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荀子(國學經典全注全譯)(精)

  • 作者:(戰國)荀子|校注:駱賓
  • 出版社:中國文聯
  • ISBN:9787519020804
  • 出版日期:2016/10/01
  • 裝幀:精裝
  • 頁數:465
人民幣:RMB 30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荀子是戰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也是先秦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荀子思想綜合了戰國道家、墨家、名家、法家諸家的成分,對儒學做了創造性的發展。
    《荀子(國學經典全注全譯)(精)》一書作為政論散文的典範,在思想內容上屬有為而作,不尚空言,在語言表達上宏論滔滔,博辯無礙,在寫作手法上巧譬博喻,聯類無窮。這些都給中國古代政論散文的發展樹立了很好的榜樣,對歷代政論散文都產生了很大影響。

作者介紹
(戰國)荀子|校注:駱賓
    荀子(約公元前313—前238年),名況,戰國時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文學家。趙國人。當時人們尊稱他荀卿,漢代因避宣帝諱,寫作孫卿。早年曾遊學于齊國,廣泛接觸各派學說。到過秦國、燕國,回過趙國。在齊襄王在位時(公元前283年一前265年),荀子第二次回到齊國,「荀卿最為老師。」他三次被推為祭酒(年高望重者)(《史記·孟子荀卿列傳》)。在范雎相秦期間(公元前266年一前255年),荀子到秦國見過秦昭王。昭王問:「儒無益於人之國?」荀子回答說:「儒者在本朝則美政,在下位則美俗,儒之為人下如是矣。」(《儒效》)。「應侯(范雎)問孫卿子日:入秦何見?』』荀子回答說:「形勝」「百姓朴」、「百吏肅然」、士大夫「明通而公」,朝廷「聽決百事不留」,「治之至」;然而「殆無儒」,是「秦之所短」。由於秦國實行法治,荀子以儒治國的思想就行不通了。齊人有人讒言荀子,於是荀子離開了齊,來到楚國。公元前255年被任為蘭陵令。但有人認為荀子對楚國來講是個危險。所以荀子又辭楚來到趙國,趙國拜其為上卿。後來楚國有人向楚相春申君進言請荀子回楚。於是春申君派人請回荀子,復任蘭陵令。公元前238年,春申君被李園殺害,荀子罷了官。不幾年荀子去世,死後葬于蘭陵。他是戰國末期儒家學派中的大師,蒙恬、李斯、韓非都是他的學生。

目錄
勸學篇第一
修身篇第二
不荀篇第三
榮辱篇第四
非相篇第五
非十二子篇第六
仲尼篇第七
儒效篇第八
王制篇第九
富國篇第十
王霸篇第十一
君道篇第十二
臣道篇第十三
致士篇第十四
議兵篇第十五
強國篇第十六
天論篇第十七
正論篇第十八
禮論篇第十九
樂論篇第二十
解蔽篇第二十一
正名篇第二十二
性惡篇第二十三
君子篇第二十四
成相篇第二十五
賦篇第二十六
大略篇第二十七
宥坐篇第二十八
子道篇第二十九
法行篇第三十
哀公篇第三十一
堯問篇第三十二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