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社會學思維

  • 作者:王小章//陳宗仕
  • 出版社:浙江大學
  • ISBN:9787308177382
  • 出版日期:2018/02/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36
人民幣:RMB 45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一門學科的獨特魅力,往往集中地體現在這門學科獨特的思維方式上。但是,你可以用簡短的幾句話給一門學科下一個定義,卻不能以同樣的方式讓人真正明白這門學科的思維方式。這種思維方式不是直接能夠言傳的,而只能是自行感受默會的。而認識了解這門學科的代表性學者在一些具體問題上的思考,則是感受、默會這種思維方式的基本途徑。王小章、陳宗仕著的《社會學思維》羅列了七十九個問題,通過簡要敘述社會學史上相關學者對於這些問題的思考研究,讓讀者體會、領略體現在這些問題上的社會學的思維方式(thinking sociologically)。在闡釋一個個問題時,作者首先努力做到客觀地介紹相關學者對於這些問題所持的觀點,與此同時,也不排除在某些問題上表達作者自己的看法,特別是在一些有爭議的問題上。讀者可以按順序一個問題一個問題地看下去,也可以憑興趣選擇任何一個問題來閱讀並思考、質疑。

作者介紹
王小章//陳宗仕

目錄
一  導論
  1.社會學是在什麼樣的社會歷史背景下誕生的?
  2.社會學是研究什麼的?
  3.社會學是一門科學還是人文學科?
  4.如何理解社會學研究中的「價值中立」?
  5.如何看待知識分子和預設的關係?
  6.學術實踐如何超越其局限?
  7.如何理解社會學與社會的關係?
  8.如何養成社會學思維?
二  社會及歷史的性質
  9.唯實論與唯名論是如何理解社會的?
  10.怎樣理解行動與結構的關係?
  11.社會是一個有機體嗎?
  12.「社會實在」是社會建構的產物嗎?
  13.歷史發展有規律嗎?
  14.社會是圍繞某一中心原理作為整體運行的,還是組成社會的不同部門或系統分別圍繞各自的軸心法則運轉的?
  15.社會是靠什麼維繫的?
  16.社會為什麼會發生變遷?
  17.歷史是進化的還是循環的?
  18.在什麼意義上中國社會(及文化)是特殊的?
三  自我的性質
  19.自我是先驗的還是經驗的?
  20.「自我與社會是孿生兄弟」?
  21.「Id、Ego、Super-ego」還是「I、Self、Me」?
  22.如何看待角色與自我的關係?
  23.自我是「社會變色龍」嗎?
四  現代社會的起源、發展、擴張與後果
  24.現代資本主義是如何產生的?
  25.如何理解資本主義與現代性的關係?
  26.現代社會只有一個來源嗎?現代化只有一條道路嗎?
  27.政府在現代化進程中該發揮什麼作用?
  28.面對現代性的危機,是選擇終結現代性還是拓展現代性?
  29.什麼是后現代性,什麼是后現代主義?
  30.如何理解現代資本主義的文化矛盾?
  31.如何理解「風險社會」以及社會的「個體化」?
  32.全球化的機制和矛盾包括哪些?
  33.「社區的銷蝕」是必然的趨勢嗎?
  34.如何理解民主全球化與自由的關係?
  35.如何看待全球化帶來的「文化衝突」?
五  組織與制度
  36.各種形式的組織發展變遷的歷史趨勢是什麼?影響其發展變遷的機制是什麼?
  37.組織是有效的還是有效率的?
  38.組織的環境是外在決定的還是可以建構的?
  39.歷史、文化、情景是如何影響組織的?
  40.組織形式越來越趨同了嗎?組織制度化同構的機制有哪些?
  41.制度有哪些支柱性要素?制度是如何變遷的?影響制度變遷的因素有哪些?
  42.制度、結構和能動性的關係?
  43.什麼是實踐和實踐邏輯?
  44.合法性和知識分子在制度變遷中起何作用?
六  社會分化、衝突與權力

  45.怎樣認識社會分層現象?
  46.社會不平等是否隨著經濟發展先惡化而後自然改善?
  47.市場是道德的嗎,還是無關道德?
  48.如何認識社會交換與社會結構的關係?
  49.階級存在嗎?
  50.權力是如何產生和運行的?在什麼情況下被統治者會起而反抗權力?
  51.代表和符號統治的關係是什麼?
  52.如何看待慣習和理性在統治中的作用?
  53.符號如何構成權力?
  54.福柯、布迪厄如何理解權力與現代性的關係?
  55.語言是如何控制資本主義大眾的?
  56.知識分子在階級/分類鬥爭中的作用是什麼?
七  國家、市場與社會
  57.什麼因素推動了國家與市民社會的分離?
  58.國家與市民社會的分離給社會成員的「身份」帶來了什麼影響?
  59.馬克思和黑格爾分別是如何理解國家與市民社會的關係的?
  60.civil society:「文明社會」、「市民社會」抑或「公共社會」?
  61.civil society:公共社會還是能動社會?
  62.公共社會與國家政治結構的關係是什麼?
  63.市場是自我調節的嗎?社會是如何反抗市場的?
  64.隨著市場轉型,是否出現政治權力回報下降而市場權力回報上升?
  65.如何理解「社會資本」?它與「經濟資本」、「文化資本」的關係如何?
  66.社會是可以有計劃有目的地「建設」的,還是自我發育的?
  67.如何認識「結社」的意義?
八  文化、意識形態、宗教和理性
  68.在社會學理論中,文化是如何從結構的配角演變為主角的?
  69.文化有沒有等級序列?
  70.如何理解意識形態及其與現實的動力關係?
  71.意識形態的批判分析如何過渡到知識社會學?
  72.宗教與經濟的關係是什麼?
  73.宗教與公民運動的關係如何?
  74.多元文化是否意味著民主也是多元的?
  75.如何理解民族主義的複雜性以及中日韓民族主義?
  76.個人主義文化存在自我矛盾的悖論嗎?
  77.何謂啟蒙?
  78.何謂理性?
  79.社會共識可以形成嗎?
人名索引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