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水泥工藝技術(第2版十二五職業教育國家規劃教材)

  • 作者:肖爭鳴
  • 出版社:化學工業
  • ISBN:9787122212009
  • 出版日期:2015/01/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57
人民幣:RMB 36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肖爭鳴主編的《水泥工藝技術(第2版十二五職業教育國家規劃教材)》以硅酸鹽水泥生產工藝過程及應用為主線,重點介紹了新型干法水泥生產技術,同時介紹了原料及預均化技術、生料製備技術、生料均化技術、熟料?燒技術、水泥製成技術、硅酸鹽水泥的性能及應用、水泥生產質量控制和其他通用水泥生產技術。
    本書系「十二五」職業教育國家規劃教材,經全國建材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審定,主要作為高等學校建築材料類專業的教材,也可作為材料科學與工程、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專業的教材;也可供水泥行業的工程技術人員、企業管理人員、崗位技術人員閱讀和參考,並可作為職工培訓教材。

作者介紹
肖爭鳴

目錄
第1章  緒論
  1.1  水泥的起源與發明
    1.1.1  膠凝材料的定義和分類
    1.1.2  膠凝材料發展簡史
    1.1.3  水泥的發明
  1.2  水泥的定義和分類
  1.3  水泥在國民經濟中的作用
  1.4  水泥工業的發展概況
    1.4.1  世界水泥工業的發展概況
    1.4.2  中國水泥工業的發展概況
  1.5  水泥工業的環境保護
    1.5.1  水泥工業的環境污染和治理
    1.5.2  水泥工業的可持續發展
第2章  硅酸鹽水泥生產技術
  2.1  硅酸鹽水泥生產概述
    2.1.1  硅酸鹽水泥熟料
    2.1.2  混合材料
    2.1.3  石膏
    2.1.4  硅酸鹽水泥生產技術要求
  2.2  硅酸鹽水泥的生產工藝
    2.2.1  生產過程
    2.2.2  生產方法
    2.2.3  水泥生產方法的選擇
  2.3  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的技術特徵
    2.3.1  新型干法水泥生產技術
    2.3.2  新型干法水泥生產工藝流程
    2.3.3  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的特點
    2.3.4  新型干法水泥生產工序
  2.4  硅酸鹽水泥熟料的組成
    2.4.1  熟料的化學組成
    2.4.2  熟料的礦物組成
    2.4.3  熟料的物理性能要求
    2.4.4  化學成分與礦物組成間的關係
    2.4.5  熟料礦物的特性
  2.5  硅酸鹽水泥熟料的率值
    2.5.1  石灰飽和係數
    2.5.2  硅率
    2.5.3  鋁率
    2.5.4  熟料率值的控制
  2.6  熟料礦物組成的計算與換算
    2.6.1  硅酸鹽水泥熟料礦物組成的計算
    2.6.2  熟料化學組成、礦物組成與率值的換算
第3章  原料及預均化技術
  3.1  水泥生產用主要原料
    3.1.1  石灰質原料
    3.1.2  黏土質原料
  3.2  水泥生產用輔助原料
    3.2.1  校正原料
    3.2.2  燃料
    3.2.3  低品位原料和工業廢渣的利用

