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老子答問錄

  • 作者:劉修明
  • 出版社:花山文藝
  • ISBN:9787551120722
  • 出版日期:2014/11/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67
人民幣:RMB 36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古往今來,解讀、研究《老子》一書的著作浩如煙海,僅註釋和白話翻譯的版本就不計其數。劉修明編著的《老子答問錄》不是一部嚴格意義上的學術著怍,而是進行了一種全新的嘗試,即在恪守「言之有據」的原則基礎上,採取今人與先哲問答「對話」的形式,來向非從事專業性研究的讀者,深入淺出地介紹老子的生平、事跡、學說、人生觀和哲學思想,點評歷代研究者的種種解釋和釋義,並發表一些自己的「感言」,以期幫助普通的讀者走近先賢的內心世界,從古人的智慧中汲取思想和道德的滋養,充實並完善自己。

作者介紹
劉修明
    劉修明,著名秦漢史研究專家。1940年7月出生於上海。1963年復旦大學歷史系畢業。上海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曾任《史林》副主編,《社會科學報》常務副主編,中國秦漢史研究會理事、副會長等職。     主要從事中國古代史、秦漢史、史學理論研究,對中國通史也有很深的造詣。擅長從宏觀角度觀察、研究歷史,以非凡的洞察力揭示某些真相與規律,並結合現實提出自己的真知灼見。獨自承擔「七五」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儒生與國運——中國封建社會知識分子的道路」,歷經十年而完成。發表論文近百篇,多次獲得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出版著作多部,如《雄才大略的漢武帝》、《漢光武帝劉秀》、《從崩潰到中興》、《老子答客問》、《儒生與國運》等;策劃、主編大型通俗歷史叢書《話說中國》(16卷)、《毛澤東晚年過眼詩文錄》等。

目錄
第一章  老子其人
  一、姓老,還是姓李?
  二、我的名字:李耳還是李聃?
  三、籍貫和鄉里
  四、當什麼官?周朝「守藏室史」
  五、太史儋是另一個人,我的後代
  六、老萊子也不是我
  七、「老」「彭」是怎麼回事
  八、我是孔子的前輩,孔子向我問禮
  九、我活了多少歲?  馬敘倫的考證
第二章  關於《老子》
  一、《老子》成書年代眾說紛紜
  二、一以貫之的一家之言著作權屬於我老子
  三、文體問題哲理詩  不是論文
  四、郭沫若關於「關尹」「環淵」的大膽設想
  五、楊朱和《老子》書也沒有關係
  六、馬敘倫《老子校詁》、朱謙之《老子校譯》言之有據,研究《老子》不可不讀
  七、《老子》怎麼變成了《道德經》?
  八、上、下兩篇怎麼變成了八十一章?
  九、馬王堆漢墓出土《老子》帛書
  十、《老子》郭店簡本
第三章  關於「道」
  一、「道」的內涵
  二、「道」為萬物之母
  三、玄妙的「道」,超越「絕對理念」和「天理」
  四、「穀神」和「玄牝」
  五、「道」之「精」,唯物還是唯心?
  六、宇宙「四大」:天、地、人、道  道為主宰
  七、「玄德」云云
  八、上士、中士、下士對「道」的不同態度
  九、「道」:幽隱無名
  十、「道」的哲學真諦
第四章  知識和知識論
  一、「不出門,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
  二、您如不是讀書多的史官,能感知天下嗎?
  三、「道」是不可感知的,靠感知未必能悟道
  四、政教禮樂制度,是無用的文化垃圾
  五、飽學之士,未必知「道」;懂得越多,憂患越多;道德教化,是反面的暗示;知識是罪惡的途徑和手段
  六、「絕聖棄智」、「絕學無憂」
  七、「使民無知無欲」是「愚民政策」嗎?
  八、大實話:「民之難治,以其智多」
  九、「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第五章  人性論
第六章  「無為」一:原則
第七章  「無為」二:政治哲學
第八章  「無為」三:社會經濟思想
第九章  「無為」四:立身處世哲學
第十章  辯證法思想
第十一章  策略思想
第十二章  軍事思想

第十三章  道家怎麼變成道教?
附錄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