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有大用的中國思想史(精)

  • 作者:(德)阿爾伯特·史懷哲|譯者:常晅
  • 出版社:江蘇人民
  • ISBN:9787214217110
  • 出版日期:2018/06/01
  • 裝幀:精裝
  • 頁數:261
人民幣:RMB 4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阿爾伯特·史懷哲著的《有大用的中國思想史(精)》從印度思想與中國思想的親緣關係、印度思想發展史等方面逐步過渡到中國思想史,探討了孔、孟、老、庄、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等各派思想在中國思想史上的作用和地位, 以獨特的視角解讀幾千年的中國思想發展歷程,豐富了中國思想史的寶庫。

作者介紹
(德)阿爾伯特·史懷哲|譯者:常晅
    阿爾伯特·史懷哲(Albert Schweitzer,1875-1965),20世紀重要德國思想家,1952年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一生共獲得9個博士學位,在神學、哲學、醫學、音樂四個領域均有建樹,提出了「敬畏生命」的倫理學思想,曾與愛因斯坦、羅素共同呼籲禁止核武器實驗。     1913年,史懷哲毅然捨棄歐洲的優越生活,來到位於非洲中部的奧果韋河流域(今加彭共和國所在地),建立了叢林診所,從事醫療援助工作,直至去世。他服務非洲人民近50年,因此獲得了「非洲聖人」的美譽。

目錄
Part 1  印度思想和中國思想的親緣關係
Part 2  印度思想發展史
Part 3  中國思想史
  第一章  發端,古代的源頭
  第二章  孔子
  第三章  道家神秘主義[老子,莊子,列子]
  第四章  墨子
  第五章  經典時代的批判性的思想家、詭辯家,楊朱
  第六章  孟子
  第七章  佛教在中國
  第八章  孔子學說的革新者
  第九章  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
  第十章  中國思想被歐洲認識
  第十一章  民間倫理(《感應篇》),新時期的道士倫理
  第十二章  中國思想同印度及歐洲思想的比較
  第十三章  自19世紀中期開始的危機
  第十四章  歐洲對中國思想新的興趣
參考文獻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