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自體心理學導論/心理咨詢與治療系列

  • 作者:(美)彼得·A.萊塞姆|譯者:王靜華
  • 出版社:輕工
  • ISBN:9787518415601
  • 出版日期:2017/10/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30
人民幣:RMB 4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彼得·A.萊塞姆著的《自體心理學導論》綜述性兼導論性自體心理學論著行文流暢,邏輯清晰,概念與理論的論述有起始、有演進、有對比,似乎撥開重重眩暈迷霧、端見廬山風景。在本書中,各章在必不可少地與弗洛伊德經典精神分析相關概念並列比較論述的同時,還涉及相關的后科胡特時期的自體心理學觀點,並在第9章和第10章介紹了「動機系統理論」和「主體間性」——這兩個理論的發展與自體心理學緊密相連,乃至被認為是自體心理學的分支。在第8章中討論了科胡特的思想和社會文化背景,附錄中回顧了費倫齊、巴林特、費爾貝恩和溫尼科特早於科胡特提出的許多關鍵思想。這些無疑都極大地擴展並推進了對自體心理學觀點的理解,而在這樣的背景性信息之下,我們也更容易理解自體心理學的精神分析治愈之道。

作者介紹
(美)彼得·A.萊塞姆|譯者:王靜華

目錄
前言
第1章  緣起
第2章  自戀概念的重構
  弗洛伊德定義的自戀
  科胡特對自戀的解釋
  自戀發展路線
  自戀的成熟
  自體心理學對羞恥的強調
第3章  自體與自體客體
  自體和自體客體的關係
  自體心理學基石——自體客體
  科胡特自體客體概念的演化
  科胡特定義的自體
  自體的成分
  自體客體需要
  鏡映自體客體需要
  理想化自體客體需要
  科胡特的雙極自體
  另我或孿生自體客體體驗需要
  自體客體體驗通常是單一的還是複合的?
  自體客體概念的演變
  自體一統整
第4章  共情
  自體心理學對共情的強調
  對自體心理學的共情的常見誤解
  自體心理學對共情的概念化
  共情過程
  共情的最新概念化
第5章  自體心理學如何看待心理成長和治療行為
  自體的強化
  結構化
  科胡特的結構化理論:自體客體需要的恰到好處的
  挫折促成轉變內化作用
  自體心理學內部對科胡特結構形成概念的批評,以及替代的
  結構建立概念
  矯正性情感體驗或矯正性自體客體體驗
  代償結構
  治愈過程的自體一解放
第6章  自體一體驗疾患和障礙的精神病理學
  自體心理學的精神病理學
  自體心理學如何看待病理核心
  崩潰焦慮
  科胡特重新概念化的俄狄浦斯病理
  自體心理學的癥狀學
  自體心理學對創傷的理解
  自體心理學的缺陷概念
  問題組織原則和過程
  自體心理學對性慾化和性變態的理解
  科胡特對物質濫用和成癮的理解
  后自體心理學關於成癮的觀點

第7章  臨床過程
  自體心理學治療原理
  自體心理學如何理解阻抗/防禦並與之工作
  破裂及修復的重要性和必然性
  自體心理學的移情概念
  移情的鏡映自體客體維度
  自體心理學的詮釋過程
  恰到好處的回應
  反移情
  自體狀態的夢
  從實證模型到建構模型的範式轉移對自體心理學臨床
  實踐的影響
  從驅力降低到關係模型的範式轉移對自體心理學臨床
  實踐的影響
第8章  思想人文和社會文化對科胡特的影響
  頌揚個體主體性對科胡特的影響
  科學探索模型的轉變對科胡特的影響
  近代物理學對科胡特的影響
  人文藝術對科胡特的影響
  科胡特的精神分析背景
  科胡特對自我心理學的異議
  科胡特在《內省、共情與精神分析》一文中的論點
  關於精神分析認識論論戰的歷史背景
第9章  主體間性
  主體間理論的發展
  主體間理論的基本概念
  主體間理論的心理治療原則
  主體間理論不是一個精神分析理論
  主體間理論關於精神病理髮展的觀點
  主體間理論者重新概念化無意識
  主體間理論的治療促進要素
  主體間理論的移情和反移情
  主體間理論的治療作用
  主體間理論與自體心理學的對比
第10章  動機系統理論
  與生理需求相關的心理調節動機系統
  依戀動機系統
  探索和自信動機系統
  厭惡動機系統
  感官一陛欲動機系統
  案例片段
第11章  自體心理學的攻擊
  自體心理學的自戀和攻擊的關係
  科胡特的自戀性暴怒概念
  后科胡特對自體心理學攻擊觀點的貢獻
第12章  自體心理學視角
  自體心理學的發展性和關係性
  自體心理學的發展性和關係性觀點對臨床感受性的塑造
  自體心理學的人類相互依存視角對臨床感受性的塑造
  自體心理學的關係視角與其他精神分析理論的比較

  自體心理學關注主體性對臨床感受性的塑造
  治療樂觀主義是自體心理學感受性的特徵
第13章  自體心理學對精神分析理論和實踐發展的貢獻
附  錄  影響自體心理學的先驅理論家及其理論觀點
  影響科胡特的先驅理論家
  費倫齊先於自體心理學的理論觀點
  巴林特先於自體心理學的理論觀點
  費爾貝恩先於自體心理學的理論觀點
  溫尼科特先於自體心理學的理論觀點
參考文獻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