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全球史評論(第13輯)

  • 作者:編者:劉新成
  • 出版社:中國社科
  • ISBN:9787520319300
  • 出版日期:2017/12/01
  • 裝幀:平裝
  • 頁數:307
人民幣:RMB 7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全球史評論》由首都師範大學全球史研究中心於2008年創辦,劉新成教授擔任主編,致力於在中國歷史學界推進全球史的研究視野與方法,提倡有關跨文化、跨國家、長時段的歷史現象的研究,注重揭示令球視野中的文明互動與交往,探尋政治、經濟、文化諸方面的全球化進程,及其與地方特性的相互影響。
    劉新成主編的《全球史評論(第13輯)》收錄了《19世紀德國人類學視域中的澳大利亞原住民》《跨文化視野下詹姆斯·庫克與大洋洲原住民的互動》《18世紀末英國東方學家對印度形象的建構》等文章。

作者介紹
編者:劉新成
    劉新成,全國政協副主席,首都師範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曾任首都師範大學校長。主要研究方向為全球史、西歐中世紀史、英國議會史。著有《英國都鐸王朝議會研究》(修訂版為《英國議會研究(1485一1603)》)、《英國議會政治史》(合著)、《古代民主與共和制度》(合著)等,在《中國社會科學》《歷史研究》《世界歷史》《史學理論研究》《光明日報》、Journal of World History等刊物發表數十篇論文。

目錄
專稿
  戰爭、陰謀和愛情:區域網路中的埃及與赫梯關係(1350—1207BCE)
  迪佩什·查克拉巴蒂的「地方化歐洲」觀念
主題論文
  19世紀德國人類學視域中的澳大利亞原住民
  跨文化視野下詹姆斯·庫克與大洋洲原住民的互動
  作為他者的環境——早期殖民者對澳大利亞環境的認知與利用
  香料與中世紀西歐人的東方想象
  18世紀末英國東方學家對印度形象的建構
  戰後日本對「他者中國」的認知和想象
  「禮拜不鞭馬」:清末民初國人對英國動物保護的認知及初步實踐
  「高陞號事件」中的英國輿論——以《曼徹斯特衛報》為例的分析
  他者的言說:美國《紐約時報》對辛亥革命的報道
  從清末民初中國時局看1917年俄國革命的地緣政治影響
評論
  漢學主義範式的空間結構——以《哈佛中國史》為中心的考察
  人類學、世界體系理論與全球史編纂——評《人類學與全球史:從部落到現代世界體系》
  寶典抑或廢紙?——中世紀埃及與敘利亞社會經濟史的文書史料
書評
  評詹姆斯·貝里奇、約翰·達爾文等(編)《全球史的前景》
  評人江昭《第二次世界大戰在亞洲及太平洋的起源》
  評堀田江理《亞洲主義與日本的戰爭(1931—1945)》
  評邁克爾·威利《浪漫的遷徙:地方、國家及跨國的疏離感》
  評卡倫·奧賴利《陽光海岸的英國人:跨國身份和地方社群》
  評卡蒂亞·安圖內斯等(編)《探尋荷蘭帝國:代理商、網路和機構(1600—2000)》
  評卡爾·布里奇、肯特·費奧多羅維奇《不列顛世界:流散、文化與認同》
  評孔飛力《他者中的華人:中國近現代移民史》
  評彼得·弗林科潘《絲綢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
學術信息
  全球視野下的城市空間、記憶與文化——華東師範大學歷史系跨學科工作坊綜述
  文明互動視角下的中國一中東歐合作——「第二屆中外文明互動學術討論會」綜述
Contents and Abstracts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