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戰爭論(全新插圖普及本)

  • 作者:(德)卡爾·馮·克勞塞維茨|編者:艾躍進
  • 出版社:中國工人
  • ISBN:9787500861645
  • 出版日期:2015/10/01
  • 裝幀:平裝
  • 頁數:323
人民幣:RMB 36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作者介紹
(德)卡爾·馮·克勞塞維茨|編者:艾躍進

目錄
作者自序
初版序
說明
第一章  論戰爭的性質
  第一節  什麼是戰爭
    戰爭的定義
    戰爭在抽象領域趨向極端
    戰爭暴力趨向極端的傾向在現實中的修正
    作為戰爭最初動機的政治目的是蓋然性計算中的重要因素
    軍事行動產生間歇將使戰爭趨向緩和
    戰爭在人類各種活動中最近似賭博
    戰爭無非是政治通過另一種手段的繼續
    理論上的結論:戰爭是奇怪的三位一體
  第二節  戰爭的目的和手段
    戰爭的目的是打垮敵人
    現實戰爭中達到戰爭目的的方法
    戰爭的唯一手段是戰鬥
    消滅敵人軍隊始終是比其他手段更有效的手段
  第三節  軍事天才
    軍事天才是各種精神力量的和諧結合
    軍事天才的構成
    統帥應具備極高的精神力量
  第四節  戰爭阻力
    戰爭中的危險
    戰爭中的勞累
    戰爭中的情報
    戰爭中的阻力
    關於戰爭阻力的總結
第二章  論戰爭理論
  第一節  軍事藝術的區分
    軍事藝術有廣義和狹義之分
    狹義的軍事藝術分為戰略和戰術
  第二節  關於軍事理論
    以往死板的戰爭理論都應當批駁
    研究戰爭理論必須包含精神因素
    戰爭理論應該是一種考察
    統帥與戰爭理論的關係
  第三節  軍事藝術或軍事科學
    軍事藝術/軍事科學
    戰爭是一種人類交往行為
  第四節  方法主義
    邏輯層次的劃分:方法和方法主義
    作戰中按方法和方法主義辦事非常重要
  第五節  批判
    批判的含義
    批判的基礎和任務
    批判者及進行批判時應注意的問題
  第六節  關於史例
    史例的作用
    運用史例的四個著眼點

    選用史例應注意的問題
第三章  戰略概論
  第一節  戰略及其要素
    戰略
    戰略要素
  第二節  精神要素
    精神要素是戰爭中最重要的問題之一
    軍事藝術理論必須考慮精神因素所占的比重
  第三節  主要的精神力量
    軍隊的武德
    膽量
    堅忍
  第四節  數量上的優勢
    數量上的優勢是最普遍的制勝因素
    在決定性地點取得絕對、相對優勢
  第五節  出敵不意與詭詐
    出敵不意
    詭詐
  第六節  兵力集中
    空間上的兵力集中
    時間上的兵力集中
  第七節  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戰略預備隊及其使用
    兵力的合理使用
    幾何要素
    軍事行動中的間歇
    現代戰爭的特點
    戰爭中的緊張與平靜
第四章  戰鬥
  第一節  戰鬥
    引言
    現代會戰的特點
    戰鬥概論
    戰鬥的意義
    戰鬥是否需經雙方同意
  第二節  戰鬥與時間的關係
    戰鬥的持續時間
    決定戰鬥勝負的時刻
    夜間戰鬥
  第三節  主力會戰
    決定主力會戰勝負的時刻
    主力會戰勝利的影響
    主力會戰的運用
  第四節  追擊與退卻
    戰略上利用勝利的手段
    會戰失敗后的退卻
第五章  軍隊
  第一節  軍隊概要
    軍隊的兵力:戰區、軍團和戰局
    軍隊的編組

    軍隊的戰鬥隊形
  第二節  軍隊的行軍與駐紮
    前衛與前哨
    先遣部隊
    野營
    行軍
    舍營
  第三節  軍隊後勤
    給養
    作戰基地
    交通線
  第四節  軍隊與地形的關係
    地形
    制高
第六章  防禦
  第一節  進攻與防禦及其相互關係
    進攻和防禦
    進攻和防禦在戰術/戰略範圍的比較
    進攻的向心性和防禦的離心性
    戰略防禦的特點
    進攻和防禦的相互作用
  第二節  防禦手段與方式
    防禦的手段
    抵抗的方式
    防禦會戰
    防禦陣地及其類型
  第三節  防禦系統及樣式
    要塞防禦
    山地防禦
    江河防禦
    沼澤、泛濫地及森林地區防禦
    單線式防禦
    國土的鎖鑰
  第四節  翼側活動
    戰略翼側活動的劃分
    威脅交通線的翼側活動
    威脅退卻線的翼側活動
  第五節  向本國腹地退卻
    主動向本國腹地退卻的含義、作用及優缺點
    主動向本國腹地退卻應具備的條件
    主動向本國腹地退卻的實施原則
  第六節  民眾武裝
    人民戰爭的歷史和意義
    民眾戰爭應具備的條件
    運用民眾戰爭的原則
  第七節  戰區防禦
    戰區防禦
    逐次抵抗
    不求決戰的戰區防禦
第七章  進攻

  第一節  進攻概論
    從進攻與防禦的關係看進攻
    戰略進攻的特點
    戰略進攻的目標
    進攻的頂點
    消滅敵人軍隊
  第二節  幾種進攻方式
    進攻會戰
    渡河
    對防禦陣地的進攻
    對營壘的進攻
    山地進攻
    對單線式防線的進攻
    沼澤、泛濫地和森林地區的進攻
    對要塞的進攻
  第三節  戰區進攻及相關
    機動
    戰區進攻
    對運輸隊的攻擊
    對舍營的敵人的軍隊的進攻
    牽制性進攻
    入侵
  第四節  關於勝利的頂點
    勝利產生於物質和精神力量的總優勢
    進攻時導致力量增減的原因
    進攻轉為防禦的幾個問題
第八章  戰爭計劃
  第一節  引言
  第二節  絕對戰爭和現實戰爭
    戰爭概念轉變的原因
&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