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城市歷史文化

  • 作者:張開城//盧燦麗
  • 出版社:海洋
  • ISBN:9787521001860
  • 出版日期:2018/08/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11
人民幣:RMB 5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廣東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重地,海上絲綢之路歷史文化積淀深厚。從文獻記載看,廣東是史載海上絲綢之路最早的始發地。這些海上絲綢之路古港城市集聚了豐富多彩的海上絲綢之路歷史文化,值得梳理和研究。張開城、盧燦麗著的《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城市歷史文化》一書分六章述介廣州、江門、陽江、湛江、潮州、汕頭等廣東六大海上絲綢之路古港城市的相關歷史文化,較全面地研究和介紹了廣東各海上絲綢之路古港口城市的歷史遺跡,包括這些城市的海上絲綢之路古港口、古外銷瓷窯址等海上絲綢之路貿易商品生產地有關遺址、海上絲綢之路文化交流遺跡、海上絲綢之路移民文化、海關等古代海洋貿易管理機構遺跡、與海上絲綢之路有關的古驛道和古橋樑、與海上絲綢之路有關的古代城池衛所等海防設施。

作者介紹
張開城//盧燦麗

目錄
第一章  海上絲綢之路重鎮——廣州
  一、歷史悠久的海上航運貿易重要都會
  二、「通海夷道」「市舶使」「懷遠驛」和「市舶司
  三、黃埔古港和黃埔稅館
  四、粵海關
  五、十三行與「一口通商」造就「天子南庫
  六、「一口通商」后,廣州十三行商館貿易迅速遞增
  七、大量文物古跡見證海上絲綢之路的輝煌
    (一)南海神廟及碼頭遺址
    (二)西漢南越王墓
    (三)琶洲塔
    (四)「西來初地」牌坊、華林寺和五眼井
    (五)廣州出土海外舶來品和相關文物
  八、蕃舶來穗
    (一)「哥德堡」號的前世今生
    (二)仿唐木船「蘇哈爾」號重走「廣州通海夷道
    (三)1784年美國「中國皇后」號首航廣州
  九、廣州屬地域划和府治的變遷
    (一)南海郡和郡治番禺
    (二)南越國和都城番禺
    (三)漢代交趾、交州治下的南海郡和郡治番禺
    (四)東漢番禺為交州州治
    (五)三國至唐代置廣州
    (六)南漢和國都興王府
    (七)宋代廣東路廣州府和宋代三城的修建
    (八)元代江西行省廣東道廣州路
    (九)明代廣州府
    (十)清代廣東省廣南韶道廣州府
第二章  僑鄉江門
  一、海洋航運與商貿重鎮
  二、上川島
    (一)大洲灣遺址
    (二)石筍村航海標誌「葡王柱
    (三)商船番舶往來的重要航標——烏豬洲島
    (四)方濟各·沙勿略墓園
  三、廣海衛城,古代通商放洋之地
    (一)廣海衛城城牆
    (二)「海永無波」石刻
    (三)紫花崗烽火台
    (四)廣海古港
    (五)天後宮
    (六)廣海衛城
  四、海上交通貿易重地新會和古窯址
    (一)古城新會
    (二)海上貿易重地和要津
    (三)新會古窯址
  五、江門潮連古渡、洪聖古廟和古祠
    (一)潮連古渡
    (二)洪聖古廟
    (三)潮連古祠

  六、碉樓:江門僑鄉的一道風景
    (一)立園
    (二)自力村碉樓群
    (三)錦江里雕樓
    (四)端芬梅家大院
    (五)開平赤坎
    (六)開平馬降龍雕樓群
第三章  陽江與「海上敦煌」——「南海I號
  一、陽江:歷史記載的海洋商貿重地
  二、古代海上絲綢之路重要轉運港和補給港
    (一)北津古港
    (二)大澳古港
  三、「南海I號」沉船:海上絲綢之路重要文化遺產
    (一)「南海I號」沉船的發現與調查
    (二)「南海I號」整體打撈,重見天日
    (三)「水晶宮」: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的精華
    (四)「南海I號」大量文物見證海上絲綢之路輝煌
  四、陽江建制的歷史沿革
第四章  海上絲綢之路始發港城市湛江一徐聞
  一、官方史載最早的海上絲綢之路始發港——湛江徐聞港
    (一)漢代徐聞港舊址
    (二)二橋生活遺址和郡縣府治遺址文物呼應典籍
    (三)二橋周邊漢墓群及出土文物呼應典籍
    (四)關於八棱石雕槽——航標座的進一步研究
  二、湛江海上絲綢之路古港滄桑
    (一)我國古代對外貿易的早期通商口岸——徐聞二橋港
    (二)唐代著名的對外貿易口岸——沓磊浦
    (三)宋代南方水路陸上結合的津梁——遞角場
    (四)明清時代溝通海內外的交通貿易埠頭——白沙古埠和海安古港
    (五)雷州半島中北部古海港——雷州港、通明港、赤坎港
  三、徐聞二橋漢代遺址的價值審視
  四、宋元時期雷州窯外銷瓷窯址
    (一)餘下村窯址
    (二)舊洋窯址
    (三)下山井窯址
    (四)新埠窯址
    (五)東港仔窯址
第五章  瓷都潮州與海上絲綢之路
  一、潮州海上絲綢之路古港
    (一)潮州港
    (二)柘林港:海上絲綢之路粵東第一港
    (三)庵埠集百貨之舟
  二、潮州瓷和筆架山等窯址
    (一)潮州瓷
    (二)筆架山窯址
    (三)九村窯
    (四)北關古窯遺址
  三、潮州廣濟橋
  四、大埕所城
  五、「庵埠海關」見證海洋貿易繁榮

  六、潮州東門天後宮
  七、饒平古驛道
    (一)饒平西片古驛道
    (二)麒麟嶺古驛道
第六章  嶺東門戶汕頭和「南澳I號
  一、航海與海洋貿易
  二、南澳島與海上絲綢之路
  三、汕頭海上絲綢之路古港
    (一)南澳: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通道
    (二)鳳嶺古港
    (三)樟林古港:粵東通洋總匯
    (四)后溪水驛渡口
    (五)海門港
    (六)關埠港
    (七)隆津港
    (八)汕頭港
    (九)導航地標:龍門塔
  四、「南澳I號」沉船及出水文物
    (一)「南澳I號」明代沉船位置和沉船概況
    (二)沉船出水文物
  五、汕頭華僑文化
    (一)陳慈黌故居
    (二)鄭信衣冠墓
    (三)僑批文物館
  六、汕頭地區的古代海防
    (一)總鎮府和雄鎮關
    (二)古炮台
    (三)獵嶼銃城
    (四)山頂南山墩台遺址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