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傾聽@歌唱(錢仁平的音樂博客)

  • 作者:錢仁平
  • 出版社:上海音樂學院
  • ISBN:9787806925300
  • 出版日期:2010/04/01
  • 裝幀:平裝
  • 頁數:393
人民幣:RMB 32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作者介紹
錢仁平

目錄
傾聽@歌唱:作為後記的前言
何為和聲學?為何學和聲?和聲學為何?何為學和聲?
源於音樂回到音樂感知音樂創造音樂
2008武漢國際新音樂節之尾聲及赴港與會之前奏
花間一壺酒對飲成三人:聲樂發展研討會開幕
聲樂創作:兩難?多元?
表演藝術家、教育家與作曲家、理論家的相互發明
音樂劇根本:故事?!?歌劇創作的根本:音樂?!?
總結:「一切都沒有結論」
2008屆研究生學位論文答辯札記
酒逢知己乾杯少:聽多媒體打擊樂劇場《司崗里的呼喚》
彭志敏:梅西安和他的音樂創作
高山仰止陳先生
親愛的我還在」:作曲系舉行抗震救災原創聲樂作品音樂會
為「老斯」及其《和聲學教程》辯護
回母校看老師又是隨園芬芳時
武漢音樂學院代表出席陳洪先生百年紀念大會
陳洪先生髮表于1934年的鋼琴獨奏曲《沒字歌》
有關武漢音樂學院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專業發展走向的思考
音樂師範走向何方?
京劇進課堂與貝多芬進山村
陳洪先生的音樂創作
陳洪先生:《大地之歌》「唐詩之謎」中國解析第一人
懷念童老師
寫在2008武漢民族民間音樂周即將舉行之際
作曲技術理論專業研究生論文選題中的幾種值得討論的傾向
我們不妨可以先看看別人的大學音樂教程
2008年度研究生學年論文考試感想點滴
幾乎失敗的奧運會主題歌
執著的力量:殘奧會開幕式印象
什麼是音樂劇?「流行」歌舞劇?!
馬林巴如何成為馬林巴?
「神七歌」的「冷思考」
從考試到考試學到音樂考試學
不對稱之美與音樂的結構
貝多芬的《三十五首鋼琴奏鳴曲》
大指揮家陳佐湟博士這輩子最無奈的排練經歷
金秋時節訪桑老
陝北信天游歌舞劇《山丹丹》西安首演
不謀而合和而不同:民樂當代室內音樂會《絲竹引》聽後記
懷念孟老師
大風格與小技術
中國交響樂世紀回顧上海展演周音樂會印象
史上最強音樂家團隊向「中國新音樂」圈致意
正格進行至高無上下屬功能先抑后揚
中國高等音樂師範教育體系中最值得懷疑的兩門課程
沒有樹木哪來森林
拉拉給Peter叔叔的信
技術理論如何成最為尷尬是和聲
上海音樂學院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專業學科建設概述

委約創作的規範、和諧與可持續發展
音樂學?最缺的可能正是貝多芬和「新潮」!
萍水相逢是深交
邂逅總比約定好?
CCTV鋼琴小提琴比賽綜合素質環節存在致命缺陷
究竟是葉小綱?還是葉小鋼?
女兒也開始喜歡緩慢的復調曲
比利時·爵士樂
從北影導演系停招說到音樂學院作曲系辦學
與莫斯科音樂學院作曲系主任亞歷山大教授聊天
國粹京劇與現代交響的奏鳴
想象的風景
Nat King Cole遇到李宇春? Quizas,Quizus,Quizas
「梁祝」五十年纏綿無絕期
橫看成嶺側成峰?只緣身在此山中?
你問你能做什麼?這就是你能做的……
如來如去觀世觀音:靈山梵宮音樂大典現場迴響
若得心凈如明月長空萬里了無塵
王寧訪談錄:以歌劇《孔子》為中心
李章當年一封信
向鄒翔致敬
芬奇也會謝也墨
武漢音樂學院近年來的聲樂作品創作
連續六遍莫扎特
金湘訪談錄
西溪雷峰龍井茶評音論樂四月天
沒有束縛苦哪來解脫歡
奚望·希望
楊立青的新動向:上海獨奏家室內樂團首演音樂會側記
仿佛翱翔仍比翼依稀歌舞再相逢
我們為什麼要請老外寫自己?
輕鬆快樂的「南朱北王」當代作品音樂會
地下室上半場:陸培的幻想小提琴
天一閣一天
誰是「Mussorgsky」?
與拉赫曼聊天
「濠江交響」淡定「上海之春」
歌劇腳本的音樂性
祝福你們,我的2009屆畢業研究生
銘記思考發展:賀老逝世十周年系列紀念活動綜述
與桑先生談《夜景》
Femeyhough:中文名兒怎樣好?
日蝕
時代需要怎樣的「主旋律」?
從「但昭義」到「格拉夫曼」
賀老的《游擊隊歌》與貝多芬的俄羅斯主題
曾軼可:最天使?
央視民器演奏大賽,撤掉那道百無一用的大幕吧
季羡林與「王光祁」
共同課曲式:從曲式學到作品分析到風格分析

上交一三零依然很年輕
「東邦」音樂教育的三個亮點
意外不太多
電子音樂走向何方?
關於「音樂分析」學科名稱的建議
管弦樂法·音樂分析·音樂評論@MFA:能否可能?如何可能?
2009年的第一場雪:上海音樂學院上演國家大劇院之一
音樂炫技之夜:上海音樂學院上演國家大劇院之二
魅力長江@音樂盛典@琴台大劇院@2009
訪問國家圖書館
張瀟霞:決勝中國「Con Tempo」?
懷念音樂圖書館學家鄭顯全先生
十一月的階梯
十二月的階梯
中國首部管弦樂作品手稿現身
「把音唱准了我們再談感情」
藝術到底有什麼用?
珍貴樂譜手稿:記錄中國交響音樂歷史
再訪國家圖書館:比對上音館藏的譚小麟作品手稿
歌唱@傾聽:作為前言的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