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微生物分子診斷學(精)

  • 作者:湯一葦
  • 出版社:科學
  • ISBN:9787030364807
  • 出版日期:2013/02/01
  • 裝幀:精裝
  • 頁數:568
人民幣:RMB 16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湯一葦等編著的《微生物分子診斷學》系統介紹了感染性疾病及微生物診斷領域中目前國際上最先進的各類微生物分子診斷常用技術的原理與方法,特彆著重介紹了這些技術在臨床檢驗及感染性疾病臨床診治中的應用及發展,具體分為「原理與方法」、「研究與應用」兩篇進行闡述,既考慮到這些技術的先進性、可操作性,又充分結合了臨床常見感染性疾病和涉及的病原體種類,使之符合臨床檢驗和疾病診治的需要,對於提高感染性疾病的早期、快速、準確診斷和指導治療具有重要意義。
    《微生物分子診斷學》可供廣大臨床檢驗科醫師、檢驗專業研究生、感染科醫師、病理科醫師、病原微生物學及分子流行病學研究人員、診斷公司技術研發人員、疾病預防與控制人員、醫院感染控制管理人員等參考閱讀。

作者介紹
湯一葦

目錄
  第一篇原理與方法
第一章  微生物分子診斷學簡介
  第一節  微生物分子診斷學簡介
  第二節  臨床樣本處理及(核酸)提取方法
  第三節  體外核酸擴增技術
  第四節  擴增產物的檢測和鑒定
  第五節  微生物分子診斷質量控制
  第六節  基因診斷技術在臨床微生物學中的應用
  第七節  結束語
第二章  臨床標本處理及核酸提取方法
  第一節  標本處理在分子微生物檢驗中的地位
  第二節  常見分子微生物檢測標本的處理方法
  第三節  實驗樣品的製備
第三章  微生物分子診斷探針及雜交技術
  第一節  分子微生物探針
  第二節  各種分子微生物探針雜交技術的原理及特徵
  第三節  分子微生物探針及雜交技術體系與流程的優化
  第四節  探針及雜交技術在微生物檢測與鑒定中的應用
第四章  體外核酸放大:PCR及其衍生技術
  第一節  靶核酸擴增方法
  第二節  PCR的其他模式
  第三節  PCR衍生技術
  第四節  信號放大擴增方法
  第五節  核酸放大技術在微生物檢測中的應用
  第六節  核酸放大技術的局限性及挑戰
  第七節  核酸放大技術的未來及展望
第五章  體外核酸放大:實時熒光定量PCR技術
  第一節  實時熒光定量PCR(FQ-PCR)技術概述
  第二節  實時熒光定量PCR的方法介紹
  第三節  實時熒光定量PCR的實驗方法
  第四節  FQPcR技術在臨床微生物學中的應用
第六章  體外核酸放大:其他靶放大技術
  第一節  體外核酸放大技術概述
  第二節  轉錄介導擴增
  第三節  依賴核酸系列的擴增
  第四節  鏈替代擴增
  第五節  解旋?擴增
第七章  體外核酸放大:探針放大技術
  第一節  各種探針放大技術的原理和特徵
  第二節  探針放大在微生物檢驗中的應用舉例
  第三節  探針放大的優勢與不足
  第四節  探針放大技術的發展方向
第八章  體外核酸放大:信號放大技術
  第一節  信號放大的原理和技術特徵
  第二節  信號放大技術之間的比較
  第三節  信號放大技術在微生物檢驗應用中的舉例
  第四節  信號放大技術的優勢及缺陷
  第五節  信號放大技術未來發展趨勢
第九章  放大產物的檢測及鑒定:凝膠電泳及毛細序列電泳
  第一節  凝膠電泳

