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表演學習手冊(九重城與三字經)/表演藝術教程叢書

  • 作者:林洪桐
  • 出版社:中國電影
  • ISBN:7106025968
  • 出版日期:2006/12/01
  • 裝幀:平裝
  • 頁數:403
人民幣:RMB 4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作者介紹
林洪桐
    林洪桐,1937年生,福州市人。1960年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現任北京電影學院教授,院務、學術、藝術委員會委員。青年電影製片廠導演。中國藝術研究院影視培訓中心藝術總監。為中國電影家協會、電影導演、文學、評論學會等會員,中國電影表演學會副會長。從事教學近四十年,達萬餘課時。主攻電影表演、劇作、理論。發表專著五部:《影視表演技巧入門》、《電影演員的魅力》、《多姿多彩的銀幕美》等。其中《銀幕技巧與手段》獲廣電部教材一等獎。《電影表演藝術》獲廣電部科研成果三等獎。發表論文近百篇(達二百余萬字):《電影本體與電影表演》、《電影的現代性與銀幕表演》、《電影結構的突破與創新》、《電影時空的藝術力量》、《淡泊中邊走邊唱》、《讓靈魂追趕軀體》、《銀幕美的探索》等。為電影表演學科帶頭人,提出「銀幕表演三圈論」,「表演創作思維三種模式論」等。1992年國務院授予「突出貢獻專家政府特殊津貼榮譽」。創作影視劇本:《北京人》、《黎明奏鳴曲》、《緩期執行》、《霧》、《虹》、《瘋狂歌女》等15部(均拍攝發表)。導演影視作品:《往事如煙》、《雪花靜靜地飄》、《初升的太陽》、《超越情感》、《紅舞鞋》等10部。其中《死神與少女》獲「瓦爾納國際電影節榮譽獎」、「新時期人道主義精神獎」、「奮發進步文明」銅牌獎等。《多夢時節》獲第九屆「金雞獎」最佳兒童片獎、1989年度「華表獎」、第三屆「銅牛獎」、藝術追求獎等。《寒夜》、《慾火焚心》選送「戛納」、「南特」國際電影節展映。導演話劇:《悲悼》、《北京人》、《煙熏橡木》、《被埋葬的孩子》、《被殘害的人》、《暗戀桃花源》等10部。歷任第11、14、20屆「金雞獎」,1994年度「華表獎」,第3、4屆「金橋獎」,電影百年「世紀杯獎」等評委。

目錄
總序/張會軍
序言/鄭雪來
引言
緒論
            上篇  表演理論篇
第一章  表演作為一門藝術
  一 表演的實質
    演員與角色的統一
    三位一體
    雙重生活——兩個自我
    表演天性與遊戲感
    體驗表現  匠藝
    斯派梅派布派
  二 表演的基礎元素
    注意力集中
    肌體控制
    真實感與信念
    想象
    情緒記憶
    交流與適應
    速度與節奏
    單位與任務
  三 表演的核心元素——動作
    動作的藝術與藝術的動作
    戲劇動作與規定情境
    戲劇動作與)中突
    戲劇動作與情感
    戲劇動作與性格
    戲劇動作的分類
第二章  舞台人物形象的創造
  一 形象塑造的原則與流程
    宏觀把握人物塑造的四個原則
    微觀掌握人物塑造的六個流程
  二 舞台形象塑造的十四個藝術環節
    劇本與角色的分析
    尋找角色的生活實感
    理解劇作的主題與底蘊
    理順角色的外部生活
    對事實、事件的估計與判斷
    動作中分析劇本與角色
    規定情境的深化——後景
    性格化——人物基調及其突破
    語言的藝術處理
    最高任務與貫串動作
    角色的遠景與演員的遠景
    舞台調度與舞台節奏
    戲劇樣式與表演風格
    演出魅力——與觀眾的交流
    三幾種錯誤的表演傾向
    「匠藝」刻板的表演

    虛假、過火的表演
    程式化、臉譜化的表演
    表演中的「演戲感」
    表演中的「意念感」
    重複形象、自我展覽式的表演
第三章  影視人物形象的創造
  一 加強電影表演理論的研究
    忽視電影表演技巧的傾向
    否定電影表演理論的傾向
    忽略對電影表演特性的研究
    要講共性,也要講個性
    要講傳統,也要講創新
  二 電影表演的美學本性
    電影發展的歷史就是尋找、完善
    電影表演美學的歷史
    電影美的基點
    賦予生活形態以藝術生命
    銀幕的紀實美學與電影表演的生活化
  三 電影表演的其他特性
    綜合藝術中蒙太奇處理下的表演
    鏡頭前的表演——趨於內向的藝術
    電影的心理描寫——微相表演
    銀幕表演的總體感
    銀幕表演的多樣化
    電影生產特點制約下的表演
    四銀幕形象的綜合塑造
    理解人物和體現人物
    劇作要提供堅實的文學形象的基礎
    導演對演員表演的正確指導
    演員自身的表演創作
    演員表演的類別
第四章  當代電影表演散論
    電影表演與生活的三個螺旋圈
    電影的現代性與銀幕表演
    表演刨作啟示錄
    演員時代的失落與回歸
    伯格曼的表演觀
                 下篇  教學實踐篇
第五章  表演基礎教學
  一 表演教學原則
    實踐第一的原則——注重排練演出
    循序漸進的原則——注重基礎教學
    因材施教的原則——發揮創作個性
    藝術審美的原則——追求藝術魅力
    精選教材的原則——經典名著與現代
    精品結合
    目標管理的原則——強化量化教學
    德藝雙馨的原則——教書育人並重
  二 表演基礎練習
    想象物的動作練習

    簡單的動作練習
    為了某種目的而動作
    簡單、單層的動作和心境
    動作+規定情境+動作三要素
    動作+規定情境
    感覺表演練習
    命題即興表演練習
    奇思妙想練習(雙人或多人)
    動物及人物模擬練習
    激情表演練習
    音樂節奏練習
    對話表演練習
    無言表演練習
  三 表演小品與觀察生活練習
    表演小品教學
    教學小品題例
    演出小品題例
    觀察生活練習
第六章  舞台人物形象的塑造
  一 局部形象的塑造——片斷教學階段
    片斷教學的優勢
    性格化練習
    小說、影視改編的片斷
    話劇片斷
    片斷教學操作的幾個原則
  二 完整形象的塑造——獨幕戲、大戲教學階段
    斯氏工作法[創造角色的計劃]
    麥克工作法[分析契訶夫《櫻桃園》]
    獨幕戲劇目
    多幕戲劇目
第七章  影視實踐與論文撰寫
  一 影視拍攝實踐
  二 表演論文撰寫
    論文撰寫的五個階段
    表演論文提綱題例
    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歷屆畢業論文題選
附錄一  表演理論專著索引
附錄二  表演理論、評論部分文章索引[1952—1998]
代跋  一位藝術的得道者/王志敏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