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新月(一種同人期刊與自由媒介的綜合透視)

  • 作者:史習斌
  • 出版社:中國社科
  • ISBN:9787520304818
  • 出版日期:2017/08/01
  • 裝幀:平裝
  • 頁數:168
人民幣:RMB 4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新月》月刊是20世紀二三十年代同人自由媒介的典型代表。史習斌著的這本《新月(一種同人期刊與自由媒介的綜合透視)》以傳播學理論為基本框架,採用文學研究和文化研究的雙重視角,對《新月》月刊進行了系統研究。首先,對《新月》創刊之前的「五四」時期的媒介生態進行了總體考察,以弄清其所處的媒介環境。其次,深入探討了《新月》在媒介主體、媒介體制、傳播方式和受眾特點等方面作為同人自由媒介的獨特性。再次,對《新月》的媒介內容進行了分析和細讀,將以《新月》為陣地的論爭、政論和文學領域作為重點,集中探討「同人寫作」的獨特方式及由此形成的「同人文學」和「同人文化」現象。最後,從媒介影響來看,《新月》形成了新月同人文學的獨特風貌,加固了同人文化精神,拓展了言論空間的尺度,擴大了公共領域的邊界。《新月》月刊的媒介勝質、運作方式和發展歷程,在當時和當下都有著積極的意義和價值,本書力圖通過歷史還原呈現《新月》月刊和新月同人的歷史價值與現實意義。

作者介紹
史習斌
    史習斌,男,文學博士,副教授,廣東省「千百十工程」校級培養對象,廣東省寫作學會會員。2010年于華中師範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博士畢業後到嶺南師範學院任教。先後在《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民族文學研究》《當代作家評論》等刊物發表學術論文三十多篇,在《民族文學》《延河》《寫作》等刊物發表小說、散文、詩歌等百余篇。著有《隔岸的燈火》(暨南大學出版社2015年版)、《文學批評與文本聚焦》(鄭州大學出版社2017年版)、《藍色的旋律——湛江當代詩歌評點》(合著,暨南大學出版社2015年版)等。

目錄
緒論
第一章  「五四」前後的媒介生態
  第一節  現代媒介的發生
    一  媒介技術的進步
    二  媒介制度的成型
    三  媒介從業者的職業化與專業化
    四  現代傳媒企業的形成
  第二節  「五四」前後媒介所處的歷史背景
    一  政治鬆動
    二  經濟刺激
    三  教育發展與文化解凍
  第三節  「五四」前後媒介的整體格局
    一  媒介形式:報紙、期刊和圖書
    二  媒介內容:啟蒙與革命
    三  自由媒介的出場
第二章  《新月》月刊的媒介構成和傳播方式
  第一節  《新月》月刊的媒介主體特點
    一  同人群體:「群」的力量的集合
    二  精英姿態下的啟蒙意識
    三  紳士風度背後的秩序理性
  第二節  《新月》月刊的媒介體制
    一  股份合作制:非官方的經濟屬性
    二  集體編輯制:合作與獨立的雙重原則
  第三節  《新月》月刊的傳播方式
    一  一體化:協作共贏的「營銷」策略
    二  《新月》月刊的受眾構成與傳播特點
第三章  《新月》月刊的媒介內容
  第一節  批評論爭
    一  人性論與階級論:文學之爭
    二  翻譯之爭
  第二節  政論與時論
    一  主張人權呼喚自由
    二  爭取法治提倡民主
  第三節  《新月》文學
    一  純正與理性:形式與情感的雙重節制
    二  愛情表達:永恆人性的書寫
    三  鄉土與底層:非「新月」的《新月》文學
  第四節  同人寫作:媒介內容的生產方式
    一  同人寫作的類型
    二  同人寫作的意義與影響
第四章  《新月》,月刊的媒介影響
  第一節  自由主義的移植和培育
    一  《新月》月刊與「新月派」
    二  「新月派」與自由主義
  第二節  公共空間的開拓和公共領域的建構
    一  平社、《平論》與公共空間的開拓
    二  《新月》的言論空間拓展與公共領域建構
結語
參考文獻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