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新文學史(第2輯)/新文學史譯叢

  • 作者:編者:(美)芮塔·菲爾斯基|譯者:史曉潔
  • 出版社:浙江大學
  • ISBN:9787308153300
  • 出版日期:2015/12/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46
人民幣:RMB 52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芮塔·菲爾斯基主編的《新文學史》(New Literary History)是由美國弗吉尼亞大學主辦的一份文學史與文學評論雜誌,在國際人文學術刊物影響力名列前5%,主要刊發有關文學史、文化批評、思想史等方面文章,作者除文學史家外,還包括如哈貝馬斯、弗雷德里克·詹姆遜、海登懷特等學術大家,在世界文學、史學、文化批評界有著舉足輕重的位置。
    第2輯彙集《新文學史》雜誌2011年至2012年發表的具有重大影響力的文章,它們具有原創性、廣泛的感染力以及淵博知識等特點,旨在論述被忽視的或者未被充分研究過的話題。本專輯文章都出自頂級學者之手,它們為文學研究和更廣泛的人文學科打開了新的方向。

作者介紹
編者:(美)芮塔·菲爾斯基|譯者:史曉潔
    芮塔·菲爾斯基(Rita Felski),《新文學史》前主編,弗吉尼亞大學英文系教授,美學、文學理論、女性主義理論、文化研究等領域的傑出學者。     代表作:《批判的限度》《現代性的性別》《文學之用》《女性主義之後的文學》《創製時間:女性主義理論與后現代文化》《超越女性主義美學:女性主義文學與社會變遷》等。     2000年,獲美國現代語言學會頒發的威廉·帕克·賴利獎。     2010年,獲古根海姆獎。

目錄
1.沒有藝術會怎樣?
2.親近過去:歷史觀與社會計算
3.任性的部分:問題性格還是性格的問題
4.拿破崙會怎麼做?:歷史、小說及反事實構想中的角色
5.文化生態學和中國的《哈姆雷特》們
6.「語境臭了!」
7.事件與歷史解釋:關於語境化局限性的思考
8.后殖民研究和氣候變化的挑戰
9.后殖民依然存在
10.一個精心鍛造的破裂的鎚子:面向對象的文學批評理論
11.革命性反情緒是如何煉成的
12.通往歐洲未來的爭勝模式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