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有機合成工藝研究與開發(原著第2版)(精)

  • 作者:(美)尼爾G.安德森|譯者:陳芬兒
  • 出版社:化學工業
  • ISBN:9787122317926
  • 出版日期:2018/08/01
  • 裝幀:精裝
  • 頁數:390
人民幣:RMB 14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有機合成工藝研究與開發(原著第2版)(精)》集合了作者尼爾G.安德森30多年來在工藝研究與開發方面的經驗,詳細講解了將目標化合物投放到市場必須經歷的所有步驟,手把手的、一步一步地剖析有機工業開發中出現的可能問題,包括合成路線、試劑、溶劑的選擇,催化反應的優化,手性合成以及綠色化學合成。重點強調小分子化學製備中產生穩定的、實用的、節約成本的工藝。它將整個工藝優化分解為路線、試劑、溶劑的選擇,反應條件的開發,反應后處理,結晶,等等。適用於製藥、精細化學品製造和農用化學品製造業中的有機工藝研發。
    本書適合有機合成工作者,製藥企業、精細化工行業、農業化學品企業等相關領域技術研發人員和管理人員。

作者介紹
(美)尼爾G.安德森|譯者:陳芬兒
    尼爾G.安德森(NeaI G.Anderson)博士,在製藥工業的化學過程研究領域工作了30多年。伊利諾伊大學生物學學士和密歇根大學藥物化學專業博士。在麥克尼爾實驗室進行了兩年的工業博士后研究后,他于1979年開始在新澤西州新布朗斯維克E.R.Squibb & Sons的化學工藝研發部工作。在那裡,他在實驗室、試點工廠和製造方面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包括12個製造型企業和4個主要藥物和許多新葯候選物的開發過程。他在百時美施貴寶的最後一個職位是首席科學家。在1997年,Neal離開了BMS,開始為製藥、生物技術和精細化工行業的實際的、經濟有效的過程進行咨詢。他曾向超過1300名來自160多家公司的參與者提供有關「小分子」的研發過程化學的國際短期課程。他在家裡自己釀造啤酒,在廚房裡練習化學過程。

目錄
第1章  概述
  1.1  引言
  1.2  大規模生產中設備註意事項
  1.3  大規模生產的優化操作
  1.4  專利方面的考慮
  1.5  總結與展望
  參考文獻
第2章  工藝過程的安全
  2.1  引言
  2.2  使用環境危險化合物的注意事項
  2.3  化合物的毒物學危險
  2.4  化學反應危險的控制
  2.5  安全的前景
  參考文獻
第3章  合成路線的選擇
  3.1  引言
  3.2  綠色化學的思考
    3.2.1  分析廢物流(綠色化學第一原則)
    3.2.2  原子經濟性(綠色化學第二原則)
    3.2.3  更低危險性的合成步驟(綠色化學第三原則)
    3.2.4  減少使用保護基(綠色化學第八原則)
    3.2.5  催化(綠色化學第九原則)
    3.2.6  直接分離(綠色工程第三原則)
    3.2.7  匯聚式合成,低產率步驟的位置和拆分
    3.2.8  重排和多組分反應
  3.3  生物轉化
  3.4  決定藥物合成路線所需的調研
  3.5  CoG的估算
  3.6  總結與展望
  參考文獻
第4章  試劑的選擇
  4.1  引言
  4.2  生物催化
  4.3  強鹼
  4.4  相轉移催化
  4.5  多?偶聯
  4.6  氧化
  4.7  還原
  4.8  叔丁基氧羰基(Boc)的去除
  參考文獻
第5章  溶劑的選擇
  5.1  引言
  5.2  使用共沸物時選擇的溶劑
  5.3  選擇溶劑以增加反應速率,減少雜質生成
  5.4  溶劑中的雜質和反應溶劑
  5.5  水作為溶劑
  5.6  溶劑的替代
  5.7  無溶劑反應
  5.8  總結與展望
  參考文獻

