寒論》)
  三、甘麥大棗湯(《金匱要略》)
  四、理中丸(《傷寒論》)
  五、射干麻黃湯(《金匱要略》)
  六、白頭翁湯(《傷寒論》)
  七、苓桂術甘湯(《金匱要略》)

  八、腎氣丸(《金匱要略》)
  九、酸棗仁湯(《金匱要略》)
  十、安宮牛黃丸(《溫病條辨》)
  十一、麻黃連翹赤小豆湯(《傷寒論》)
臨證用藥
  對葯
  一、龍骨、牡蠣
  二、杜仲、川牛膝
  三、蔓荊子、?本
  四、白茅根、車前子
  五、石菖蒲、鬱金
  六、天麻、石決明
  七、金櫻子、車前子
  八、小茴香、荔枝核
  九、枳殼、厚朴
  十、山藥、薏苡仁
  十一、鬱金、佩蘭
  十二、桑寄生、何首烏
  十三、陳皮、半夏
  十四、茯神、炒酸棗仁
  十五、蒲公英、金銀花
  十六、谷精草、密蒙花
  十七、炒酸棗仁、制遠志
  十八、熟地黃、生地黃
  十九、乳香、沒藥
  二十、九節菖蒲、磁石
  二十一、墨旱蓮、女貞子
  角葯(三聯葯組)
  一、角葯(三聯葯組)配伍特色
  二、常用角葯(三聯葯組)
  三、、角葯(三聯葯組)臨床應用
  其他用藥思考
  一、人參與「中和」學術思想
  二、原生中藥材新晃龍腦研發戰略
臨證醫案
  一、冠心病
  二、風心病
  三、高血壓
  四、腦梗死
  五、咳嗽
  六、哮喘
  七、梅核氣
  八、頑固性頭痛
  九、失眠
  十、精神分裂症
  十一、抑鬱症
  十二、胃脘痛
  十三、腰痛
  十四、泄瀉
  十五、肝硬化失代償期

  十六、尿毒症透析失衡綜合征
  十七、皮膚瘙癢症
  十八、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十九、痞格證
  二十、腎囊風
  二十一、帶下
  二十二、月經不調
  二十三、崩漏
  二十四、閉經
  二十五、更年期綜合征
  二十六、習慣性流產並先兆流產
  二十七、子宮肌瘤
  二十八、乳腺增生
  二十九、乳腺纖維瘤
  三十、肺癌
  三十一、食管癌
  三十二、甲狀腺癌
  三十三、直腸癌
  三十四、卵巢癌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