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中國古代包裝藝術史(精)

  • 作者:朱和平
  • 出版社:人民
  • ISBN:9787010175133
  • 出版日期:2016/12/01
  • 裝幀:精裝
  • 頁數:796
人民幣:RMB 19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朱和平著的《中國古代包裝藝術史(精)》從縱橫兩條線索對我國古代包裝藝術的歷史演進進行了全面梳理,以歷史發展的縱向線索,探討了古代包裝在各個歷史階段的發展狀況和藝術特色,深刻闡述了包裝藝術與社會、經濟發展以及傳統文化的內在關係,總結了各個歷史階段的包裝藝術的風格,揭示了中國古代包裝藝術從起源、發展至現代轉型期間的衍變軌跡;以地域性、民族性的文化發展為橫向線索,從研究中國古代包裝的造型、裝飾、材質、工藝等設計要素入手,以中原漢民族的包裝藝術為基點,對比研究了各地域之間、各民族之間的包裝在藝術展現方式上的異同。

作者介紹
朱和平
    朱和平,男,博士,湖南工業大學博士生導師,二級教授。全國優秀教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湖南省社會科學「百人工程專家」,湖南省藝術學省級學科帶頭人,湖南省首屆教學名師。兼任中國包裝教育委員會副主任、湖南省設計藝術家協會副主席。     完成全國藝術科學「十一五」規劃課題、全國古籍整理出版規劃領導小組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藝術學項目、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項目、湖南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等多個國家級、省部級科研課題。出版著作21種,主編國家規劃教材4種,發表論文200余篇,多次榮獲湖南省優秀教學成果獎一等獎和二等獎。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關於包裝概念及其演變
  第二節  包裝藝術與人類社會發展的關係
  第三節  科學技術的演進對包裝發展的影響
  第四節  包裝在古代社會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五節  包裝藝術史研究的現狀及意義
第二章  史前包裝考述
  第一節  包裝的起源
  第二節  設計藝術第一次飛躍對包裝藝術發展的意義
  第三節  考古出土史前包裝實物及其文化闡釋
  第四節  史前包裝藝術的特徵、意義及發展緩慢原因探析
第三章  夏商西周時期的包裝
  第一節  奴隸制經濟形態下的包裝藝術
  第二節  設計藝術第二次飛躍對包裝藝術的影響
  第三節  考古出土所見夏商西周時期的包裝實物
第四章  春秋戰國時期的包裝
  第一節  政治、經濟和文化多元化格局對包裝發展的影響
  第二節  「買櫝還珠」與包裝的畸形發展
  第三節  以漆器為特色的包裝藝術
  第四節  青銅材質包裝容器包裝功能的回歸與新的藝術形式
  第五節  其他包裝形態的緩慢發展
第五章  大一統的秦漢時期的包裝
  第一節  秦漢統治政策及主流經濟思想對包裝的影響
  第二節  包裝範疇的進一步擴大及形式的多樣化
  第三節  漆制包裝的盛行及其原因
  第四節  邊疆地區包裝的發展及風格特徵
第六章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包裝
  第一節  魏晉南北朝歷史特徵及其與包裝的關係
  第二節  瓷器的正式燒制對包裝的意義
  第三節  佛教和外來藝術對包裝發展的影響
  第四節  中國包裝藝術對西域地區和國外的影響
第七章  隋唐五代十國時期的包裝
  第一節  設計藝術第三次飛躍對包裝的影響
  第二節  隋唐五代經濟的繁榮與包裝的發展
  第三節  宮廷包裝與民間包裝的分野及宗教包裝的崛起
  第四節  民族地區包裝的發展及表現
第八章  兩宋時期的包裝
  第一節  宋代商品經濟的發展與商品包裝的大量出現
  第二節  包裝裝潢的商品性及風格特徵
  第三節  瓷質包裝容器的發展與紙包裝的大量運用
  第四節  考古所見其他材質包裝和繪畫作品中所見兩宋包裝
第九章  遼、金和西夏政權下的包裝
  第一節  遼、金和西夏政權的社會經濟及生活方式
  第二節  遼國包裝
  第三節  金國包裝
  第四節  西夏國包裝
第十章  元代時期的包裝
  第一節  元代政治、經濟、文化特徵及對包裝的影響
  第二節  元代包裝藝術
  第三節  元代包裝藝術的特徵

第十一章  明清時期的包裝
  第一節  中國古代包裝發展集大成時期
  第二節  明清宮廷包裝
  第三節  明清民間包裝
  第四節  明清時期少數民族的包裝
附錄  圖片資料來源一覽表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