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臨床微生物學檢驗技術實驗指導(供醫學檢驗技術專業用第2版全國高等學校教材)

  • 作者:編者:褚雲卓|責編:董岳//王暄
  • 出版社:人民衛生
  • ISBN:9787117384698
  • 出版日期:2025/09/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21
人民幣:RMB 55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實驗指導內容與《臨床微生物學檢驗技術》(第2版)契合,根據教材內容更新進行調整,同時體現實驗的簡潔性、科學性、實用性,注重培養學生的主動學習、系統思考、聯繫實際的能力。內容主要包括實驗室生物安全防護和實驗室規則,臨床微生物學基本技術,包括形態學、分離培養、鑒定技術、藥物敏感試驗等,臨床常見細菌、真菌、病毒的培養與鑒定,以及設計性實驗、標準化實驗考核等。實驗內容包括實驗目的、儀器和材料、方法和步驟、結果、注意事項和思考題等。

作者介紹
編者:褚雲卓|責編:董岳//王暄
    褚雲卓,教授,主任技師,現任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檢驗科臨床微生物學檢驗室組長。兼任中華醫學會細菌感染與耐葯防治分會委員、遼寧省細菌耐葯監測網中心負責人、全國細菌耐葯監測網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實踐培訓基地負責人。從事臨床微生物檢驗及高校教學工作30余年,擔任全國高等學校醫學規劃教材《臨床微生物學與檢驗》(第4版)、《臨床微生物學檢驗》(第5版)、《臨床微生物學檢驗技術》以及《診斷學》(第9版、第10版)和供研究生使用的《實驗診斷學》(第1版、第2版)的編委,參與多部臨床微生物相關專著的編寫,擔任《全國臨床檢驗操作規程》(第4版)的編委及編寫秘書。

目錄
第一章  臨床微生物學檢驗技術教學實驗室生物安全防護和實驗室規則
  一、實驗室生物安全防護
  二、實驗室規則
  三、無菌操作
  四、常見實驗室意外事件處理
第二章  臨床微生物學基本技術
  實驗一 細菌形態學檢查
    一、顯微鏡油鏡的使用
    二、不染色標本檢查法
    三、染色標本檢查法
    四、特殊染色檢查法
  實驗二 細菌的分離與培養技術
    一、培養基的製備
    二、分離培養和接種技術
    三、培養方法
    四、細菌計數
  實驗三 細菌鑒定技術
    一、生理生化及數字編碼鑒定
    二、血清學鑒定
    三、自動化鑒定——質譜
    四、分子檢測技術
  實驗四 抗菌藥物敏感性試驗
    一、紙片擴散法
    二、稀釋法
    三、濃度梯度擴散法
    四、聯合葯敏試驗
  實驗五 特殊耐葯菌的檢測
    一、金黃色葡萄球菌耐藥性檢測
    二、腸球菌耐藥性檢測
    三、腸桿菌目細菌耐藥性檢測
  實驗六 醫院感染監測
    一、消毒滅菌效果監測
    二、醫院感染病原菌耐藥性監測
    三、醫院感染病原菌同源性分析
第三章  臨床細菌學檢驗
  實驗七 球菌
    一、葡萄球菌屬
    二、鏈球菌屬
    三、腸球菌屬
    四、奈瑟菌屬和莫拉菌屬
  實驗八 腸桿菌目
    一、埃希菌屬
    二、志賀菌屬
    三、沙門菌屬
    四、小腸結腸炎耶爾森菌
    五、枸櫞酸桿菌屬
    六、克雷伯菌屬、腸桿菌屬和沙雷菌屬
    七、變形桿菌屬、普魯威登菌屬和摩根菌屬
    實驗九 弧菌屬、彎曲菌屬和螺桿菌屬
    一、弧菌屬

    二、空腸彎曲菌
    三、幽門螺桿菌
  實驗十 非發酵菌和其他革蘭氏陰性桿菌
    一、不動桿菌屬
    二、假單胞菌屬
    三、嗜麥芽窄食單胞菌
    四、洋蔥伯克霍爾德菌
    五、流感嗜血桿菌和副流感嗜血桿菌
  實驗十一 需氧革蘭氏陽性桿菌
    一、棒狀桿菌屬
    二、需氧芽胞桿菌
    三、單核細胞性李斯特菌
    四、陰道加德納菌
    實驗十二 分枝桿菌屬、放線菌屬和諾卡菌屬
    一、分枝桿菌屬
    二、放線菌屬
    三、諾卡菌屬
  實驗十三 厭氧菌
    一、無芽胞厭氧菌
    二、厭氧芽胞梭菌
    實驗十四 衣原體、立克次體、支原體和螺旋體
    一、衣原體
    二、立克次體
    三、支原體
    四、螺旋體
第四章  臨床真菌學檢驗
  實驗十五 臨床真菌檢驗基本技術
    一、真菌形態學檢查
    二、真菌分離培養
    三、真菌鑒定
    四、真菌抗原檢測
    五、真菌的分子檢測
  實驗十六 皮膚軟組織(黏膜)真菌的培養和鑒定
    一、毛癬菌屬
    二、小孢子菌屬
    三、表皮癬菌屬
  實驗十七 侵襲性真菌培養和鑒定
    一、念珠菌屬
    二、隱球菌屬
    三、曲霉屬
    四、毛霉目
    五、雙相真菌
    六、鐮刀菌
  實驗十八 酵母樣真菌葯敏試驗
    一、紙片擴散法
    二、微量肉湯稀釋法
第五章  臨床病毒學檢驗
  實驗十九 病毒形態學檢查及分離培養鑒定
    一、病毒形態學檢查方法
    二、細胞培養

    三、雞胚培養
    四、動物接種
    五、病毒的鑒定
  實驗二十 病毒的血清學檢測
    一、肝炎病毒
    二、人類免疫缺陷病毒
    三、輪狀病毒
  實驗二十一 病毒的分子生物學檢測
    一、流行性感冒病毒
    二、新型冠狀病毒
    三、肝炎病毒
    四、人類免疫缺陷病毒
    五、EB病毒
第六章  臨床標本的微生物學檢驗
  實驗二十二 血液及骨髓標本
  實驗二十三 尿液標本
  實驗二十四 胃腸道標本
  實驗二十五 生殖道標本
  實驗二十六 呼吸道標本
  實驗二十七 膿液及創傷感染分泌物標本
  實驗二十八 穿刺液標本
第七章  設計性實驗
  實驗二十九 選題設計實驗
    選題一 物理、化學因素對細菌的影響
  選題二 臨床標本的細菌學檢驗
  選題三 環境中細菌的分佈
  實驗三十 創新性實驗設計——基因功能驗證
第八章  實驗考核
  實驗三十一 標準化實驗考核
    一、細菌革蘭氏染色鏡檢
    二、細菌分區劃線
    三、K-B法葯敏試驗
  實驗三十二 綜合性實驗考核
推薦閱讀
附錄  培養基、試劑和染液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