第6章  水分的影響
  6.1  引言
  6.2  水分的檢測和定量
  6.3  常規有機工藝去除水分
    6.3.1  通過空氣引入水分
    6.3.2  通過溶劑引入水分
    6.3.3  通過試劑引入水分
    6.3.4  通過工藝流程引入水分
  6.4  在何處監測和控制水分含量
  6.5  移除和消耗水
  6.6  水分起關鍵性作用的操作
  6.7  展望
  參考文獻
第7章  過程分析、控制和技術規格
  7.1  引言
  7.2  理解過程分析背後的關鍵細節
  7.3  過程分析方法優化工藝的好處
  7.4  過程式控制制
  7.5  技術規格
  7.6  過程分析技術
  7.7  總結和展望
  參考文獻
第8章  放大中要考慮的實際問題
  8.1  引言
  8.2  安全:惰性氣體可降低風險
  8.3  溫度的控制
  8.4  非均相工藝和攪拌問題
  8.5  加料及混合問題
  8.6  溶劑的選擇
  8.7  簡單的工序
  8.8  工藝過程中過程式控制制的影響
  8.9  使用揮發性反應物和使用壓力時要考慮的問題
  8.10  有效的后處理和分離過程中要考慮的實際問題
  8.11  千克級實驗操作中還需考慮的問題
  8.12  總結與展望
  參考文獻
第9章  通過降低雜質含量來優化反應
  9.1  簡介
  9.2  非均相工藝的優點與限制
  9.3  通過減少起始原料的降解來減少副產物
  9.4  pH值的控制
  9.5  加料順序、加料時間和加料的間隔時間
  9.6  溫度的控制
  9.7  后處理過程中減少雜質的產生
  9.8  氫化過程中的影響因素
  9.9  實驗的統計學設計
  9.10  反應動力學
  9.11  其他加料工藝或連續工藝
  9.12  展望
  參考文獻

第10章  金屬有機反應的優化
  10.1  引言
  10.2  化學活化改進反應條件
  10.3  盡量減少副反應的操作
  10.4  雜質的影響
  10.5  非均相反應的考察
  10.6  展望和總結
  參考文獻
第11章  后處理
  11.1  引言
  11.2  反應的淬滅
  11.3  萃取
  11.4  活性炭及其他吸附劑
  11.5  過濾去除雜質
  11.6  去除金屬鹽類和金屬
  11.7  生物催化反應的淬滅和后處理
  11.8  色譜法
  11.9  后處理的展望
  參考文獻
第12章  結晶與純化
  12.1  引言
  12.2  緩慢施加結晶驅動力——晶種
  12.3  冷卻結晶
  12.4  濃縮結晶
  12.5  添加反溶劑結晶
  12.6  反應結晶
  12.7  處理和分離水溶性產物
  12.8  晶型
  12.9  對映異構體結晶的處理
  12.10  工業結晶指南
  12.11  展望
  參考文獻
第13章  終產物的形式及雜質
  13.1  引言
  13.2  原料葯中理化性質的注意事項與終產物形式的選擇
  13.3  原料葯中雜質的注意事項
  13.4  基因毒性雜質
  13.5  藥用物質的穩定性
  13.6  總結與展望
  參考文獻
第14章  連續操作
  14.1  引言
  14.2  微反應器及工藝放大使用的小內徑管式反應器
  14.3  使用管式反應器或大內徑反應器進行的連續操作
  14.4  總結與展望
  參考文獻
第15章  以簡單性及耐用性為目標的工藝優化
  15.1  引言
  15.2  物料平衡的重要性
  15.3  技術轉移操作的文案工作

  15.4  工藝優化的案例
  15.5  總結與展望
  參考文獻
第16章  工藝驗證與實施
  16.1  引言
  16.2  工藝過程實施的實驗室研究
  16.3  中試和生產前的研究工作
  16.4  工藝實施過程中的工作
  16.5  設備的清潔和除水
  16.6  工藝實施后的後續工作
  16.7  外包管理
  16.8  總結與展望
  參考文獻
第17章  故障排除
  17.1  引言
  17.2  展望
  參考文獻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