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惡的科學--論共情與殘酷行為的起源

  • 作者:(英)西蒙·巴倫-科恩|譯者:高天羽
  • 出版社:廣西師大
  • ISBN:9787559810397
  • 出版日期:2018/09/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24
人民幣:RMB 42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為什麼有人會持刀闖進幼兒園砍殺兒童?
    為什麼有人會為盜取一枚戒指切下別人的手指?
    為什麼納粹科學家會在俘虜身上做活體實驗?
    為什麼有人會忽視其他同類的人性?
    在哲學、宗教的思路里,人類的殘酷行為通常被解釋為犯下罪行者的「惡」,但這不是一個令人滿意的回答。「惡」的概念只是虛晃一槍、將問題暫時擱置,其實並沒有給出答案。
    西蒙·巴倫-科恩著的《惡的科學--論共情與殘酷行為的起源》是一位心理學家、神經科學家對「惡」進行的系統思考,他借助科學家擅長的調查、實驗和分析,以「共情腐蝕」取代了「惡」:某個人作惡時,他的共情遭到了腐蝕,共情水平較常人要低很多。但在正常情況下,大多數人的共情水平不會導致極端惡行發生,雖然人們常常會不顧他人的內心感受。
    這一替換看似簡單,卻能幫助我們擺脫價值偏見,給出預防惡行發生的思路。它同時提出了更多需要解決的問題:
    「共情腐蝕」是如何發生的?
    社會環境會對人的共情水平造成多大的影響?
    為何同樣遭遇「共情腐蝕」的自閉症患者一般不會作惡?
    本書也許會改變你思考「惡」的方式,甚至會改變你對待「惡」的態度。

作者介紹
(英)西蒙·巴倫-科恩|譯者:高天羽

目錄
致謝
第一章  對「惡」和人類殘酷行為的解釋
第二章  共情水平在人群中的正態分佈
第三章  囚禁于自我聚焦狀態中:邊緣障礙、精神病態與自戀人格
第四章  在模式中尋找道德:阿斯伯格與自閉症患者
第五章  共情基因
第六章  對人類殘酷行為的反思
附錄一  共情商數(EQ)量表
附錄二  如何識別零度共情(負面)類型的人
參考文獻
人名、地名、機構名對照表
專名對照表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