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皇權不下縣(清代縣轄政區與基層社會治理)/新史學&多元對話系列

  • 作者:胡恆
  • 出版社:北京師大
  • ISBN:9787303190669
  • 出版日期:2015/05/01
  • 裝幀:平裝
  • 頁數:391
人民幣:RMB 69.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由胡恆所著的《皇權不下縣(清代縣轄政區與基層社會治理)/新史學&多元對話系列》一書圍繞明清之際基層社會治理模式轉型這一核心問題,由清代州縣佐雜官的分轄及在此基礎上形成的縣轄政區為切入點,以順天府、廣東、四川南部縣、江南、福建、甘肅、新疆等典型區域為個案,探討了清代縣轄政區的淵源、類型、空間分佈及其與基層行政、法律實踐、市鎮管理、錢糧徵收、州縣置廢、地區開發的複雜關係,力圖從中國本上行政實踐中尋找到清末以來縣以下區劃的歷史淵源,對在學術界影響較大的「皇權不下縣」等相關理論假說也予以反思,並以「經世致用」為旨歸,對現今「縣轄市」改革提出若干建議。

作者介紹
胡恆
    胡恆,男,1984年生,河南省上蔡縣人,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副教授,兼任清史研究所副所長、《清史研究》副主編、《新史學》集刊學術秘書,2020—2021年為斯坦福大學Waltez H.Schorenstein亞太研究中心訪問學者。主要從事清史、歷史地理學、數字人文等方面的教學與研究,主持「數字清史實驗室」(清史數據共享平台)建設。已經出版專著《皇權不下縣?——清代縣轄政區與基層社會治理》,在《歷史研究》《近代史研究》《清史研究》《文史》《新亞學報》等期刊發表學術論文30余篇,著述獲得教育部第八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青年獎、第二屆普隱人文學術獎、第四屆譚其驤禹貢基金優秀青年歷史地理論著獎(論文類二等獎)等獎項。

目錄

緒論
  一、為什麼要提出縣以下區劃的研究
  二、「縣轄政區」的提出及其對「皇權不下縣」論說之意義
  三、既有研究、史料評述與總體思路
第一章  清代州縣「分防」制度與縣轄政區的類型
  一、定額觀念與清代地方行政中的「分防」制度
  二、清代縣轄政區的類型
第二章  清代縣轄政區的設置、變革及其空間分佈
  一、宋元明時期縣轄政區的萌芽
  二、清代縣轄政區的設置與變革
  三、縣轄政區的空間分佈:以巡檢司為中心
第三章  京畿之地:京縣大興、宛平的佐雜分防與地方治理
  一、大興、宛平的分防佐雜官設置及轄地變遷
  二、分防佐雜官與地方社會
  三、唯一的一部巡檢司志——《齊家司志略》
第四章  次縣轄區:「司」的設立與明清廣東基層行政
  一、明代粵東之盜、巡檢司及其與保甲之關係
  二、佐治鄉都:清代捕巡各官的分轄與「司」的設立
  三.閑曹與冗官?——捕巡官員及其行政實踐
  四、「司」作為一種地域觀念的呈現
  五、「司」、「汛」關係蠡測:文武協同下的地方治理體系
  六、余  論
  附:捕屬再考
第五章  分司細故:《南部檔案》所見縣丞、巡檢司及其政務運行
  一、清代南部縣轄政區的設置與變遷
  二、縣轄政區行政職能的行使及與地方社會的關係
  三、南部縣轄政區的「典型性」與「普遍性」:再論佐雜的司法
  許可權
第六章  市鎮管理:基於江南蘇松二府佐雜分防為例的商榷
  一、  明清市鎮中的「國家」存在——一個問題史的回溯
  二、佐雜官的分防及其轄地——以蘇松二府為中心
  三、走出江南:關於佐雜分防與市鎮管理的新認識
第七章  經征錢糧:福建、甘肅分征佐貳的形成及其運作
  一、福建「分征縣丞」的設置及其成因
  二、「經征錢糧」所引起的知縣、縣丞權力分野
  三、分征縣丞與分守縣丞
  四、甘肅佐貳分防趨勢及其成因
  五、經征錢糧與分征佐貳職責之完備
  六、「分縣誌」、「分州志」的編修與地域觀的形成
  七、佐貳分征的個別授權與有限分佈
第八章  轄區轉換:州縣置廢與縣轄政區
  一、新縣設置與縣轄政區:清末設省中的新疆與東三省
  二、改土歸流、地區開發與雲貴縣轄政區
  三、清代州縣裁撤、善後處置與縣轄政區
  四、佐雜分防與新縣、舊縣的地域融合
第九章  清代佐雜的新動向與鄉村治理的實際
  一、何謂「皇權不下縣」
  二、縣以下的職官體系及其性質
  三、國家在鄉村的政權建設始於何時?——基於中國本土實踐的考察

