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黃梅戲起源(精)

  • 作者:編者:安慶市黃梅戲劇院
  • 出版社:中國戲劇
  • ISBN:9787104045526
  • 出版日期:2018/01/01
  • 裝幀:精裝
  • 頁數:426
人民幣:RMB 19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安徽省安慶市是黃梅戲的發源地與發祥地,經過近兩百年的傳承,特別是新中國成立后,黨和政府對黃梅戲的高度關注與重點扶持,黃梅戲在安慶已初步形成了人才培養、表演藝術、劇本和音樂創作、戲劇理論研究的完整體系。安慶市黃梅戲劇院編著的《黃梅戲起源(精)》就是安慶市黃梅戲劇院對黃梅戲起源的新考。

作者介紹
編者:安慶市黃梅戲劇院

目錄


緒言
第一章  黃梅戲與安慶戲曲文化
  第一節  黃梅戲起源諸說簡述
  第二節  清代安慶石牌的戲曲文化空間
  第三節  徽班與黃梅戲的形成
  第四節  安慶民間藝術與黃梅戲的形成
  第五節  黃梅戲劇種定名的幾點思辯
  附錄:清末至民國媒體及官方出現有關「黃梅調
  「黃梅戲」文字資料選錄
第二章  黃梅戲音樂來源推考
  第一節  戲曲聲腔形成規律與黃梅戲聲腔的構成
  第二節  黃梅戲花腔小調與安慶民歌小調
  第三節  從商南移民民歌看黃梅戲花腔的來源
  第四節  黃梅戲主調與安慶民間音樂及前代戲曲
  附錄一:安慶方言與黃梅戲音樂的關係
  附錄二:商南民歌與安慶民歌比對舉隅
  又附:安徽池州青陽腔《目連戲文》大會本下卷
  《三殿》之[七言詞](又稱「三大苦
第三章  黃梅戲傳統劇目考源
  第一節  黃梅戲傳統劇目概述
  第二節  黃梅戲傳統劇目的聲腔及樣式類型
  第三節  黃梅戲傳統劇目的生成路徑
  第四節  黃梅戲傳統劇目的演進舉隅
  附錄:黃梅戲傳統劇目的形成來源
第四章  黃梅戲早期班社叢考
  第一節  黃梅戲早期班社的孕育與雛形(明代中晚期)
  第二節  黃梅戲早期班社的初創與形成(清初至光緒前期)
  第三節  黃梅戲早期班社的完善和發展(光緒中期至抗戰前後)
  附錄:安慶地區黃梅戲重點班社簡表
第五章  黃梅戲早期藝人綜錄
  第一節  黃梅戲早期藝人概述
  第二節  拓寬黃梅戲領地的部分前輩藝人
  第三節  為創新黃梅戲藝術貢獻突出的部分藝人
  第四節  黃梅戲早期的獨特藝人
結語
編后寄語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