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對空言說(傳播的觀念史)/大學譯叢

  • 作者:(美)約翰·杜翰姆·彼得斯|譯者:鄧建國
  • 出版社:上海譯文
  • ISBN:9787532772797
  • 出版日期:2017/01/01
  • 裝幀:平裝
  • 頁數:409
人民幣:RMB 6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在當今社會,傳播扮演著至關重要而叉獨一無二的角色。
    約翰·杜翰姆·彼得斯所著的《對空言說(傳播的觀念史)/大學譯叢》一書,以廣泛的跨學科的人文視角,向讀者展現了傳播的觀念史,它不僅闡述了傳播觀念的歷史沿革,而且旁徵博引,論及歷史、哲學、宗教、文化乃至法學與技術史領域,將傳播的視域追溯至西方思想中那些最根本的問題。既體現了傳播學研究的人文取向,也以一種通俗大眾的表達方式激發了公眾對傳播學的興趣。
    《對空言說》為突破美國實證主義傳播學研究傳統提供了可行的路徑,也因此成為傳播思想史的奠基之作。該書在2000年榮膺美國傳播學會獎,這是美國傳播學界的最高獎項,並在傳播學界乃至公眾之間激發起廣泛的對話。

作者介紹
(美)約翰·杜翰姆·彼得斯|譯者:鄧建國
    約翰·杜翰姆·彼得斯,美國當代著名的媒介史家、傳播理論家和傳播哲學家,艾奧瓦大學克雷格·貝爾德講席教授、國際傳播學會(ICA)會員。先後獲美國人文基金會、富布賴特基金以及利華修姆信托基金的研究資助。《對空言說:傳播的觀念史》是其最著名的作品。彼得斯的其他作品還有《奇雲:元素媒介的哲學》《取悅深淵:自由言說與自由傳統》等。

目錄
序論:交流之難題
  一、「交流」的歷史性
  二、「交流」的多義性
  三、20世紀20年代:傳播學的論爭
  四、二戰以來「交流」的技術性話語和治療性話語
第一章  兩種交流觀:對話與撒播
  一、《斐德羅篇》中的對話和愛欲
  二、對觀福音中的撒播
第二章  錯謬之緣起:奧古斯丁.洛克和招魂術
  一、「交流」觀念的基督教根源
  二、洛克:「交流」之意義從物質到精神的轉變
  三、「心靈融合」交流觀之社會影響:19世紀的催眠術和招魂術
第三章  一個更強有力的精神視野:黑格爾、馬克思和克爾愷郭爾
  一、黑格爾的交流觀:「承認」
  二、作為媒介的貨幣:馬克思vs.洛克
  三、克爾愷郭爾的交流觀:「匿名」
第四章  生者的幻象及與死者的對話
  一、記錄性媒介vs.傳輸性媒介
  二、詮釋學:一種與死者的交流方式
  三、死信:無法發出的訊息
第五章  去追求真正的聯繫,抑或去跨越鴻溝
  一、唯心主義:人與人之間的森嚴壁壘
  二、是欺騙還是接觸?詹姆斯論靈異研究
  三、伸出手去觸摸人:電話的奇異之處
  四、廣播:作為撒播vs.作為對話
第六章  機器、動物與外星人:各種不可交流性
  一、圖靈測試與肉體/愛欲的不可超越性
  二、動物及人類對非人生靈的共情
  三、人類與外星人的交流
結語:用手擠呀
  一、交流註定充滿溝壑
  二、接收者擁有的特權
  三、交流的陰暗面
  四、觸覺與時間的不可化約性
附錄:妙語摘抄
致謝
譯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