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何謂現代的超克(子安宣邦作品集)(精)

  • 作者:(日)子安宣邦|譯者:董炳月
  • 出版社:三聯書店
  • ISBN:9787108060839
  • 出版日期:2018/06/01
  • 裝幀:精裝
  • 頁數:244
人民幣:RMB 49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子安宣邦著的《何謂現代的超克(子安宣邦作品集)(精)》對於日本現代思想史上的重要問題「現代的超克」進行了詳細的回顧、分析和批判。子安宣邦認為,起閑于日本帝國對世界秩序以同屬帝國主義的戰爭方式進行重組要求的十五年戰爭,是日本「現代的超克」論成立的背景。作為對重組要求的回應的「東亞新秩序」「東亞協同論」也應運而生,並由此將「十五年戰爭」雙重化,使之成為「兩場戰爭」,從而為無法正當化的對中國的戰爭找到歷史的和哲學的根據。
    通過對以上戰爭時期日本思想界和日本社會整體的深刻反思,作者提出了如何正確面對戰時日本文化意識形態,如何正確面對全球化資本主義的現代體制、如何促進其本質性轉換的問題。

作者介紹
(日)子安宣邦|譯者:董炳月
    子安宣邦(1933-),日本大阪大學名譽教授,思想史和文化理論研究家。生於神奈川縣川崎市,東京大學文學部倫理學博士課程畢業,歷任橫濱國立大學,大阪大學與筑波女子大學教授,曾任日本思想史學會會長,是日本1980年代以來具有代表性的批判知識分子,后現代主義思想理論家。主要著作有《作為「事件」的徂徠學》《日本現代思想批判》《江戶思想史講義》《國家與祭祀》《福澤諭吉〈文明論概略〉精讀》《何謂「近代的超克」》《日本人是如何認識中國的》等。

目錄
致中國讀者
序章    「現代的超克」論
    ——昭和意識形態批判
  一  竹內好的戰後式發言
  二  竹內好的反語式兩義性
  三  「昭和日本」·「昭和現代」
  四  「昭和現代」的起點
  五  昭和意識形態
第一章  何以「現代」並且「超克」?
    ——「現代的超克」與三次座談會
  一  「現代的超克」座談會
  二  為何是「現代」?
  三  「現代」與自我理解
  四  缺席者與兩次座談會
  五  缺失的中國
第二章  誰正視了中國的戰爭事實?
    ——「大陸政策十年之研討」座談會
  一  首先是發生了「事變」
  二  事變與世界史意義
  三  存在於中國的戰爭事實
  四  中國的民族主義與東亞協同體
  五  「大陸政策十年之研討」座談會
第三章  「世界史之哲學」的時代
    ——「世界史立場與日本」座談會
  一  「世界史之哲學」與京都學派
  二  為何是「世界史」?
  三  三木清與他們之間
  四  「世界史的日本」之發現
  五  「世界史使命」
  六  十二月八日與道義性生命力
第四章  詩改變世界秩序
    ——日本浪漫派與文學反叛
  一  昭和與浪漫主義式轉變
  二  「劍與詩」的叛亂
  三  「詩」的形成
  四  昭和的文學性反叛
  五  自然主義為何被否定?
第五章  東亞與「日本式和平」的構思
    ——「帝國之希求在於東亞之永久安定」
  一  「新秩序」聲明與「協同體」理論
  二  「昭和十三年」這一年
  三  何謂「新秩序」?
  四  「日本式和平」的構思
  五  什麼是他們的優先權?
第六章  何以如此感動于宣戰?
    ——在「支那事變」與「大東亞戰爭」之間
  一  十二月八日
  二  感動表明了什麼?
  三  「支那事變」的不透明性
  四  「支那事變」的意義

  五  開戰與錯誤的感動
  六  為何如此感動于宣戰?
第七章  即使戰爭無償而終
    ——保田與重郎的戰時與戰後
  一  對於失敗的假設
  二  為何是蒙疆?
  三  告別北京
  四  「現代」終結之戰
  五  歸我故園
  六  從負面底層進行的戰爭
  七  水稻種植與亞洲價值觀
第八章  日本現代批判與「奴隸論」視角
    ——竹內好與兩個魯迅
  一  歐洲的自我運動
  二  「竹內好」這一問題
  三  昭和十年代竹內好的魯迅
  四  昭和二十年代竹內好的魯迅
  五  「奴隸論」式的現代批判
第九章  「現代的超克」與戰爭的二重性
    ——竹內好與「永久戰爭」的理念
  一  「現代的超克」論及其再論
  二  戰爭的二重性(一)
  三  戰爭的二重性(二)
  四  日本近現代史的二重原理
  五  是否存在著「亞洲原理」?
  六  所謂「永久戰爭」
  七  戰後式「現代的超克」論
第十章  亞洲主義這一近現代日本的對抗軸
    ——日本近現代史與戰爭的二重性
  一  為何是兩場戰爭?
  二  「日華事變」並未解決
  三  日本近現代史的難關
  四  亞洲主義是什麼?
  五  對於亞洲主義的辯解式重構
  六  亞洲主義這一對抗軸
第十一章  什麼是由亞洲進行的超克?
    ——以《作為方法的亞洲》為中心
  一  竹內好的「六?年講稿」
  二  「作為方法的亞洲」
  三  「作為方法的中國」
  四  什麼是從亞洲出發的超克?
  五  再談「作為方法的亞洲」
後記
竹內好的「現代」話語(代譯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