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禮治三千年(製作與因革中的法理)(精)

  • 作者:顧濤
  •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 ISBN:9787100245203
  • 出版日期:2025/05/01
  • 裝幀:精裝
  • 頁數:546
人民幣:RMB 12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禮治是一種旨在維繫特定社會政治文明秩序的制度。中國傳統社會也是禮治的社會,但是禮治與法治並非完全對立,它本身有一個龐大的體系。本書作者以此為方向,費十余年之精力,撰著此書,既探究禮法樞要,從六經和歷代典章中梳理「禮」和「法」的內涵,又呈現禮之本、禮之義以及禮法接軌,爬梳出婚禮、射禮、封禪禮等的含義與影響,擴及禮俗、禮法的演變和應用,並最終上升到禮學研究與中國式現代化、製作與因革中的法理,從而使這一古老的命題獲得了當下的生命力。本書細緻考索禮儀、禮俗以及影響後人理念的禮教等,給予讀者以啟發和思考。

作者介紹
顧濤

目錄

卷一  禮法概要
  引言
  一、禮與法的語源和「經禮為法」的觀念形成
    禮因於祭的同源詞群聯
    釋「巫」的分派和禮分經、曲
    兵刑合一和法的詞義引申
    《管》《荀》《韓》的禮與法:外延伸縮和概念交錯
    「經禮為法」的觀念形成
  二、「六經皆禮」說及其延伸路徑
    學說證成:劉師培—陳鍾凡
    尋繹推理的三條思路
    思想史抉原:發軔于章學誠
    延伸路徑及其所召喚的
  三、《周禮》的賦稅制度及其與法家的關係
    重審《周禮》作於法家說
    《周禮》「雙重徵稅」說、「稅率繁重」說的產生
    《周禮》的賦稅制度:《地官》官聯三十職
    田稅輕重與口率均賦:論鄭玄方案
    《周禮》與「周家法度」:從法典的意義上重新展開
  四、制度史書寫的《通典》模式
    《通典·禮典》的定性與認識轉變
    「周制」建構:熔鑄經傳,約為法理
    統括「故事」:主動脈、大關節和制度的分櫱
    鈔謄抑或新裁:從《大唐開元禮》到《開元禮纂類》
    制度史書寫的《通典》模式
卷二  問禮之本
  引言
  五、古典婚禮根植於人之情性
    古典婚禮儀節之三節段與二原則
    古典婚禮所蘊含的核心觀念:「合體」與「孝順」
    由婚齡與婚期之聚訟透射出的情性觀
    婚禮改革當為人之情性張本
    餘論:禮學的一攤事務
  六、射以觀德的禮義生成
    「六藝」之射教於大學抑或小學
    鄉射會民乃禮化社會之有效途徑
    「持弓矢審固」的射法研求
    揖讓以「相人偶」見射禮之情性訴求
    三番射漸趨漸進以臻和容之境
  七、「祭為四本」說的結構與指向
    唐文治的經學與禮學
    何為「四本」
    禮教為中國的宗教
    祭禮洗心的心路歷程
    禮學經世的歸宿
  八、封禪禮的經學意旨
    封禪「非古」「不經」說檢討
    緯學對封禪禮義的建構
    從六經經文推導封禪之義

    《封禪書》作為「八書」之一的制度設計
    作為國家法的封禪及其蟬蛻化
卷三  興于禮義
  引言
  九、魏晉以降的禮俗與觀念變遷
    《北齊校書圖》中的五人坐姿
    踞食:一種坐姿成為政治事件
    「跪坐」「踞坐」的分水嶺
    裂變之口:「禮教之反動」
    社會與制度的結構性變遷
  十、六朝人精於禮學:以何佟之為例
    六朝經學:中衰乎?興盛乎?
    何佟之的修禮大業
    何佟之議禮二十二則
    廬江何氏之經學積成
    回到漢唐經學的現場
  十一、鄉禮的禮義及其歷史演變
    《儀禮》所見鄉飲酒禮的禮義
    鄉禮是周代鄉治精神的結晶
    漢唐以來鄉飲酒禮的重建
    鄉禮「鳩占化」的兩條路徑
    鄉禮的再變質
  十二、祭祖的禮儀層次及其與佛教的互滲
    「祭拜祖先」作為佛耶分水嶺
    祭祖禮四段二十節中的「屍」
    立屍之禮義內核所鋪展的儀節
    漢以後祭禮的譜系和佛教因素的滲入
    儒佛彌散:「落狗彘之下」還是「基層的活力」
卷四  禮法接軌
  引言
  十三、百年來反禮教思潮的演生脈絡
    清末新修刑律誤遭彈駁催使「禮教」被架上審判台
    章太炎《尊荀》《訂孔》之「芻狗」為反禮教鑿開門戶
    衍成激流的「清道夫」吳虞之思想趨向解析
    鼓吹反禮教之餘波三迭與再度張揚
    「列文森問題」的陰霾
  十四、禮法斷層的發生學譜系
    禮法斷裂的歷史現場
    禮法斷層的一個標本:嚴復譯《法意》
    開閘者福澤諭吉的衝擊波
    黜「禮」的延續與禮法接軌的困境
  十五、蒲士性別倫理觀在中國的傳播
    婦女解放受質疑在中國的肇端
    蒲士在婦女運動之積弊中辟一新境
    從性際異質論到女性人格論的倫理邏輯
    新賢良論戰中的蒲士映像
    性別倫理觀之蟬蛻:潘光旦的「位育論」
    一千件婚戀的微觀史
  十六、鄉紳之治及其東山再起
    呼喚新鄉紳的背後

    房國春和賀世普:兩位新鄉紳
    陳庄長葬禮的禮意
    韓丁問題:難以逾越的坎
  餘論  禮學研究與中國式現代化
主要參考書目
致謝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