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大鋼
《膠體與表面化學(第4版)》編著者沈鍾、趙振國、康萬利。
《膠體與表面化學(第4版)》是在2004年第三版的基礎上修訂而成的。介紹了膠體的基本概念、製備和性質,界面現象和吸附,常用吸附劑的結構和性能,表面活性劑,乳狀液,凝膠,氣溶膠,膜等內容,並增補了膠體與表面化學領域新的研究成果及其應用(如納米晶體、特殊高分子表面活性劑、氣溶膠、膜、流變性測定儀器等)。本書保持了前三版理論與實際應用相結合的特色,密切結合我國生產和科研工作的實際,對與材料科學、生命科學、環境科學、醫藥、採油等學科中一些同膠體與表面化學密切相關的問題進行了介紹,有一定的指導意義。全書概念清晰,兼容了講授與自學的特點,針對性和適用性較強。
本書可作為工科院校相關專業的膠體與表面化學教材或教學參考書,也可供應用化學、化工、油田化學、生命科學、環境科學、醫藥、選礦、紡織等相關領域的工程技術人員和科技人員參考。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膠體與界面
一、分散系統
二、膠體
三、表面與表面自由能
第二節 膠體化學發展簡史
第三節 膠體化學的研究對象和意義
第四節 膠體與表面化學的發展
第二章 膠體與納米粒子的製備
第一節 膠體的製備
一、膠體製備的一般條件
二、膠體製備的方法
三、凝聚法原理
第二節 溶膠的凈化
一、滲析
二、滲透和反滲透
第三節 單分散溶膠
第四節 膠體晶體
一、膠體晶體
二、膠體晶體的製備
第五節 納米粒子的製備
一、納米粒子概念
二、納米粒子的特性
三、納米粒子的製備
四、納米粒子的應用
第六節 納米材料與納米污染
一、納米材料
二、納米污染
第七節 納米液滴與納米氣泡
一、納米液滴(nano-droplet,ND)
二、納米氣泡(nanobubble,nanoscale gaseous state)
第三章 膠體系統的基本性質
第一節 溶膠的運動性質
一、擴散
二、布朗運動
三、沉降
四、滲透壓與Donnan平衡
第二節 溶膠的光學性質
一、丁道爾效應
二、Rayleigh散射定律
三、溶膠的顏色
第三節 溶膠的電學性質
一、電動現象
二、質點表面電荷的來源
三、雙電層結構模型和電動電勢(ζ電勢)
四、擴散雙電層的數學處理
五、非水介質中的雙電層理論
第四節 膠體系統的流變性質
一、基本概念和術語
三、稀膠體溶液的黏度
四、BLM
五、生物膜模擬
六、脂質體與囊泡
七、自組裝膜
參考文獻
三、濃分散系統的流變性質
四、高分子溶液的黏度與相對分子質量
五、生物體液與血液的流變性
第五節 膠體穩定性
一、溶膠的穩定性與DLVO理論
二、溶膠的聚沉
三、聚合物對膠體的穩定與絮凝作用
第六節 顯微鏡及其對膠體粒子大小和形狀的測定
一、普通顯微鏡
二、超顯微鏡
三、電子顯微鏡
四、膠粒的形狀
五、膠粒的平均大小與多分散度
第四章 表面張力、毛細作用與潤濕作用
第一節 表面張力和表面能
一、凈吸力和表面張力的概念
二、影響表面張力的因素
三、測定液體表面張力的方法
第二節 液-液界面張力
一、Antonoff規則
二、Good-Girifalco公式
三、Fowkes的理論
四、液-液界面張力的測定
第三節 毛細作用與Laplace公式和Kelvin公式
一、毛細作用
二、彎曲界面的內外壓力差, Laplace公式
三、彎曲液面上的飽和蒸氣壓,Kelvin公式
第四節 潤濕作用和楊方程
一、潤濕現象和潤濕角
二、潤濕角的測量方法
三、影響潤濕角大小的一些因素
四、鋪展
五、潤濕熱
第五節 固體的表面能
一、固體的表面
二、固體的表面張力與表面能
三、固體表面能的實驗估測
第五章 表面活性劑溶液
第一節表面活性劑
一、表面活性劑定義
二、表面活性劑的結構特點
三、表面活性劑的分類
四、表面活性劑的溶解性質
五、表面活性劑的親水親油平衡值(HLB值)
第二節 表面活性劑水溶液的性質
一、膠束與臨界膠束濃度
二、膠束的結構及聚集數
三、臨界膠束濃度測定原理及其影響因素
第三節 反膠束與囊泡
一、反膠束
二、囊泡