  3.3  礦山開採
  3.4  原料破碎與烘乾、輸送與儲存
    3.4.1  破碎
    3.4.2  烘乾
    3.4.3  輸送與儲存
  3.5  原料的預均化
    3.5.1  均化與預均化的基本概念
    3.5.2  原燃材料的預均化
  3.6  提高原料預均化效果的主要措施
第4章  生料製備技術
  4.1  生料的配料及計算
    4.1.1  基本概念
    4.1.2  配料計算
  4.2  生料粉磨工藝技術
    4.2.1  粉磨流程及特點
    4.2.2  生料粉磨系統的發展特點
    4.2.3  生料的粉磨細度及顆粒分佈要求
  4.3  立式磨在生料粉磨中的應用
    4.3.1  立式磨的發展歷史
    4.3.2  立式磨系統
    4.3.3  立式磨的特點
    4.3.4  立式磨的操作控制要點
  4.4  生料粉磨系統的調節控制
    4.4.1  物料配比控制
    4.4.2  磨機負荷自動控制
    4.4.3  溫度控制
    4.4.4  壓力控制
    4.4.5  控制磨內通風量
    4.4.6  根據出磨氣溫來調節噴水量或輔助熱風溫度
    4.4.7  控制粉磨液壓
    4.4.8  控制出磨生料細度
    4.4.9  選擇合理的擋抖圈高度
    4.4.10  搞好輥式磨密封,提高入磨氣體負壓值
    4.4.11  開車喂料程序控制
    4.4.12  料倉料位指示控制
    4.4.13  增濕塔出口氣體溫度控制
第5章  生料均化技術
  5.1  生料均化的基本原理
    5.1.1  生料均化的意義
    5.1.2  生料均化的基本原理
    5.1.3  均化過程的基本參數
  5.2  生料均化的主要設施
    5.2.1  生料均化庫的發展
    5.2.2  生料粉氣力攪拌的基本部件
    5.2.3  生料均化庫的主要設施
  5.3  生料均化的工藝技術
    5.3.1  淮海水泥廠生料均化工藝
    5.3.2  國外某水泥廠生料均化工藝
    5.3.3  冀東水泥廠生料均化工藝
    5.3.4  寧國水泥廠生料均化工藝

    5.3.5  生料均化系統的前饋控製法
  5.4  提高生料均化效果的途徑
    5.4.1  充氣裝置故障及防止措施
    5.4.2  入庫生料成分的控制
第6章  熟料?燒技術
  6.1  概述
  6.2  生料在?燒過程中的物理化學變化
    6.2.1  乾燥
    6.2.2  脫水
    6.2.3  碳酸鹽分解
    6.2.4  固相反應
    6.2.5  熟料燒結
    6.2.6  熟料冷卻
  6.3  懸浮預熱技術
    6.3.1  懸浮預熱技術
    6.3.2  懸浮預熱技術的優越性
    6.3.3  懸浮預熱器的構成及功能
    6.3.4  旋風預熱器
  6.4  預分解技術
    6.4.1  預分解技術
    6.4.2  預分解窯的特點
    6.4.3  分解爐內氣、固流運動方式及功能
    6.4.4  新型分解爐型及結構分析
    6.4.5  分解爐與窯連接方式
  6.5  迴轉窯技術
    6.5.1  迴轉窯的功能
    6.5.2  迴轉窯的發展歷程
    6.5.3  預分解窯工藝帶的劃分
    6.5.4  物料在窯內的工藝反應
  6.6  熟料冷卻技術
    6.6.1  熟料冷卻機的功能及發展
    6.6.2  熟料冷卻機的作業原理
    6.6.3  冷卻機的性能指標
    6.6.4  篦式冷卻機的分類及其發展
    6.6.5  國產第三代篦冷機
  6.7  預分解窯技術的生產控制
    6.7.1  預分解窯生產中重點監控的主要工藝參數
    6.7.2  預分解窯工藝控制的自動調節迴路
    6.7.3  中央控制室簡介
    6.7.4  預分解窯異常狀況調控及其故障處理
  6.8  新型干法水泥生產技術的發展
    6.8.1  世界超大型水泥熟料預分解窯的發展狀況
    6.8.2  中國超大型水泥生產技術的發展
第7章  水泥製成技術
  7.1  水泥粉磨工藝技術
    7.1.1  硅酸鹽水泥的製成工藝
    7.1.2  水泥組成材料的工藝處理及要求
    7.1.3  水泥組成材料的配比
    7.1.4  水泥粉磨細度
    7.1.5  水泥粉磨系統

