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如果生活背叛了我們我們還擁有什麼

  • 作者:(英)西奧多·澤爾丁|譯者:易伊//田碧菲
  • 出版社:廣東人民
  • ISBN:9787218113296
  • 出版日期:2017/01/01
  • 裝幀:平裝
  • 頁數:326
人民幣:RMB 42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如果生活背叛了我們我們還擁有什麼》是一本關於探索人生藝術的文集,由28篇散文組成。初讀本書就像踏入探索生活的旅程:兩個迥然不同的靈魂如何碰撞,才能夠產生影響巨大、惠及萬世的思想遺產。
    在本書中,澤爾丁決定重新評估人生之樂的價值,通過描述來自不同社會階層和學術領域的歷史人物的真實生活,實現了作者與讀者的互動。他將世界各地偉大思想家和普通人的生平加以濃縮:從唯美主義者到資本家、從東方到西方,這部作品囊括了科學家和藝術家、窮人和富人、古代人與現代人的人生哲思。
    澤爾丁用一生的時間做出的哲學研究告誡讀者:人生的真諦並不僅限於孜孜尋求平庸、安全的避風港,也包括探尋那些隱秘、無法言說以及被世人遺忘的人生經驗。我們將跨越金錢、偏見、虛偽、誤解的阻礙,意識到思想能夠構築深刻的交流,宗教令不同人種結成強大的聯盟而非令其殘殺,以及工作如何能夠變得更有趣、更有意義。
    作者西奧多·澤爾丁在審視「生存之樂趣、痛苦與挑戰」之時,讀者會受到現實的鼓舞。通過深入探討「活著的意義是什麼」,澤爾丁與讀者分享了數則名人軼事與其獨到見解。他將人物傳記與哲學巧妙地聯繫在一起,兩種文學形式如流水般肆意轉換。即便本書並非如你所願探究了生活之隱趣,也至少提供了可供欣賞的哲學思想盛宴。

作者介紹
(英)西奧多·澤爾丁|譯者:易伊//田碧菲
    「當代巴爾扎克」西奧多·澤爾丁:     《星期日獨立報》:21世紀對人類未來影響力最大的40位思想家之一     《時代周刊》:世界上最權威的法國專家     《今日管理》;英國最傑出的知識分子之一     《快公司》:國際思想領導者     西奧多·澤爾丁(Theodore Zeldin),17歲時畢業於倫敦大學,之後在牛津大學攻讀近代史,協助建立了牛津大學的聖安東尼奧學院並在該學院擔任了13年院長,現為該學院榮譽研究員、牛津大學外籍院士、英國社會科學院和歐洲學院知名史學家,任Oxford Muse基金會主席。     澤爾丁對法國近代史素有研究,他是一名出色的學者、有才情的作家,因其觀察入微的寫作本領和細緻詼諧的筆觸,被譽為「當代巴爾扎克」。其著作主要關注人類個體以及人類在各方面的情感,代表作有《情感的歷史》《法國人》。在每一本著作中,澤爾丁都從不同角度闡述了,如今的人類能夠做到哪些數世紀之前的先民所不能之事。