第四節 Gibbs吸附公式及表面活性劑吸附層結構
一、Gibbs吸附公式
二、Gibbs公式的物理意義和有關注意事項
三、表面活性劑在氣-液界面的吸附層結構
第五節 表面活性劑的增溶作用與膠束催化
一、表面活性劑的增溶作用
二、膠束催化
第六節 表面活性劑的其他重要作用與應用
一、洗滌作用
二、潤濕的應用
三、滲透的應用
四、分散和絮凝
五、起泡和消泡
六、強化採油中的應用
第七節 表面活性劑與環境
一、表面活性劑的毒性
二、表面活性劑的生物降解性
第八節 三種新型表面活性劑
一、Gemini型表面活性劑
二、Bola型表面活性劑
三、樹枝狀高分子表面活性劑
第六章 乳狀液
第一節 乳狀液概念及類型
第二節 乳狀液的製備和物理性質
一、乳狀液的製備
二、乳狀液的物理性質
第三節 乳狀液類型的鑒別和影響類型的因素
一、乳狀液類型的鑒別
二、決定和影響乳狀液類型的因素
第四節 乳化劑的分類與選擇
一、乳化劑的分類
二、乳化劑的選擇
第五節 乳狀液穩定性的影響因素
一、乳狀液是熱力學不穩定系統
二、油-水間界面膜的形成
三、界面電荷
四、乳狀液的黏度
五、液滴大小及其分佈
六、粉末乳化劑的穩定作用
第六節乳狀液的變型和破乳
一、乳狀液的變型
二、影響乳狀液變型的因素
三、乳狀液的破壞
第七節 微乳狀液
一、微乳狀液的微觀結構
二、助表面活性劑的作用
三、微乳狀液形成機理
四、微乳狀液的製備
五、微乳狀液相圖
六、微乳狀液的性質
七、微乳狀液的應用
第八節 乳狀液的應用
一、控制反應
二、農藥乳劑
三、瀝青乳狀液
四、稠油的乳化降黏
五、紡織工業
六、製革工業
七、乳化食品和醫藥用乳劑
八、微粉製備
第九節 多重乳狀液和液膜分離
一、多重乳狀液
二、液膜分離
第七章 吸附作用與吸附劑
第一節 固-氣界面上的吸附作用
一、物理吸附和化學吸附
二、吸附熱
三、吸附曲線
四、吸附量測定的實驗方法
五、固-氣界面吸附的影響因素
第二節 氣體吸附等溫方程式
一、Freundlich吸附等溫式
二、Langmuir吸附等溫式——單分子層吸附理論
三、BET吸附等溫式——多分子層吸附理論
四、Polanyi吸附勢能理論和D-R公式
五、孔性固體的毛細凝結
第三節 吸附法氣體分離
一、不同吸附劑的選擇性氣體分離
二、變溫吸附
三、變壓吸附
第四節 固-液界面吸附的作用
一、溶液吸附的一般影響因素
二、自稀溶液吸附的等溫式和等溫線
三、混合溶質吸附
四、多分子層吸附
五、對高分子的吸附
六、對電解質的吸附
七、生命過程中某些化學物質的吸附
八、二元液體混合物的吸附
第五節 水處理中的吸附作用
一、活性炭吸附法處理生活飲用水和工業用水
二、活性炭在水處理中的應用
三、絮凝法用於水處理
第六節 吸附法測定固體比表面、孔徑分佈及表面分維值
一、氣體吸附法測定固體比表面
二、溶液吸附法測定固體比表面
三、氣體吸附法測定固體孔徑分佈
四、壓汞法測定固體孔徑分佈
五、氣體吸附法測定固體表面的分維值
第八章 常用吸附劑的結構、性能和改性
第一節 多孔性物質性能參數的測定方法
一、密度
二、比表面積
三、孔體積
四、平均孔半徑
五、孔徑分佈
六、粒度
第二節 常用吸附劑的結構和性能
一、硅膠
二、活性氧化鋁
三、活性炭
四、吸附樹脂
五、黏土
六、硅藻土
七、沸石分子篩
第三節 固體的表面改性及其應用
一、表面改性效果的評定
二、表面改性方法和機理
三、表面改性的應用
第九章 凝膠、氣溶膠、泡沫和膜
第一節 凝膠
一、凝膠的形成
二、凝膠的結構
三、凝膠的性質
四、高吸水性高分子凝膠
五、凝膠中的擴散和化學反應
第二節 氣凝膠
一、氣凝膠概念
二、氣凝膠的製備
三、氣凝膠的特性
四、氣凝膠的應用
第三節 氣溶膠
一、氣溶膠的概念
二、氣溶膠的形成與類型
三、氣溶膠的表徵方法
四、氣溶膠的動力學特性
五、氣溶膠的電學性質
六、氣溶膠的光學性質
七、氣溶膠的危害與應用
第四節 泡沫
一、泡沫的形成與性質
二、泡沫的穩定性及其影響因素
三、起泡劑和穩泡劑
四、消泡和消泡劑
五、泡沫驅
第五節 膜
一、膜的定義
二、不溶物單分子層膜
三、LB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