    7.1.6  當前水泥粉磨技術和設備發展的情況
  7.2  管球磨粉磨技術
    7.2.1  管球磨粉磨的基本流程
    7.2.2  提高管球磨水泥粉磨系統產量和質量的技術途徑
  7.3  立式磨在水泥粉磨中的應用
    7.3.1  概述
    7.3.2  立式磨粉磨流程及特點
    7.3.3  影響立式磨產質量的主要因素
    7.3.4  磨機運行中的操作與監控
    7.3.5  可能出現的問題及解決的方法
  7.4  擠壓粉磨技術
    7.4.1  概述
    7.4.2  擠壓粉磨系統的工藝流程
    7.4.3  擠壓粉粉磨系統主機性能與特點
    7.4.4  擠壓粉磨工藝的選擇
    7.4.5  選擇擠壓粉磨工藝應採取的技術措施
  7.5  水泥的儲存與發運
    7.5.1  水泥儲存與均化
    7.5.2  水泥的發運
第8章  硅酸鹽水泥的性能及應用
  8.1  硅酸鹽水泥的凝結時間
    8.1.1  凝結速度
    8.1.2  緩凝機理及其適宜摻量的確定
    8.1.3  假凝現象
    8.1.4  調凝外加劑
  8.2  硅酸鹽水泥的強度
    8.2.1  強度的產生和發展
    8.2.2  影響水泥強度的因素
  8.3  硅酸鹽水泥的體積變化與水化熱
    8.3.1  體積變化
    8.3.2  水化熱
  8.4  硅酸鹽水泥的耐久性
    8.4.1  抗滲性
    8.4.2  抗凍性
    8.4.3  環境介質的侵蝕
    8.4.4  鹼集料反應
    8.4.5  耐久性的改善途徑
  8.5  硅酸鹽水泥的應用
    8.5.1  普通混凝土及其應用
    8.5.2  高強混凝土及其應用
    8.5.3  高性能混凝土及其應用
    8.5.4  泵送混凝土及其應用
    8.5.5  流態混凝土及其應用
    8.5.6  輕集料混凝土及其應用
    8.5.7  纖維混凝土及其應用
    8.5.8  聚合物混凝土及其應用
    8.5.9  配製砂漿
    8.5.10  水泥製品
第9章  水泥生產質量控制
  9.1  原燃材料的質量控制

    9.1.1  石灰石的質量控制
    9.1.2  黏土質原料的質量控制
    9.1.3  鐵質校正原料的質量控制
    9.1.4  燃料的質量控制
    9.1.5  礦化劑、晶種的質量控制
    9.1.6  原燃材料的預均化
  9.2  生料的質量控制
    9.2.1  生料製備的質量要求
    9.2.2  入磨物料的質量控制
    9.2.3  出磨生料的質量控制
    9.2.4  入窯生料的質量控制
  9.3  熟料的質量控制
    9.3.1  熟料控制項目
    9.3.2  熟料的管理
  9.4  水泥質量控制
    9.4.1  水泥製成質量控制項目與指標
    9.4.2  出磨水泥的管理
    9.4.3  出廠水泥的質量管理
    9.4.4  水泥出廠手續及售后服務
第10章  其他通用水泥生產技術
  10.1  混合材料的種類及質量要求
    10.1.1  混合材料的種類及作用
    10.1.2  粒化高爐礦渣
    10.1.3  火山灰質混合材料
    10.1.4  粉煤灰質混合材料
    10.1.5  其他混合材料
  10.2  普通硅酸鹽水泥
    10.2.1  定義與代號
    10.2.2  組分材料要求
    10.2.3  強度等級
    10.2.4  生產技術要求
    10.2.5  試驗方法與檢驗規則
    10.2.6  生產過程與控制
    10.2.7  普通水泥的性能與應用
  10.3  礦渣硅酸鹽水泥
    10.3.1  礦渣硅酸鹽水泥的定義
    10.3.2  礦渣硅酸鹽水泥的強度等級及技術要求
    10.3.3  礦渣水泥的生產
    10.3.4  礦渣水泥的水化和硬化
    10.3.5  礦渣水泥的性能和用途
    10.3.6  提高礦渣水泥質量的主要途徑
  10.4  火山灰質硅酸鹽水泥
    10.4.1  生產技術要求
    10.4.2  配製工藝
    10.4.3  火山灰質硅酸鹽水泥混合材料的摻加量
    10.4.4  火山灰質硅酸鹽水泥的水化硬化
    10.4.5  火山灰質硅酸鹽水泥的性能與用途
  10.5  粉煤灰硅酸鹽水泥
    10.5.1  粉煤灰水泥的粉磨工藝
    10.5.2  水化硬化

    10.5.3  性能
    10.5.4  用途
    10.5.5  提高粉煤灰水泥早期強度的途徑
  10.6  複合硅酸鹽水泥
    10.6.1  複合硅酸鹽水泥的生產技術要求
    10.6.2  複合硅酸鹽水泥的混合材料摻加量
    10.6.3  生產複合水泥應注意的問題
    10.6.4  性能特點與應用
參考文獻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