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當代中國經濟講義

  • 作者:張軍|責編:賴甜//酈鳴楓
  • 出版社:浙江人民
  • ISBN:9787213119682
  • 出版日期:2025/10/01
  • 裝幀:平裝
  • 頁數:515
人民幣:RMB 13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新中國成立以後,中國經歷了對農業國的工業化道路進行艱難探索的過程,即便早期選擇中央計劃經濟模式,依然考慮到中國的實際情況,將大量控制權下放到地方,客觀上創造了後來推動經濟市場化的有利條件。中國在經濟市場化轉型中更是解放思想,積極擁抱全球化的歷史機遇,不斷推進位度變革,創造了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增長奇跡。這一進程既充滿曲折與挑戰,又蘊含獨特的制度創新與實踐智慧。如何理解中國經濟的崛起?其背後的動力機制是什麼?改革為何選擇漸進式路徑而非「休克療法」?中國為什麼堅持對外開放?這些問題不僅關乎歷史經驗的總結,更對全球發展與轉型研究具有深遠啟示。
    經濟學家張軍的《當代中國經濟講義》正是回應這些核心問題的集大成之作。作為復旦大學經濟學院高年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標桿課程精華,本書以寬廣的歷史視野、紮實的學術功底和清晰的問題意識,帶領讀者穿透經濟表象,深入中國發展模式的制度內核。無論是對計劃經濟時代的戰略選擇,還是改革開放后的市場化突破,抑或全球化浪潮中的適應性變革,張軍教授均以嚴謹的經濟學邏輯與鮮活的本土案例,揭示了中國經濟從貧困到繁榮的內在密碼。
    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中國經濟正在高質量發展的新征程上闊步前行。本書作為一部連接歷史與當下的經濟變遷史,既是經濟專業師生理想的教材與參考文獻,也為研究者提供系統的文獻梳理與分析視角,更為普通讀者打開了理解中國經濟發展規律、把握未來趨勢的全景視窗。

作者介紹
張軍|責編:賴甜//酈鳴楓
    張軍,1963年生,經濟學家。「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併入選國家「萬人計劃」。現任復旦大學文科資深教授、經濟學院院長、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     他是第八屆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和理論經濟學聯席召集人、教育部全國高校經濟學教指委副主任、復旦大學學位評定委員會副主任暨社科與管理學部主任。兼任上海經濟學會副會長、中國經濟社會理事會理事、廣東省決策咨詢顧問委員會、重慶十四五規劃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等。曾任上海市委決策咨詢委員會委員、民進中央特邀咨詢研究員等。     張軍教授2015年榮獲上海市先進工作者稱號。2015年10月與林毅夫、樊綱一起榮獲第七屆中國經濟理論創新獎。2018年獲美國比較經濟學會(CES)的最佳論文獎BERGSON PRIZE。2020年11月獲得《中國新聞周刊》評選的年度影響力人物——「年度經濟學家」稱號。

目錄
第1講
  1949年後的中國經濟概覽
  一、中國極簡史
  二、「李約瑟之問」與「大分流」的爭論
  三、當代中國經濟課程的基本內容
  四、計劃經濟時期
第2講
  蘇聯模式與中國計劃經濟體制的形成與特色
  一、蘇聯模式的形成
  二、中國的計劃經濟體制
  三、計劃經濟模式的經濟表現與後果
第3講
  農業合作化運動:理想與現實
  一、農業合作化運動的興起
  二、工分與激勵
  三、1959—1961年的農業大危機
第4講
  中國工業化的推進戰略
  一、與發展戰略相關的經濟學理論
  二、「大躍進」與重工業優先發展的戰略
  三、1978年改革開放之後的「雙軌」戰略與並軌
第5講
  中國的農村改革與農業增長
  一、安徽樣本
  二、20世紀80年代的農業增長
  三、中國農村的後續改革及其經濟效應
第6講
  中國改革的政治經濟學
  一、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軌是否必然經歷經濟衰退
  二、中國20世紀80年代的改革策略為什麼是漸進主義的
  三、主流經濟學的轉軌理論
  四、初始條件差異如何影響俄羅斯與中國的轉軌道路
  五、政治約束與中國經濟改革的方式
第7講
  價格體系改革與「雙軌制」
  一、價格體系改革的早期思路
  二、雙軌價格的形成過程及運行實況
  三、對價格雙軌制的經濟學理論分析
第8講
  鄉鎮企業的崛起與自下而上的制度創新
  一、鄉鎮企業的起源、發展和特徵
  二、鄉鎮企業對本土工業化的貢獻
  三、為什麼說鄉鎮企業是過渡性制度安排
第9講
  國企改革、結構變化與生產率增長
  一、國企改革:歷程、特徵事實及其與國企生產率提升的關係
  二、20世紀90年代國企利潤率下滑與系統性虧損的出現
  三、國企改革與結構轉型
第10講
  財政分權、地方競爭與經濟增長

  一、央地政府間的財政關係:改革歷程與特徵事實
  二、分權理論的起源、發展和中國化
  三、財政分權、地方競爭與經濟增長
第11講
  中國的國民收入及國民經濟核算體系
  一、中國國民經濟核算體系的歷史沿革
  二、中國現行的國民經濟核算體系及其存在的爭議
  三、對現有核算體系的拓展延伸
第12講
  中國的經濟波動與宏觀管理
  一、計劃經濟時期的宏觀平衡問題
  二、改革開放之後的通貨膨脹與經濟波動
  三、中國的利率改革與匯率改革
第13講
  中國如何融入世界經濟
  一、改革開放早期的戰略轉型
  二、中國加入WTO及其影響
  三、FDI的重要性
第14講
  工資、就業和勞動收入占比
  一、中國的就業制度演變及其特徵事實
  二、工資的決定因素
  三、中國勞動收入占比的變化及解釋
第15講
  條件收斂與中國經濟的長期發展趨勢
  一、條件收斂假說與跨國證據
  二、中國經濟增長的減速及其解釋
  三、中國經濟長期增長的潛在動力與改革方向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