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文藝美學如何可能

  • 作者:王德勝
  • 出版社:南京大學
  • ISBN:9787305199615
  • 出版日期:2018/01/01
  • 裝幀:平裝
  • 頁數:345
人民幣:RMB 7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文藝美學如何可能》由王德勝著。
    圍繞文藝美學學科建構及其相關問題的討論已歷時數十年,作為一個迄今仍存有爭議的學科概念(或學科建構意識),在「不確定」中找尋確定,在「不確定性」中實現理論建構的現實意圖,是文藝美學本身具有強烈的學科建構意識而又積極地將美學、文學理論和藝術理論的對象視野綜台為自身研究範圍的基本體現。事實上,由於特定文化語境下的問題闡釋需要,中國的文藝美學研究從一開始便以自身的路徑選擇與確立,具體回應著文學藝術的現實問題,前所未有地聯結著文學藝術活動與人生現實的審美關係,在為文學藝術研究確定直面現實的理論方向的同時,也為美學、文學理論、藝術理論爭得了一片現實的生機。

作者介紹
王德勝
    王德勝,首都師範大學藝術與美育研究院院長、教授、博導。國家「萬人計劃」領軍人才、全國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重大項目首席專家等。兼任中華美學學會副會長、教育部藝術學理論類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高教學會美育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等。出版著作20余部,發表論文180余篇。

目錄
文藝美學:問題與希望
  一  「應時而生」的問題
  二  從學科形態轉向具體研究形態
文藝美學:定位的困難及其問題
  一  如何定位「文藝美學」
  二  對現有理論的分析
  三  文藝美學研究的重點問題
文藝美學的不確定性
  一  對象與路徑:不確定性的意味
  二  兼容的運思:不確定性作為確定化的根據
文藝美學:理論建設及其當代問題
  一  文藝的自律性訴求與文藝美學的提出
  二  「文藝美學」:合法性的疲軟
  三  文藝美學:學術資源及其特徵
  四  文藝美學研究的當代立場與問題意識
文藝美學:「雙重變革」與「集體轉向」
  一  學術思維與理論建構的變革
  二  超越「審美/非審美」二元對立的理論轉向
藝術審美的價值限度
  一  藝術「創造」神話的崇拜
  二  藝術審美價值效力的有限性
  三  藝術作為現實中人的心理補償
  四  藝術審美的有限性維度
大眾傳播與當代藝術狀況——當代藝術模式轉換的一種現實
  一  大眾傳播、日常生活與藝術模式轉換
  二  「傳播假相」與當代藝術選擇的困難
  三  四個關注點
走向大眾對話時代的藝術——當代審美文化理論視野中的藝術話題
  一  藝術:在曰常生活層面與大眾「對話」
  二  藝術:走向大眾對話的基本因素
  三  藝術:大眾對話時代的「跨越」
「技術本體化」:意義與挑戰——當代審美文化視野中的技術與藝術問題
  一  「技術本體化」的可能性
  二  重寫藝術概念
  三  「技術本體化」的魔咒
  四  「技術本體化」與審美文化研究策略
「儀式化」:大眾傳媒制度化時代的文學寫作
  一  「儀式化的寫作」
  二  「形象」即「意義」,「意義」即「形象」
  三  文學寫作的文化娛樂性效果
「娛樂神話」與傳媒時代的藝術經濟學
  一  「娛樂神話」的特徵
  二  「娛樂神話」生產的藝術經濟學屬性
文學研究:「后批評」時代的實踐轉向
  一  常識性觀念及其肢解
  二  「泛文本」立場及其「后性」特徵
  三  形象文化資料與文學研究的批評資源
重建美學與生活的關係
  一  美學的思想尷尬
  二  建構「生活的美學」

  三  生活現實的在先地位及其重新肯定
「去」之三味:中國美學的當代建構意識
  一  「去體系化」的美學態度
  二  「去本體化」的立場
  三  「去理性至上化」的理論傾向
美學的改變——從「感性」問題變異看文化研究對中國美學的意義
  一  「感性」問題的兩方面特性
  二  文化研究為中國美學帶來新可能
陳述「感性」與美學話語社會化
  一  直面人的感性生存權利
  二  美學話語社會化的兩個方面
回歸感性意義——日常生活關學論綱之一
  一  感性問題的新美學意涵
  二  「新感性價值本體」
  三  「日常生活美學」的闡釋指向
  四  美學話語社會化的當代前景
感性意義:日常生活的美學維度
  一  感性意義成就日常生活的美學維度
  二  日常生活的現實介入
視像與快感——我們時代日常生活的關學現實
  一  「眼睛的美學」
  二  「視像」的生產與消費
  三  新的美學話語
身體意識與美學的可能性
  一  破除「破除的恐懼」
  二  恢復「身體的自覺」
  三  美學的重新「確立」
「微時代」的美學
  一  「微時代」的文化徵象
  二  「微時代」的美學取向
「微時代」:「生活審美化」與美學的重構
  一  「生活審美化」的普泛實現
  二  「去邊界」的美學知識處境
  三  回到日常感受的出發點
「微時代」:美學批評的空間意識建構
  一  美學批評:空間意識傳統與「在場性」的缺失
  二  「微時代」:空間開放性與交互性
  三  「在場」的美學批評
「日常生活審美化」在中國
  一  關於「日常生活審美化」命題
  二  「日常生活審美化」的中國表徵
  三  「日常生活審美化」與「當代審美文化研究」
  四  日常生活與感性
  五  從「日常生活審美化」到「日常生活美學」
當下文化語境與藝術學學科建構的現實問題
  一  文化語境的「四化」
  二  藝術指向性變遷與藝術學學科建構的問題
  三  走向開放性體系建構
附:藝術的難題——藝術與人的斷想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