  第二節  毛細序列電泳
第十章  放大產物的檢測及鑒定:實時檢測探針
  第一節  熒光共振能量轉移基礎上的核酸擴增技術
  第二節  實時檢測探針在微生物檢測方面的應用
第十一章  放大產物的檢測及鑒定:?聯顯色
  第一節  微孔板檢測系統的原理
  第二節  微孔板檢測系統的應用
第十二章  放大產物的檢測及鑒定:序列測定和焦磷酸測序
  第一節  傳統測序技術
  第二節  焦磷酸測序技術
  第三節  新一代測序技術
第十三章  放大產物的檢測及鑒定:基因晶元
  第一節  基因晶元原理和基本概念
  第二節  基因晶元的幾種基本分類和類型
  第三節  基因晶元在微生物診斷中的應用
第十四章  新型多重PCR放大技術在微生物分子診斷中的應用
  第一節  多重PCR技術的原理
  第二節  多重PCR技術的優化
  第三節  多重PCR放大技術新進展
  第四節  多重PCR的應用
第十五章  液態晶元技術在微生物分子診斷中的應用
  第一節  液態晶元技術簡介
  第二節  液態核酸晶元檢測實驗方案
  第三節  液態蛋白質晶元檢測實驗方案
  第四節  液態晶元技術在病原微生物檢測中的應用
  第五節  總結與展望
第十六章  質譜技術在微生物分子診斷中的應用
  第一節  質譜技術簡介
  第二節  質譜技術在微生物鑒定中的應用史
  第三節  MALDI-TOF MS用於微生物鑒定的原理及流程
  第四節  MALDI-TOF MS在臨床微生物鑒定中的實際應用
  第五節  質譜技術在臨床微生物鑒定中的挑戰與展望
第十七章  核酸序列測定技術在微生物分子診斷中的應用
  第一節  核酸序列測定技術的基本工作原理
  第二節  核酸序列測定技術在微生物研究中的應用
  第三節  展望
第十八章  細菌性病原體分子分型技術簡介
  第一節  分子分型方法
  第二節  分子分型的應用
第十九章  微生物分子分型技術:脈衝場凝膠電泳
  第一節  脈衝場凝膠電泳技術
  第二節  脈衝場凝膠電泳的應用
第二十章  微生物分子分型技術:多位點序列分析
  第一節  多位點序列分析技術
  第二節  多位點序列分析技術的應用
第二十一章  分子生物學實驗室設計及操作規程
  第一節  分子生物學實驗室的生物等級要求
  第二節  分子生物學實驗室的環境要求
  第三節  分子生物學實驗室不同區域的操作規程
  第四節  進行分子生物學實驗的人員要求

  第五節  去除污染的常用措施
第二十二章  微生物分子診斷的質量保證與質量控制
  第一節  微生物分子診斷的質量保證與質量控制概述
  第二節  微生物分子診斷實驗室能力驗證
  第三節  能力驗證國外實施現狀
  第四節  能力驗證國內實施現狀
  第五節  總結與展望
第二十三章  臨床診斷實驗室分子檢測技術的建立、驗證與核實
  第一節  涉及分子檢測技術的機構、概念和名詞簡介
  第二節  針對感染性疾病的分子檢測技術建立、驗證與核實
  第三節  建立質量控制體系
  第四節  分子檢測技術在臨床應用過程中的幾個注意事項
  第五節  交叉監控及效率評定測驗
  第二篇研究與應用
第二十四章  病原微生物的快速基因鑒定方法
  第一節  應用16SrRNA基因序列鑒定細菌性病原體
  第二節  其他細菌核酸基因序列分析
  第三節  多基囚測序分析鑒定細菌性病原體
  第四節  臨床微生物學細菌性病原體鑒定應用
  第五節  總結及展望
第二十五章  病原微生物耐葯基因的分子檢測技術
  第一節  微生物耐葯基因檢測概述
  第二節  耐葯基因檢測中的相關分子生物學技術
  第三節  基因分析技術在耐葯基因檢測中的應用
  第四節  微生物耐葯基因檢測前景
第二十六章  呼吸道常見病毒性病原體的同步快速分子檢測
  第一節  基因晶元
  第二節  PCR質譜聯用系統
  第三節  多重連接探針擴增
第二十七章  禽流感病毒和人流感病毒的分子檢測技術
  第一節  流行性感冒病毒概述
  第二節  禽流感病毒和人流感病毒的檢測
  第三節  分子生物學技術在禽流感和人流感病毒檢測中的應用
  第四節  展望
第二十八章  中樞神經系統感染病原體的分子檢測技術
  第一節  中樞神經系統感染概述
  第二節  中樞神經系統感染的診斷
  第三節  中樞神經系統感染分子檢測技術的合理應用
  第四節  展望
第二十九章  結核及非結核分枝桿菌實驗室分子檢測方法
  第一節  結核分枝桿菌實驗室分子檢測方法
  第二節  非結核分枝桿菌實驗室分子檢測方法
  第三節  分枝桿菌耐藥性的分子檢測方法
第三十章  結核及非結核分枝桿菌的分子分型技術
  第一節  結核分枝桿菌及其他分枝桿菌分型技術概述
  第二節  分枝桿菌主要分子分型技術
第三十一章  常見真菌性病原體的分子鑒定技術
  第一節  臨床常見真菌性病原體
  第二節  傳統真菌性病原體鑒定方法
  第三節  化學或免疫學真菌性病原體檢測法