目錄
前言  在思考中書寫人生
溯源時間長河,擷取精神碎片
沉思:最繁重的勞動
第一部分  交流的藝術
  第1章  人生最大的冒險是什麼?
    愚昧,人類無法根除的頑疾
    生活是一次沒有盡頭的旅行
    人生是一支越燃越短的蠟燭嗎?
  第2章  何為虛度一生?
    有理想的人如何定義理想?
    用自傳書寫人生態度
    評判自己的一生是最困難的事
  第3章  人類如何辨偽去妄?
    怎樣才能深入了解他人,甚至自己?
    我們是誰?
  第4章  如果生活背叛了我們,我們還擁有什麼?
    命運的嘲弄:電影巨匠未竟之作
    藝術,順從與叛逆的結合體
    激發彼此想象力的繆斯
  第5章  窮人對富人的忠告
    用仁慈回報社會的殘忍
    重新定義富人
    擺脫孤立!來自社會透明人的吶喊
  第6章  富人對窮人的忠告
    「金錢是最低廉的信仰」
    如何欣賞他人,包括與我們志趣不同的人?
  第7章  世界上有多少種自殺方式?
    藝術家的遺言:重塑世界
    嫉妒、貪婪和傲慢自大是無法痊愈的慢性病
第二部分  虛構之物:國家與宗教
  第8章  沒有信仰的人如何理解有信仰的人?
    智慧與神學的巔峰——人文思想與普適價值合二為一
    在分歧中尋找融合:交流、傾聽與理解
  第9章  宗教將如何演變?
    統一的宗教信仰是建立政府的前提?
    如何將自己的信仰投于實踐?
  第10章  如何克服偏見?
    如何處理生活中的混亂與意見分歧?
    塑造人類對不同藝術的審美品位
  第11章  預言、擔憂與未來之思
    未來,回到原點?
    現實中的歷史溫度
  第12章  嘲諷是非暴力對抗的最有效形式嗎?
    幽默能夠成為暴力反抗的替代選擇嗎?
    嘲諷暴政:民眾的語言暴力
  第13章  如何培養幽默感?
    怎樣冷靜地看待世界?
    在諷喻與教化間徘徊
    幽默,源於普通人的生活
  第14章  為什麼身在祖國,也沒有歸屬感?

    逃離焦慮、平凡、歧視、懶惰與無知
    你,要到哪裡去?
  第15章  一個人可以同時愛幾個國家?
    人類是從屬於社會關係的物種?
    愛國主義和世界主義之間有什麼關係?
    世界公民:跳出狹義愛國主義
  第16章  為何總是懷才不遇、無人欣賞,像行屍走肉那般活著?
    失敗,通向成功的另一條路
    迷失於政治信仰的羔羊
    變為現實的理想——吞噬希望的蠕蟲
第三部分  兩性之間
  第17章  兩性戰爭
    性別歧視,自然選擇還是人為製造?
  第18章  靈魂伴侶的替代品是什麼?
    我們都是突變體?
    困於集體與規則中的個人主義
    私人生活,逃離壓力的避風港
  第19章  另外一場性愛革命能夠實現嗎?
    婚姻,原是愛情天堂!
    中國的壓抑、印度的奔放與雅典的排斥
    如何改變人類對性的理解?
第四部分  生活與工作,夢想與現實
  第20章  除了自我表現之外,藝術家還有哪些人生目標?
    藝術:拉近陌生人的距離
    消除文明隔閡的交流媒介
    藝術能夠拯救那些被工作折磨的普通人?
  第21章  哪些事比成為領導者更有趣?
    「事業的野心使人備受痛苦」
    說服他人接受自己的觀點
    目標的真諦是什麼?
  第22章  努力工作的意義
    「榨取他人身上最後一絲利潤」
    如何優雅地度過一生?
  第23章  哪些謀生方式更有趣?
    賣家居,更賣生活
    創造自己的未來
  第24章  我們在酒店里還可以做哪些事?
    欣賞矛盾性是建立有效人際交往的基礎?
    旅行與人性的交集
    廣交益友的「實驗室」
  第25章  年輕人能夠從長輩那裡獲得哪些人生經驗?
    「更強大、更真實的我愉快地自殺了」
    應對恐懼的方法並不限於抵抗
第五部分  逝者如斯,惜時之嘆
  第26章  除了保持心態年輕之外,如何對抗衰老?
    最快樂的事——擁有愛人的陪伴
    細節雕琢人生品質
  第27章  怎樣獲得有價值的知識?
    無知:全新的歷史階段
    最重大的發現全部來自「不期而遇」

  第28章  活著的意義是什麼?
    生命的目的——繁衍或死亡?
    超越馬斯洛需求層次論的幸福樣本
    理解死亡才能理解生命?
後記:如何尋找精神慰藉?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