第十章  清代縣轄政區實踐與當代「縣下轄市」改革臆想
  一、當代「縣下轄市」改革的討論
  二、清代「縣轄政區」的實踐經驗分析
  三、「縣下轄市」改革臆想
附錄  《清史稿·地理志》分防佐雜項校正
徵引文獻
後記
圖表目錄
表2-1:清初財政收支狀況
表2-2:雍正朝巡檢司數量年度變化
表2-3:雍正年間移設鄉村州縣佐貳數量變化
表2-4:廣東佐雜設立與衛所裁併舉例
表2-5:雍正末分防鄉村之佐貳
表2-6:光緒朝東北、新疆、台灣巡檢司數量變化
表2-7:宣統三年全國巡檢出身統計
表2-8:嘉慶、宣統朝各省區巡檢司數量比較
表2-9:宣統末縣屬巡檢設置率
表3-1:光緒《順天府志》《?鎮》部分所載佐雜官的統轄情況
表3-2:光緒《順天府志》所載大興縣佐雜官統轄村鎮情況
表4-1:《明史.地理志》廣東各府、直隸州巡檢司數量
表4-2:《籌海圖編》所記廣東沿海巡檢司
表4-3:明代廣東省南海縣巡檢司
表4-4:清代廣東佐貳移駐時間
表4-5:嘉慶二十五年廣東州廳縣佐雜官及分防數量
表4-6:光緒時期廣東全省佐雜及其分防轄地
表4-7:咸豐四年南海縣各堡實征米總數
表4-8:香山縣社倉貯谷數量
表4-9:廣東部分方志中捕巡轄區圖一覽
表4-10:廣東部分州縣汛塘與縣轄政區數量比較
表4-11:清代巡檢司弓兵員額舉例
表5-1:清代南部縣課井及幫輸井數量變化
表5-2:南部縣富村驛巡檢司官役清冊
表6-1:震澤縣典史、二巡檢司分轄區
表6-2:吳江縣巡檢司轄地
表7-1:乾隆十六年福建分征縣丞養廉銀變化
表7-2:福建分征縣丞移駐時間
表7-3:福建省分征縣丞、州同及所屬州縣征解之地丁銀對比
表7-4:宣統三年福建縣丞分佈及其性質
表7-5:甘肅分征佐貳設置時間
表7-6:現存清代分縣誌一覽
表7-7:民國初甘肅省分征佐貳撤併改隸一覽
表7-8:清代蠲免錢糧中的佐雜轄區
表8-1:明代巡檢司升縣
表8-2:光緒《會典事例》中府屬巡檢一覽
表8-3:東北三省由縣轄政區升州縣一覽
表8-4:清至民國貴州部分縣轄政區沿革
表8-5:清代撤併未復之縣
表8-6:清代省而復置之縣
表8-7:舊縣被裁后佐雜官的移駐情況
表8-8:清代鄉學設置

表9-1:各省佐雜官分駐鄉村數量
圖1:清代分防趨勢與新式政區、准政區的萌生
圖2:清初朝邑縣大慶關位置示意圖
圖3:雍正朝巡檢司數量年度變化圖
圖4:雍正五年會澤縣分防圖
圖5:清末巡檢司分佈圖
圖6:宣統三年江蘇各府巡檢司數
圖7:清末江蘇各區域巡檢司及地域範圍比例
圖8:宣統三年順天府城屑範圍
圖9:1820年廣東省分防佐雜分佈圖
圖10:《廣東全省輿圖局飭發繪圖章程》中關於「司」的繪法的規定
圖11:四川南部縣轄政區示意圖
圖12:《震澤鎮巡檢司所轄全圖》
圖13:福建內地分征縣丞分佈圖
圖14:甘肅省分征佐貳分佈圖
圖15:《呼圖壁縣丞圖》
圖16:《柯坪縣丞圖》
圖17:「永北直隸廳經歷」官印
圖18:「鎮雄州分防彝良州同」官印
圖19:《苗蠻圖冊》中所繪羅斛之地「葫蘆苗」
圖20:廣東香山縣小黃圃巡檢司印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