  第四節  真菌性病原體分子檢測法
  第五節  真菌性病原體晶元檢測及鑒定法
  第六節  真菌性病原體液態晶元檢測及鑒定法
  第七節  總結與展望
第三十二章  血流感染病原體的分子診斷及分子流行病學監測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血流感染病原體的分子生物學檢測
  第三節  血流感染病原體的分子流行病學監測
  第四節  展望
第三十三章  甲氧西林耐葯金黃色葡萄球菌的分子鑒定技術
  第一節  MRSA實驗室篩查技術
  第二節  MRSA篩查在感染控制中的應用評價
第三十四章  多重耐葯不動桿菌的分子流行病學監測
  第一節  不動桿菌分子流行病學常用研究方法
  第二節  不動桿菌分子流行病學研究現狀
第三十五章  艱難梭菌感染的分子診斷及分子流行病學監測
  第一節  艱難梭菌與艱難梭菌感染概述
  第二節  艱難梭菌感染的診斷
  第三節  艱難梭菌感染的監測
第三十六章  性傳播疾病病原體的分子檢測技術
  第一節  性傳播疾病病原體的檢測技術
  第二節  各種性傳播疾病病原體的檢測及診斷
  第三節  總結與展望
第三十七章  HIV感染的分子診斷及分子流行病學監測
  第一節  診斷H1V感染的實驗室檢測方法
  第二節  抗反轉錄病毒治療相關監測
  第三節  HIV感染的實驗室分子檢測方法展望
第三十八章  人乳頭瘤病毒的分子診斷技術
  第一節  人乳頭瘤病毒生物學性狀及流行病學
  第二節  人乳頭瘤病毒致病性
  第三節  標本採集與處理
  第四節  非分子生物學檢查方法
  第五節  分子檢測及分型技術
  第六節  新型HPV檢測方法
  第七節  總結與展望
第三十九章  血液及血液製品的快速分子篩查意義及方法
  第一節  血液分子生物學檢測技術
  第二節  分子生物學檢測在血液學中的應用
第四十章  分子生物學技術在檢測和鑒定人畜共患病病原體中的應用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實時定量PCR(包括RT—PCR法)的檢測
  第三節  懸浮微陣列技術
  第四節  基因組測序
  第五節  系統進化分析
第四十一章  瘧原蟲的分子檢測技術
  第一節  瘧原蟲簡介
  第二節  瘧原蟲分子診斷的實驗方案
  第三節  總結與展望
第四十二章  新發病毒性病原體的發現與鑒定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用於新發現病毒檢測與鑒定的分子生物學技術
  第三節  新發病毒性病原體的發現與鑒定
  第四節  病毒性病原體鑒定與疾病的關係
第四十三章  快速、應需、整合、現場化的微生物分子診斷技術進展
  第一節  快速、應需、整合、現場化的微生物分子診斷技術的定義與需求
  第二節  快速、應需、整合、現場化的微生物分子診斷技術介紹
  第三節  POCT在感染性疾病檢測中的挑戰與前景
第四十四章  應用分子檢測技術研究微生物與宿主基因相互作用
  第一節  遺傳學基本概念
  第二節  常用的遺傳多態性分子檢測技術
  第三節  遺傳多態性與感染性疾病
索引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