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中國碳排放與低碳發展(精)

  • 作者:魏一鳴//劉蘭翠//廖華
  • 出版社:科學
  • ISBN:9787030514288
  • 出版日期:2017/03/01
  • 裝幀:精裝
  • 頁數:264
人民幣:RMB 13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隨著中國國際和國內環境的變化,低碳發展已經從全球氣候變化談判的國際減排要求,轉變為國內轉型發展的內生動力,也是實現經濟、氣候、環境和社會協調發展的必然要求。中國作為最大的碳排放國家,由於城鎮化、工業化、國際化和現代化程度的進一步提高,今後一段時期內,高碳鎖定效應仍將繼續存在,面臨發展階段難以逾越、碳排放總量面臨達峰、能源消費結構以煤炭為主、技術相對落後、區域碳排放差異較大、城鎮化背景下高碳排放基礎設施的擴張等諸多挑戰。因此,低碳發展不僅需要融入國家重要發展戰略和決策,更要統領生態文明建設、新型城鎮化建設等重大政策。魏一鳴、劉蘭翠、廖華等編著的《中國碳排放與低碳發展》圍繞低碳發展,系統研究碳排放與經濟增長方式、居民消費、重點工業部門、城鎮化、交通、區域發展、國際貿易、技術與政策、低碳城市等重大問題,深入剖析不同領域和部門二氧化碳排放動態變化,提出中國碳排放達峰前和達峰后兩個不同階段低碳發展的建議。
    本書適合能源與環境及應對氣候變化領域的政府公務人員、企業管理人員、高等院校師生、科研人員及相關的工作者閱讀。

作者介紹
魏一鳴//劉蘭翠//廖華

目錄
前言
第1章  氣候變化與低碳發展
  1.1  低碳發展的內涵
    1.1.1  低碳發展的基本特徵是低能耗、低排放和低污染
    1.1.2  低碳發展本質上是一種經濟社會發展模式
    1.1.3  低碳發展強調經濟制度和社會制度的創新
    1.1.4  低碳發展倡導意識形態的轉變
  1.2  世界碳排放格局
    1.2.1  全球碳排放總體上持續增長
    1.2.2  電力、交通、製造業碳排放量占總量的80%
    1.2.3  煤炭利用是主要的碳排放源
    1.2.4  近20年碳排放增量主要來自中國和印度
  1.3  減緩氣候變化的國際形勢
    1.3.1  氣候變化導致的影響和風險越來越顯著
    1.3.2  世界各國面臨將溫升控制在2℃以內的挑戰
    1.3.3  國家自主貢獻減排承諾將成為2020年氣候治理新秩序構建的基礎
    1.3.4  氣候變化成為世界各國多邊和雙邊合作的重要內容
  1.4  世界主要國家低碳發展戰略動態
    1.4.1  歐盟提出2030年減排40%的承諾
    1.4.2  英國率先踐行低碳經濟
    1.4.3  日本倡導低碳社會計劃
    1.4.4  美國提出低碳經濟戰略
    1.4.5  發達國家實施低碳城市和社區示範
  1.5  中國低碳發展的戰略需求
    1.5.1  政府提出了2030年左右碳排放達峰的目標
    1.5.2  低碳發展是生態文明建設的核心內容
    1.5.3  低碳發展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重要途徑
    1.5.4  低碳技術和產品服務發展將引領新的經濟增長點
    1.5.5  我國的溫室氣體減排壓力將伴隨著經濟發展長期存在
    1.5.6  國內能源安全和環境污染倒逼高碳經濟增長方式低碳化轉型
  1.6  中國低碳發展面臨的挑戰
    1.6.1  低碳發展需要與新型工業化、城鎮化、信息化和農業現代化高度融合
    1.6.2  碳排放總量面臨達峰
    1.6.3  以煤為主的巨大能源消費量短期內改變
    1.6.4  技術水平相對落後導致低碳生產後備不足
    1.6.5  區域碳排放差異較大
    1.6.6  快速城鎮化進一步刺激高碳排放型基礎設施的擴張
    1.6.7  低碳發展的法律法規政策與制度尚未健全
第2章  碳排放與經濟發展關係研究
  2.1  世界主要國家碳排放與經濟發展關係現狀分析
    2.1.1  世界人均碳排放持續增長,但增速低於經濟增速
    2.1.2  高收入國家高排放低增長,低收入國家低排放高增長
    2.1.3  部分發達國家已出現人均碳峰值,發展中國家仍在增長
  2.2  世界主要國家碳排放與經濟發展歷史演變特徵
    2.2.1  碳排放與經濟發展關係具有非線性特徵
    2.2.2  人均碳排放量在人均GDP 2.2萬美元左右趨緩
  2.3  本章小結
第3章  中國碳排放基本特徵研究
  3.1  碳排放現狀
    3.1.1  煤炭利用的碳排放占能源消費碳排放的80%

    3.1.2  碳排放總量占全球的20%以上且人均碳排放超過歐盟平均水平
    3.1.3  碳排放強度相對於1980年下降了75%
    3.1.4  工業碳排放幾乎占全球工業碳排放的一半
    3.1.5  城鎮化發展高碳特徵顯著
  3.2  碳排放年度動態變化特徵
    3.2.1  人均GDP和人口增長是碳排放的主要驅動力
    3.2.2  工業增加值變化決定了產業結構對碳排放的影響
    3.2.3  碳排放強度下降有效減緩了碳排放增速
  3.3  碳排放的行業關聯分析
    3.3.1  建築安裝工程總額推動了主要排放行業的碳排放增長
    3.3.2  建築業對鋼鐵、建材等行業的剛性需求導致了主要排放行業的碳排放增長
  3.4  本章小結
第4章  居民消費與低碳發展
  4.1  居民消費的直接碳排放
    4.1.1  居民直接碳排放持續增加,城鄉人均排放差距逐漸縮小
    4.1.2  城鎮居民私人交通碳排放增速快,取暖製冷和炊事熱水碳排放占比多
    4.1.3  農村居民私人交通碳排放增速高於城鎮居民,取暖製冷碳排放未來增加潛力較大
  4.2  居民消費的間接碳排放
    4.2.1  城鎮居民消費的間接碳排放明顯高於農村居民
    4.2.2  高收入城鎮居民的人均間接碳排放是低收入農村居民的7倍
  4.3  碳排放約束下的最優消費模式
    4.3.1  固體廢棄物排放控制的協同效果顯著
    4.3.2  最優模式應降低對紡織、造紙等7種商品的消費需求
  4.4  居民碳排放未來趨勢
    4.4.1  居民直接碳排放增長空間
    4.4.2  居民消費的間接碳排放展望
  4.5  本章小結
第5章  重點工業部門與低碳發展
第6章  城鎮化與低碳發展
第7章  交通碳排放與低碳發展
第8章  區域碳排放與低碳發展
第9章  國際貿易中的碳排放
第10章  低碳發展技術
第11章  低碳發展政策評估與模擬
第12章  碳排放權交易
第13章  典型城市的低碳發展:以試點城市為例
第14章  中國低碳發展戰略思考
參考文獻
附表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