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藝術創造學/余秋雨書系

  • 作者:余秋雨
  • 出版社:長江文藝
  • ISBN:9787535468543
  • 出版日期:2013/08/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30
人民幣:RMB 3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藝術創造學》原名為《藝術創造工程》,本是作者的一份課堂講稿,是余秋雨先生多年前在藝術教育的第一線進行了探索的成果之一,篇幅不大,卻把古今中外對藝術的至高認知溶於一爐,既有奧義,又有實例,既是入門性文本,又是歸結性文本,極有重量卻又十分好讀,足以切實指導藝術創作,也足以細緻引領審美。因此自舊版出版至今,不管是大陸版還是台灣版都一直廣受歡迎。這次新版《藝術創造學》,作者親自刪改過於冗長的表述,重新琢磨全書行文,使之更加乾淨、簡明,全書搭配精彩圖片30余幅,以求適合藝術領域之外的更多讀者。余秋雨編寫這部教材的主旨在於:為藝術表現尋找觀眾的心理依據。這個主旨的衍生成果,必然是為藝術表現找到美學自覺。

作者介紹
余秋雨
    余秋雨,一九四六年八月生,浙江人。早在「文革」災難時期,針對當時以戲劇為起點的文化極端主義專制,勇敢地建立了《世界戲劇學》的宏大構架。災難方過,及時出版,至今三十余年仍是這一領域唯一的權威教材,獲「全國優秀教材一等獎」。同時,又以文化人類學的高度完成了全新的《中國戲劇史》,以接受美學的高度完成了國內首部《觀眾心理學》,並創作了自成體系的《藝術創造學》,皆獲海內外學術界的高度評價。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中期,被推舉為當時中國內地最年輕的高校校長,並出任上海市中文專業教授評審組組長,兼藝術專業教授評審組組長。曾獲「國家級突出貢獻專家」、「上海十大高教精英」、「中國最值得尊敬的文化人物」等榮譽稱號。     二十多年前毅然辭去一切行政職務和高位任命,孤身一人尋訪中華文明被埋沒的重要遺址。所寫作品,既大力推動了文物保護,又開創了「文化大散文」的一代文體,模仿者眾多。     二十世紀末,冒著生命危險貼地穿越數萬公里考察了巴比倫文明、埃及文明、克里特文明、希伯來文明、阿拉伯文明、印度文明、波斯文明等一系列最重要的文化遺跡。作為迄今全球唯一完成全部現場抵達的人文學者,一路上對當代世界文明做出了全新思考和緊迫提醒,在海內外引起廣泛關注。     他所寫的書籍,長期位居全球華文書排行榜前列。僅在台灣一地,就囊括了白金作家獎、桂冠文學家獎、讀書人最佳書獎、金石堂最有影響力書獎等一系列重大獎項。     近十年來,他憑借著考察和研究的宏大資源,投入對中國文脈、中國美學、中國人格的系統著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北京大學、《中華英才》雜誌等機構一再為他頒獎,表彰他「把深入研究、親臨考察、有效傳播三方面合於一體」,是「文采、學問、哲思、演講皆臻高位的當代巨匠」。     自二○○二年起,赴美國哈佛大學、耶魯大學、哥倫比亞大學、紐約大學、華盛頓國會圖書館、聯合國中國書會講授「中華宏觀文化史」、「世界坐標下的中國文化」等課題,每次都掀起極大反響。二○○八年,上海市教育委員會頒授成立「余秋雨大師工作室」。現任中國藝術研究院「秋雨書院」院長、澳門科技大學人文藝術學院院長。(陳羽)

目錄
引論 偉大作品的隱秘結構
一 無結論的兩難結構
二 半透明的雙層結構
本論 藝術創造論
第一章 藝術本性
一 培根的定義
二 一種純粹而孤立的創造
三 創造的說服力
第二章 藝術眼光
一 不是歷史眼光
二 不是政治眼光
三 不是道德眼光
第三章 人生意識
一 人生況味
二 人生命題
第四章 哲理品格
一 從整體到哲理
二 傳統名作的現代困境
三 藝術哲理示範
第五章 未知和兩難
一 平庸作品驗證常識,偉大作品探索未知
二 兩難結構解析
第六章 集體深層心理
一 深層潛意識
二 「集體無意識」
第七章 直覺
一 直覺也能深刻
二 直覺是靈感的「黑箱」
三 發現式直覺和頓悟式直覺
第八章 造型
一 直覺需要變成藝術形式
二 情感的直覺造型
三 讓哲理直觀
四 「佛像效應」
五 內容不是問題,形式才是
第九章 象徵
一 符號象徵
二 寓言象徵
二 寓言象徵
三 實體象徵
四 氛圍象徵
第十章 接受和參與
一 空筐結構
二 儀式結構
第十一章 宏觀的創造
一 創造適應
二 創造傳統
三 創造未來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