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哲學談話錄(精)/兩希文明哲學經典譯叢

  • 作者:(古羅馬)愛比克泰德|總主編:包利民//章雪富|譯者:吳欲波//郝富強//黃聰聰
  • 出版社:中國社科
  • ISBN:9787520306973
  • 出版日期:2017/08/01
  • 裝幀:精裝
  • 頁數:322
人民幣:RMB 65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在一個你無法把握的世界里,你能否讓自己有限的一生散發出人性的極度光輝?在古代西方,這是斯多亞派哲學家最為關注的問題。由愛比克泰德的學生阿里安(Arrian)彙集其老師的即席言談而成的這本《哲學談話錄》,為我們展現的正是這位命途多舛的斯多亞派哲學家對人生至善的理性探討,教誨我們智者應如何順應人的本性而生活。

作者介紹
(古羅馬)愛比克泰德|總主編:包利民//章雪富|譯者:吳欲波//郝富強//黃聰聰
    愛比克泰德(Epictetus,約公元55—135年),羅馬時期斯多亞派三大著名哲學家之一。童年時被賣至羅馬為奴,為奴期間曾師從當時著名的斯多亞派哲學家魯福斯(Servius Sulpicius Rufus)學習哲學。他身體孱弱,一腿殘疾。公元68年獲釋為自由人,爾後在羅馬建立其學同。愛氏約于公元89年或92年被羅馬皇帝圖密善驅逐出羅馬,移居尼戈坡里斯(Nicopolis)后,甘守清貧,繼續主持他的哲學學校。

目錄
2016年再版序
2004年譯叢總序
中譯者序
第一卷
  阿里安(Arrian)的開場白
  1.關於我們能控制的和不能控制的事物
  2.一個人如何在所有的時候都保持其本性
  3.從「天神是人的父親」這個命題怎麼推出相關的結論?
  4.關於進步
  5.反學園派
  6.論天意
  7.關於歧義的前提、假言論證以及這類東西的使用
  8.沒有受過教育的人的推理能力並不總能免於謬誤
  9.如何從「我們同神有親緣關係」這個命題進而推出相關的結論?
  10.論羅馬那些一心想高陞的人
  11.關於親情
  12.關於知足
  13.怎樣做才能使每件事情都合乎眾神之意?
  14.神俯察萬民
  15.哲學承諾什麼?
  16.關於神之天意
  17.必不可少的推理技藝
  18.我們不應該和誤入歧途的人生氣
  19.應當如何應對專制者?
  20.理性能力如何思考它自己?
  21.論那些想受人仰慕的人
  22.關於我們的「把握性概念」
  23.對伊壁鳩魯的回答
  24.我們應該如何和困難作鬥爭?
  25.關於相同論題
  26.生活的準則是什麼?
  27.外部表象有多少種產生形式,以及我們應該做好何種準備加以應對?
  28.我們不應該和人生氣;什麼是人類的小事和大事?
  29.論堅定
  30.在困境中,我們應該準備好的幫助是什麼?
第二卷
  1.自信和謹慎並不衝突
  2.論平靜
  3.答那些向哲學家舉薦人的人
  4.答在通姦中曾經被抓的人
  5.慷慨與謹慎如何和諧共處?
  6.關於無關緊要的事物
  7.一個人應該如何使用占卜?
  8.什麼是「好」的真正本質?
  9.我們未能履行一個人的職責,卻選擇了哲學家的職業
  10.如何通過一個人的身份來揭示一個人的義務?
  11.哲學的開端是什麼?
  12.關於論證的技藝
  13.關於焦慮不安
  14.與納索的談話

  15.論那些一旦形成判斷就固執己見的人
  16.我們未運用我們對事物的「好」與「壞」之判斷
  17.我們應該怎樣讓「事先的理解」適應具體情況?
  18.我們必須怎樣與我們的外部表象作鬥爭?
  19.論那些只在口頭上接受哲學家教誨的人
  20.反伊壁鳩魯主義者與學園派
  21.談前後不一致
  22.談友誼
  23.談表達能力
  24.答某個被他認為是沒有價值的人
  25.邏輯如何是必要的?
  26.錯誤的顯著特徵是什麼?
第三卷
  1.關於個人的裝飾
  2.一個追求進步的人必須從事的研究領域;我們忽視了最重要的東西
  3.什麼是好人不得不關注的問題?什麼是我們應該練習的主要對象?
  4.答在劇院里不合宜地支持喝彩的人
  5.答那些因病離校的人
  6.一些零散的話
  7.與自由城市的帝國執行官的談話,此人是一個伊壁鳩魯主義者
  8.我們應該如何訓練自己面對感覺表象?
  9.答某位打算到羅馬參加訴訟的雄辯家
  10.我們應該怎樣忍受疾病?
  11.一些零散的話
  12.關於訓練
  13.孤獨狀態的含義;孤獨的人是哪一種人
  14.一些零散的話
  15.我們應該審慎地處理每件事情
  16.一個人應該謹慎地社交
  17.關於天意
  18.我們不應該為任何消息所煩擾
  19.俗眾的立場是什麼?哲學家的立場又如何?
  20.從所有外部事物中都能獲益是可能的
  21.論那些不經意地開始演說職業的人
  22.論作為一個犬儒主義者
  23.答那些為了炫耀的目的而討論和閱讀的人
  24.我們不應該渴求不在我們控制之下的事物
  25.答那些沒有達到目標的人
  26.答那些害怕短缺的人
第四卷
  1.論自由
  2.論社交
  3.論值得交換之物
  4.答渴望平靜生活的人
  5.反對爭鬥與殘暴
  6.答因受到憐憫而煩惱的人
  7.論擺脫害怕
  8.反對隨便披哲學家外衣的人
  9.論變得無恥之徒
  10.應該輕視的東西,應該重視的東西

  11.論潔凈
  12.論注意力
  13.批評隨便說出自己事情的人
譯名對照表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